牙病牽一髮而動全身?

  牙斑菌直接誘發牙周病

方法/步驟

  精神壓力為病情火上加油

  “牙周病是人類口腔的常見病、多發病,包括僅累及牙齦組織的牙齦病和波及深層牙周組織的牙周炎兩大類疾病。牙周病的病因很複雜,目前已公認牙周病是多因素疾病,其中牙菌斑生物膜是最主要的致病因素,菌斑的細菌及其產物是引發牙周病必不可少的始動因子,直接和間接地參與牙周病的全過程。”劉培勤院長補充道,“但是,牙周病的發生發展還受其他局部刺激因素,如牙石、牙齒位置異常(擁擠等錯合畸形)、合創傷、食物嵌塞、口腔不良習慣等因素的影響,以及全身因素,如受遺傳因素、性激素、吸菸、糖尿病等全身系統性疾病和精神壓力等調控。”

牙周病竟成全身疾病的誘因

  牙周病患者的口腔細菌及其代謝產物進入身體他處,可導致很多疾病,如敗血症、骨髓炎、腦炎、消化道紊亂等,並可產生“轉移性膿腫”,成為病灶。近十餘年來的大量研究表明,牙周感染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併發症、呼吸道感染、類風溼性關節炎等疾病的危險因素。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牙周袋深,而且因牙齒鬆動、咀嚼等因素的影響,使得此炎症狀態更持久,細菌及其代謝產物更易進入外周血及深層組織,大量的炎症介質也不斷進入血液並擴散至其他遠隔器官,從而引起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妊娠併發症等疾病。

  牙周病切忌拖拉

  “對症下藥”解牙疾

  牙菌斑是牙周炎發生和發展的始動因子,牙石是重要的局部促進因子,定期清潔牙齒可以阻斷牙菌斑和牙石引起牙周炎的發展。但是牙周炎還受到其他如遺傳因素、全身系統性疾病(糖尿病等)、牙齒位置異常、合創傷、吸菸、口腔不良習慣、食物嵌塞等其他因素的影響,單獨定期清潔牙齒不能完全杜絕牙周炎的發生,只能減少其發生的可能性及控制牙周組織的破壞。

  在生活中,我們應當保持口腔衛生,早晚刷牙,定期做口腔檢查並進行牙齒清潔,同時,若為全身系統性疾病引起的牙周炎,還應該治療控制全身系統性疾病;若為牙齒位置異常引起的則應進行牙齒正畸治療,排齊牙齒以便清潔牙齒,減少牙周病的發生;若為合創傷引起的應去除合創傷;若為吸菸或不良口腔習慣引起的,則應戒菸、破除不良口腔習慣以減少牙周炎的發生和控制牙周炎的發展。一旦發現牙周炎,應及早就醫,進行系統的牙周治療,經過規範的治療可以控制病情。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