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都是家中的寶,若說吃得不好肯定沒有人相信。但是,為什麼營養不良的孩子越來越多呢?難道說吃得好了,反而容易營養不良?其實所謂的“吃得好”是進入了飲食誤區。
方法/步驟
現代家庭餐桌上的菜譜的品種越來越豐富,一方面,孩子吃得越來越好,小胖墩越來越多,另一方面,孩子患缺鐵性貧血、維生素缺乏等營養性疾病卻有增無減。這是為什麼呢?
“食不厭精”,營養大減
王琳的小千金滿一百天在即,我們這幫昔日的朋友約好一起去看她。剛一進門,就聽見小傢伙的哭聲,一看,王琳正急得團團轉:“你們瞧,最近寶寶整天哭鬧個不停,晚上也不安寧,還總是嘔奶,小肚子脹脹的。”我安慰她:“哪個小寶寶不經過這麼一個哭鬧階段,再大一點就會好的。”有經驗的李大姐雙手接過寶寶,抱在懷裡仔細打量了一下:“不對呀,這孩子怎麼手腳軟軟的,脈搏跳得這麼快!王琳你該帶孩子上醫院看看。而且你看你自己的腳怎麼到現在還這麼腫呢?”果真,王琳雙腳像兩個饅頭。我們不禁奇怪,照道理,懷孕時會腳腫,這我們都有體會,可產後已經3個多月了還不消腫,就少見了。
經我們七嘴八舌一說,王琳坐不住了,馬上送寶寶去醫院。經兒科張教授仔細檢查,並詳細詢問病史,排除了器質性疾病,最後初步考慮母女均有維生素B1缺乏症,於是開出補充維生素B1的藥方,並給她解釋了其中的道理。
醫生點評:維生素B1對維持神經、消化和心臟的正常功能意義重大。維生素B1缺乏的病人首先是沒力氣、渾身發軟,不想吃東西,嘔吐,肚子脹,接著出現煩躁。嬰幼兒會啼哭不止,心跳加快,嚴重者還會心臟增大;大人會覺得反應遲鈍,記憶力和注意力受到影響;有的人還會出現手腳不聽使喚,甚至走不動路。
引起維生素B1缺乏的原因很多,但對於現代人來說,最主要的原因是長期食用研磨過細的精細白米。因為維生素B1有80%藏身於米皮米胚,而市面上的多數精米加工時將大量的米皮米胚磨掉了。這樣的精米外觀漂亮,口感好,但人們在享受美味的同時也喪失了補充大量維生素B1的機會。正常人食用這些精米精面一般不會出現維生素B1缺乏,但對於孕婦和嬰幼兒以及學齡期兒童來說,他們對維生素B1的需求量大,若不注意補充,便會導致缺乏。有些婦女在懷孕期間,或者孩子在生長髮育階段,家人出於好意專門給他們選用精製米麵,為的是追求營養,殊不知長期如此不但無法使他們獲得全面營養,反而會導致維生素B1缺乏,嚴重者會出現像王琳及其小寶寶類似的症狀。
因此,對於孕婦乳母和處於生長髮育期的青少年應講究膳食的粗細搭配,適當攝入穀類、麥片、小米粥、薯類等粗糧。還要注意的是,存放時間過久的大米也會流失維生素B1,所以提醒大家買米要看日期,儘量選擇新鮮白米。其次,燒飯前反覆多次淘米也會丟失維生素B1。
嬰兒最好選擇母乳餵養,而乳母應注意多攝入富含維生素B1的粗雜糧,以保乳汁的營養。4~6月齡的嬰兒應開始添加輔食,如強化維生素B1的米粉、配方奶粉、蛋黃、肝泥、肉未、果泥、菜泥等。
當然,一些器質性疾病也可以引起維生素B1的缺乏,如慢性消化不良、慢性腹瀉、胃炎等引起的吸收不良。這需要在醫生的檢查下予以排除。
由此可見,給孩子補充營養,並非在於食物價格的昂貴和難得,而是平衡膳食,粗細搭配,補得適當而及時。
一個月後,我們再次去王琳家看寶寶,寶寶跟100天時判若兩人,眼睛滴溜溜地轉,一見人就笑,兩個小腿還樂得直蹬,王琳感慨地說:“看來,‘食不厭精’未必好啊!”
烹飪不當,維生素“受傷”
最近幾個月來,阿芳的女兒雯雯總是一副沒精打采的樣子,吃東西也沒胃口,小臉蛋也不像以前那樣紅潤有光澤了,顯得有些蒼白,幹什麼都是懶懶的,提不起精神,嘴角還總髮炎。阿芳尋思著是不是熱氣、上火了,給她吃了幾天清火的藥,還是不見效。孩子不會得了什麼怪病吧?阿芳不敢大意,趕緊把雯雯送到醫院。
來到醫院,醫生讓雯雯張開嘴,伸出舌頭,阿芳一瞧,嚇一跳,雯雯的舌頭光溜溜紅通通;躺到檢查床,撩起衣服,小肚子脹鼓鼓的;醫生又往雯雯腳背上按一按,立即出現一個小窩窩。醫生開了化驗單讓雯雯抽血化驗。三天後檢查結果出來了,診斷也明確了,雯雯患了葉酸缺乏性貧血,屬於營養不良性貧血的一種。
阿芳一下子就愣住了:“孩子吃得那麼好,怎麼還會營養不良呢?”
醫生點評:葉酸缺乏性貧血在小兒貧血患者中也相當常見,雯雯的舌頭“光溜溜紅通通”,是這類貧血患者常見的典型特徵,也叫“牛肉舌”,或“鏡面舌”。另外,有的孩子還會出現便祕、腹瀉、肚脹,有的經常口角、舌頭髮炎,有的精神不集中、健忘、容易發脾氣,還有的出現腳腫、眼腫。
現代家庭一些不當的烹飪加工方式,是導致葉酸缺乏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葉酸是B族維生素中的一種,很不穩定,光照或加熱煮沸就會被破壞,有人喜歡將蔬菜用開水煮過後,再用猛火熱炒,殊不知在水煮的過程中,葉酸等B族維生素已經損失得差不多了。還有人洗菜時怕有殘存農藥在上面,便用水將蔬菜浸泡很長時間,有的甚至上班之前便將菜泡上,下班回來後再撈起炒煮,以為那樣“即省時間,又洗掉農藥”,殊不知這樣一來大量葉酸已流失在水中了。還有我國廣東地區很受歡迎的“老火靚湯”,經常一煲就是幾個小時甚至十幾個小時,“老火”之下,葉酸所剩幾多可想而知。
要糾正葉酸缺乏,首先應糾正不好的烹飪習慣。對於綠葉菜,應該用熱鍋快炒,不要切後再洗,而應隨切隨炒,隨炒隨吃。菜切碎後也不要放太長時間。洗菜也不應浸泡時間過長,如果怕有殘留農藥,可以用水多次沖洗。“老火靚湯”雖味道鮮美,營養成分高,但不能依賴它來獲取葉酸。
除此之外,葉酸在柑橘類水果和綠葉蔬菜中的含量最為豐富,對於葉酸缺乏的孩子,可以適當補充。正是那些十分便宜、不起眼的蔬菜水果,在孩子的生長髮育中起到了關鍵作用。
由此可見,補充營養的同時還要講究科學的烹飪方式,才能達到理想效果。
挑肥揀瘦,不知不覺缺鐵
一個暑假不見,我的小鄰居菲菲高了許多,居然不像一年級的小新生。這天她跑到我家來玩,當我彎腰捧起她那白白胖胖的小手時,發現孩子的指甲又薄又脆,有幾隻還出現了細細的裂紋,每個指甲扁扁平平,略彎地向上翹起。憑著多年從事血液專業的經驗,我直覺菲菲缺鐵了。
和菲菲的媽媽一聊,她大吃一驚:“怎麼可能?我們菲菲白白胖胖的。”嘴裡說著,但還是依我的建議帶孩子去醫院抽血檢查。結果證實菲菲有輕微的缺鐵性貧血。
但菲菲的媽媽仍然很納悶:“我們都很注意給孩子補充營養,天天喝牛奶,餐餐有魚有肉,怎麼還會缺鐵呢?”
醫生點評:雖然現在人們的生活大為改善,但缺鐵性貧血的患者仍大有人在,女性和兒童患者尤其多見。而這其中,膳食攝入不夠是最主要的原因。
在正常情況下,鐵的吸收和排洩保持動態平衡,又有一定量的儲存量,短期食物鐵的缺乏或失鐵,一般很少成為缺鐵的原因,但以下情況極易造成缺鐵乃至貧血:攝入鐵不足或偏食;生長髮育快,如4個月以上的嬰兒、兒童、青少年生長髮育快,各種營養素包括鐵的需求量增大,而又未及時補充富含鐵的食物;長期餵奶,未及時添加輔食;有導致吸收不良的胃腸道疾病等。雖然現在的父母都很注意孩子的營養,但有時對孩子的挑食、偏食卻往往不能很好地糾正,導致孩子“挑肥揀瘦”,只吃自己喜歡的,很容易導致某種元素的長期缺乏。
含鐵量豐富的食品有動物血、動物肝臟、海帶、紫菜、木耳、香菇等,其次為豆類、肉類、穀物,而乳製品、蔬菜、水果的含鐵量很低,油脂中不含鐵。鐵吸收程度還與食物種類有關,肉類鐵的吸收率高於植物,人奶內鐵比牛奶內鐵易吸收,茶葉的鞣酸與鐵形成難溶性複合物,影響吸收。
另外,別小看了鐵鍋,用鐵鍋炒菜時,可有無機鐵滲入,增加膳食鐵含量。
因此對菲菲的情況,只要及時調整一下菜單,貧血就會很快糾正,相應地反甲等症狀也會消失的。
由此可見,吃得好並不等於營養就好,平衡膳食才是關鍵。希望父母們能走出誤區,不要讓孩子表面上長得白白胖胖,實際上卻營養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