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剛大學畢業不久,經過幾年的過渡,工作和生活都固定下來了,自己在理財上有一些新得,和剛畢業步入職場或者在校的大學生分享。
首先,你要自己堅定“理財”的想法和信心。如果你覺得自己連飯都吃不上了,我建議你先解決溫飽問題,把重心放在學習和工作上。等自己的金錢和精力有一點點閒餘的時候,再去考慮理財的問題。
理財,是一種聚集,積累的過程。當你通過平時的節省下來的金錢,通過一定的方法去“錢生錢”,這應該就是理財吧。(當然,你通過工作雖然能賺到錢,但是那是一種“線性增長”的方式,而且不是“錢生錢”,畢竟一個人的能力,精力和時間都是有限的,很多時候僅僅通過工作並不能實現金錢的增值。)
當你拿到工資的時候,別抱怨按照現在的物價,這點工資沒法用。你要想想看,在大城市裡竟然有牛人一個月只花一兩百塊錢就能生存下去。月收入上萬,有上萬的活法;月收入幾千,也有幾千的活法。
理財的第一步,每天每週每月節省一些錢下來,作為“第一桶金”,“會下蛋的母雞”。(如果,連母雞都沒有,那談何下蛋呢?人都是逼出來的,想想自己大學時候生活費短缺的那段時間都是怎麼過來的?)
第二步,相信同學們經過第一步的節省,已經擁有一筆小錢了吧。如果你想長期積累下去,作為自己以後的私房錢或者作長期用途的,我建議你們“定投基金”。定投基金,短期是看不到什麼收益的,而且短時間內贖回,要扣去一筆1%左右的贖回費。現在的股市,基本已經跌到了可以做價值投資的程度,巴菲特說過“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如果你不想承擔太大的風險,建議你買成債券基金。如果你想先存一段時間的錢,過一段時間就要用錢,比如說暑假買電腦,計劃一次旅行,那麼建議把錢存入“貨幣基金”吧。現在,不是什麼“寶”很流行嘛。(關於基金的一些知識,相信一些專業的網站比我更能回答你的問題)
第三步,真正想理財成為富人,不光是“金錢”的積累,更是“知識”的積累。我們在工作之外,要不斷學習新的知識,學習有關金融的知識。窮人只會知道往銀行裡存錢,而富人總是向銀行借錢。前提是,你要讓銀行相信你,肯把錢借給你。所以,有信用卡的同學記住了,千萬要量力而行用信用卡,保持自己良好的信用。我前面講的理財方法,都是比較被動性,保守性的。雖然錢生錢的速度不快,但是風險比較小。隨著人生閱歷,經驗和人脈的積累,你估計能瞭解到一些比較好的項目,但是需要錢。短時間內籌到錢,是非常考驗一個人對金錢控制能力的。這涉及到你個人的信用、人脈關係、別人對你的肯定等。自己的私房錢(關鍵時刻,感覺到金錢積累的快感了吧),向親朋好友借,向銀行借。當你要幹一件大事的時候,請深思熟慮,這可能是你人生的一個轉折點。決定你成敗的因素,除了運氣以外,還有你自己的能力,別人的幫助。
很多東西,還是大家去體會吧。什麼不懂得,問百度。請時刻保持謙遜的態度,去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