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豬黃痢的治療方案及預防措施?

仔豬黃痢

  (一)綜述

  又稱初生仔豬大腸桿菌病,由致病性埃希氏大腸桿菌(E.Coli)引起的初生仔豬的一種急性、高度致死性傳染病。特徵為劇烈腹瀉,排出黃色或黃白色稀糞和迅速脫水。

  大腸桿菌抗原複雜,有O、H、K三種抗原;血清型多,有幾千種;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

  大腸桿菌的致病性取決於它在小腸粘附、定植、增殖的能力和它產生毒素的能力,粘附因子或纖毛決定細菌定植的能力,一旦發生細菌定植,就會因毒素的產生而導致腹瀉,最重要的粘附因子是F4(K88ab、K88ac)、F5(K99)、F6(987P)。

  發病日齡早,主要侵害1~3日齡仔豬,發病急、症狀明顯、死亡率高。

  無季節性,但寒冷時發病率較高,產房潮溼,衛生條件不好時發病率更高,一個豬場一旦發病很難根除。

  主要是消化道感染,帶菌母豬為主要傳染病。

  (二)臨症

  水樣稀糞,黃色或灰黃色,內含凝乳小片和小氣泡。

  病豬口渴,吃乳減少,脫水、消瘦、昏迷、衰竭。

  (三) 病理

  腸粘膜充血、水腫,甚至脫落。

  腸壁變薄,鬆弛,充氣,尤以十二指腸最為重要,腸內容物呈黃色,有時混有血液。

  心、肝、腎有變性,重者有出血點或凝固性壞死。

  (四) 預防

  做好母豬產前產後管理;加強新生仔豬的護理。

  藥物預防(初生後12小時內口服敏感抗菌素)。

  微生物製劑預防(如促菌生、調菌生、乳康生、康大寶等通過調節仔豬腸道微生物區系的平衡,從而抑制大腸桿菌)。

  (五) 治療

  對仔豬黃白痢的治療應採取抗菌、止瀉、助消化和補液等綜合措施。

  抗菌:安普黴素、鏈黴素、環丙沙星、恩諾沙星、氟甲碸黴素、阿莫西林、瀉痢停、克痢王。

  止瀉:鞣酸蛋白。

  助消化吸收:食母生、小蘇打、胃蛋白酶等。

  補液:口服葡萄糖生理鹽水及多維。葡萄糖生理鹽水的配方:1000ml水中加葡萄糖20克,氯化鈉3.5克,氯化鉀1.5克,碳酸氫鈉2.5克。

  免疫接種:妊娠母豬在產前30天和15天接種,疫苗選擇大腸桿菌基因工程苗。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