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應鏈管理行業前景分析?

我國國家標準《物流術語》對供應鏈的定義:供應鏈(Supplychain)是生產及流通過程中,涉及將產品或服務提供給最終用戶活動的上游與下游企業,所形成的網鏈結構。具體而言,供應鏈是圍繞核心企業,通過對信息流、物流、資金流的控制,從採購原材料開始,製成中間產品以及最終產品,最後由銷售網絡把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中的將供應商、製造商、分銷商、零售商、直到最終用戶連成一個整體的功能網鏈結構模式。

工具/原料

參考書籍《供應鏈管理》、《2014-2018年中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商業模式分析報告》

方法/步驟

首先,我們來分析我國對供應鏈管理行業的政策環境

(一)行業管理體制

軟件行業的行政主管部門是國家工信部,其主要職責為:研究擬定國家信息產業發展戰略、方針政策和總體規劃;擬定軟件行業的法律、法規,發佈行政規章;組織制訂軟件行業的技術政策、技術體制和技術標準等。

軟件行業的行業組織是中國軟件行業協會,其主要職能為:受信息產業部委託對各地軟件企業認定機構的認定工作進行業務指導、監督和檢查;負責軟件產品登記認證和軟件企業資質認證工作;訂立行業行規行約,約束行業行為,提高行業自律性;協助政府部門組織制定、修改軟件行業的國家標準和專業標準以及本行業的推薦性標準等。

目前,我國軟件企業認證、軟件產品登記和軟件著作權登記的具體情況是:

軟件企業認證的業務主管部門是工信部。工信部會同國家發改委、科技部、國家稅務總局等有關部門制定軟件企業認證標準,軟件企業的認證和年審由經上級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授權的地(市)級以上的軟件行業協會或相關協會具體負責,先由行業協會初選,報經同級信息產業主管部門審核,並會籤同級稅務部門批准後正式公佈。

軟件產品登記的業務主管部門是工信部。經審查合格的軟件產品由省級信息產業主管部門批准,核發國產軟件產品登記證書,並報稅務部門和工信部軟件服務業司備案。

軟件著作權登記的業務主管部門是國家版權局中國版權保護中心和中國軟件登記中心。由國家版權局授權中國軟件登記中心承擔計算機軟件著作權登記工作。

(二)行業扶持政策解讀

1、企業所得稅優惠政策

2011年2月,發改委公佈了“2010年度國家規劃佈局內重點軟件企業名單”,並明確上榜企業當年未享受低於10%的稅率優惠的,減按10%的稅率徵收企業所得稅。

統計發現,較2009年公佈的名單,四維圖新、二六三、中創信測、東方財富、大智慧、三泰電子、三五互聯、高新興、國民技術、世紀鼎利、同花順、大立科技等近20家上市公司都是新入圍者。如果這些公司未享受低於10%的稅率優惠的,2011年減按10%的稅率上交企業所得稅。

事實上,在國務院日前發佈的“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中,明確提出對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經認定後,自獲利年度起,可以享受企業所得稅“兩免三減半”優惠政策。該條款被認為對初創型中小規模軟件企業的發展更有助益。

從相關申報通知文件獲悉,只有符合以下三大條件之一的軟件企業才有申報資格,其中包括:軟件年營業收入超過1億元且當年不虧損;軟件年出口額400萬美元以上,且軟件出口額佔本企業年營業收入50%以上;以及根據國家軟件產業發展規劃要求,符合國家軟件產業投資指南,年軟件收入在4000萬元以上,在操作系統、數據庫、中間件、信息安全、高性能計算機應用軟件、雲計算等十五個領域銷售收入列前五位的軟件企業。

2、《國務院關於鼓勵軟件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通知》

2011年2月9日,國發【2011】4號文《國務院關於印發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若干政策的通知》(簡稱:《通知》,也稱新18號文)正式發佈。《通知》為進一步優化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環境,提高產業發展質量和水平,培育一批有實力和影響力的行業領先企業,在財稅、投融資、研究開發、進出口、人才、知識產權、市場、落實等八個方面,制定了多項指導性政策。

新18號文是對原18號文的延續,同時,也是貫徹1月1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研究部署進一步鼓勵軟件產業和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政策措施的相關會議精神。與原18號文相比,新18號文的政策傾斜更加明顯,具體表現在:

1)財稅政策

在財稅政策方面,提出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相關營業稅優惠政策。新18號文除了延續原有增值稅、所得稅優惠外,規定“進一步落實和完善相關營業稅優惠政策,對符合條件的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從事軟件開發與測試,信息系統集成、諮詢和運營維護,集成電路設計等業務,免徵營業稅,並簡化相關程序”。此前軟件行業營業稅優惠主要根據國家財稅字【1999】273號所規定的“從事技術轉讓、技術開發業務和與之相關的技術諮詢、技術服務業務取得的收入,免徵營業稅”的優惠政策。該政策利好營業稅金佔相關業務收入比較高的軟件服務公司。

2)投融資政策

在投融資政策方面,提出鼓勵、支持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加強產業資源整合,積極支持引導軟件企業和集成電路企業為實現資源整合和做大做強進行的跨地區重組併購。

3)研究開發政策

在研究開發政策方面,提出大力支持軟件和集成電路重大關鍵技術的研發,努力實現關鍵技術的整體突破,加快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產業化和推廣應用。

4)知識產權政策

在知識產權政策方面,提出鼓勵軟件企業進行著作權登記,支持軟件企業依法到國外申請知識產權;嚴格落實軟件知識產權保護制度,依法打擊各類侵權行為;進一步推進軟件正版化工作,探索建立長效機制。

5)進出口政策

在進出口政策方面,支持企業“走出去”建立境外營銷網絡和研發中心,推動集成電路、軟件和信息服務出口,大力發展國際服務外包業。

6)市場政策

在市場政策方面,鼓勵政府部門通過購買服務的方式將電子政務建設和數據處理工作中的一般性業務發包給專業軟件和信息服務企業。

供應鏈管理行業前景分析

然後,分析全球供應鏈管理服務市場規模

現代經濟條件下,企業所面對的市場需求多樣化、個性化、變化頻繁的特點日益突出,而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日益激烈。通過專業化分工、服務外包的手段提高核心競爭力、提升對市場的響應速度、降低非核心業務的運行成本成為企業競爭的主要熱點。其中,通過利用高效的外部供應鏈服務平臺、藉助專業的供應鏈管理公司所提供的服務,改進企業的內部供應鏈架構,提升供應鏈的運行效率,降低供應鏈的運行成本,是現代經濟的發展的主要趨勢之一。

2013年包括企業內部運營、企業服務、供應鏈管理在內的全球業務流程外包市場規模估計約為1735億美元,其中:企業服務外包約佔42%;運營外包占23%;供應鏈和需求管理外包約佔35%,供應鏈管理外包市場規模約為600億美元。

圖表1:2013年全球業務流程外包服務(BPO)市場規模構成圖(單位:%)

供應鏈管理行業前景分析

最後,分析我國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發展前景

據前瞻預測,未來五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複合增長率將保持在15%左右,到2018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將達到25309.55億美元。

圖表1:2014-2018年我國物流及供應鏈服務市場價值預測(單位:億美元)

供應鏈管理行業前景分析

總結

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發展主要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所服務行業的交易總規模;二、所服務行業內企業供應鏈管理服務外包的比例。

(1)經濟持續增長推動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交易總量持續增長基於通過供應鏈管理職能外包,縮短交易時間,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的供應鏈管理服務業與所服務行業的交易總規模息息相關。在供應鏈管理功能外包比例一定的條件下,所服務行業的交易總規模越大,則供應鏈管理服務業的市場規模越大。  近年來,全球經濟總體呈增長趨勢,國際分工的加強,全球經濟一體化的趨勢促進世界經濟交易總規模持續擴大。同時,中國經濟的持續高速發展,更是大步推動著國內社會經濟交易規模的不斷擴大。全球經濟,尤其是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推動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交易總量持續增長。  (2)產業升級、競爭加劇、管理理念更新導致供應鏈服務管理外包比例不斷攀升  供應鏈管理業務外包是現代經濟形態的產物,其根源在於為應對日益多樣化、個性化、變化頻繁的市場需求而提升對市場的響應速度;為應對企業之間日益激烈的競爭而強調專業化分工、降低非核心業務的運行成本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為利用高效的外部供應鏈服務平臺,提升企業供、產、銷的整體運行效率。  產業升級導致現代經濟結構的前沿領域已面向對市場的響應速度要求很高的消費、電子類行業;競爭加劇導致越來越多的企業選擇強調突出核心業務而將非核心業務外包;管理理念更新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接受了通過供應鏈功能外包提高整體運行效率的作用。產業升級、競爭加劇、管理理念更新導致供應鏈服務管理外包的比例不斷攀升,越來越多的行業、企業提出了供應鏈管理服務的需求。  (3)電子信息行業正日益成為國內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發展最快的領域由於 IT、通訊和消費電子等電子信息產業技術更新速度飛快,用戶需求和偏好轉移的不確定性很大;同時,由於該等行業產品升級和技術進步所帶來的工藝複雜性增強導致生產供給流程的複雜程度也日益增加。傳統的內部供應鏈管理的模式已經不能滿足該等行業對供應鏈的快速響應、高效、低成本的要求。這使得上述行業成為目前國內供應鏈管理服務行業市場需求最大、發展最快的行業。  另外,一方面是國民經濟的發展不斷推動電子信息產業產品更新換代,使得行業內產品交易規模持續快速增長;另一方面,由於國際電子信息製造業和服務業不斷向中國轉移,國內電子信息產業以及醫療器械行業發展迅速、產業規模越來越大,佔國民經濟的比重越來越高,又進一步加速推動了國內供應鏈管理行業的發展。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