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式花燈的製作方法?

花燈起源於漢代,盛於唐代,到了宋代遍及民間。我國曆代花燈的製作十分講究,品種繁多。如明朝畫家唐寅有詩云:“有燈無月不娛人,有月無燈不算春,春到人間人心玉,燈燒月下月如銀,滿街珠翠遊村女,沸地笙歌賽社神,不到芳尊開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泉州式花燈的製作方法

原料

一般編織泉州式燈龐都以質地堅韌,有彈性的桂竹及麻籬二種為主要材料。棉紗布、單光紙

製作過程

   將竹子放在蒸氣室內加熱的半小時,然後取出,置陰涼處晾乾,但不得過分乾燥,也不能放在強光下曝晒。

  用竹刨刨去牛面粗糙的表皮。

  裁取竹條所需的長度;這種得依燈籠大小而定。

  編織方法以交叉方式完成燈架。

   燈架中間,扎數圈竹圈於燈壁上亦可。

   糊(裱)燈籠,先裱糊棉紗布,再黏貼二層做燈籠用的單光紙。(如沒有單光紙,細棉紙亦可。)裱糊棉紗布得先將稀釋的漿糊,均勻的平刷在骨架表面,再將剪好的紗布輕附在燈架上,再用刷子沾漿糊刷平,這裡需要注意,刷平漿糊的刷子必須是乾淨的刷子方可,否則,燈面將是一片髒亂。同時,裱糊的紙也必須糊的沒有接縫才算真正的裱糊完成。

  將燈籠放在陰涼通風處晾乾。

  彩繪。彩繪以個人所需圖案彩繪,如人物、八仙、花鳥、仕女等。

  彩繪後,依情況來決定是否書寫文字。等文字、圖案完全乾後,再上一層桐油,然後待桐油陰乾,燈籠就大功告成。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