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線”對福建人和客家人來說,是一種象徵著長壽、吉祥的麵食,還具有用它來驅邪、除晦氣、保平安、闔家團聚等意義。 老人祝壽,孩童過生日要吃麵線,喜慶的日子要吃麵線,男人出海捕魚歸來要吃麵線,遊子歸來或遠方的親人迴歸故里要吃麵線,擺脫黴運要吃麵線等等。總之,自古面線就是閩臺一帶象徵著吉祥、長壽、平安,為親人祈福的一種麵食。 “面線”的做法很多,有魚圓面線、海鮮麵線、炒麵線等,但這些只是一般的吃法。而真正吃麵線用來祈福的,通常都是吃“豬腳麵線”,這是閩臺一帶沿襲下來的一種習俗。 福建的客家人對這方面最講究,我每次出差去福建,總要到遠房的姨姥姥家住上兩天,而每次的第一餐都是吃麵線。後來我聽表哥講;“這是老人在為我祈福,為我的健康,為我的事業,為我的幸福等,她是從心底裡在為我祈福,願我生活得一切都好”。雖然姨姥姥不說出來,但一切的美好祝福全凝聚在一碗精緻的面線裡。那次,我聽了表哥的解釋後,心裡深深的對老人的祝福感激不盡,諾大年紀了,還對晚輩有著發自內心深處的牽掛!我祝願姨姥姥健康長壽! 今天,做一碗麵線,為家人和遠方的親戚及所有的朋友們祈福,祝大家健康、平安、幸福! “豬腳麵線”的做法如下;
食材
細面 150克
豬蹄 一隻 450克
烹調油 15克
清水 適量
菜心 2棵
大蔥 段 20克
姜 片 10克
桂皮 1克
香葉 1片
八角 兩枚 3克
花椒 1克
小幹椒 兩個 1克
冰糖 20克
鹽 3克
白糖 10克
雞粉 2克
紹酒 15克
醬油 20克
白 胡椒粉 少許
方法/步驟
把豬蹄從骨關節處用刀分割成塊。
用清水浸泡半小時洗淨,然後用開水煮5分鐘撈出備用。
鍋中放少許底油,然後舀入一勺白糖,大約10克。
用小火炒糖色,待糖色變微黃,倒入香料和蔥姜煸炒。
炒出香味後,倒入開水適量煮開。
然後倒入紹酒。
放入冰糖。
再倒入適量的醬油。
把汆燙過的豬蹄放入鍋中。
把料湯大火煮開。
蓋好鍋蓋用小火燜制兩小時。
把豬蹄燜兩小時後,撒入少許雞粉調味。
在撒上少許白胡椒粉。
最後放入適量的鹽,再稍煮兩分鐘關火。
湯鍋水燒開下入細面煮熟。
面線煮熟後撈入碗中,澆上滷湯。
在細面上碼幾塊豬腳,用菜心點綴一下,便可上桌食用。
注意事項
此面特點;顏色美觀、滷湯香濃、麵條細滑、豬蹄軟爛、湯濃味美、回味悠長。 溫馨提示; 1、豬蹄要從骨關節處切開,每個豬前蹄可分割成十一塊。最好不要用刀剁,豬骨很硬容易毀刀,不划算。 2、豬蹄一定要燜制的夠火候才行,入口後用嘴一嘬便能脫骨為最好。 3、、糖色不要炒糊,微微發黃就可以,炒過火湯就會發苦,味道就不鮮美了。 大炒勺的這款閩東風味“豬腳麵線”就做好了。吃起來香濃鮮美,味道很不錯!供朋友們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