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應對孩子腹瀉?

Tags: 孩子, 醫院,

孩子從小到大,多多少少都腹瀉過幾次,尤其是兩歲以下的孩子,腹瀉更為常見。家長們是否聽過這樣一句話:“病家怕抽,醫家怕瀉!”,就是說,家長怕孩子抽風,醫生怕孩子腹瀉。

什麼!腹瀉連醫生都怕,那當家長的不是更沒辦法了?其實是這麼回事,腹瀉不可怕,大多都可以治療好,可是腹瀉有個特點,恢復有個過程,大多要一週以上才能好,您不是也聽說這樣一句話嗎:一日吃傷,十日喝湯。意思是說,腹瀉恢復要時間,吃喝護理有講究,可是,如今都一個孩子,孩子生病,家長都希望一兩天見到效果,而醫生在幾天內根本治療不好孩子的腹瀉,於是,家長的埋怨和不理解甚至糾紛就這樣產生了,於是我們這些當醫生的"醫家"最頭疼碰見腹瀉的孩子了。

關於腹瀉,家長們如何應對最科學呢?下面談談我的一些臨床經驗(說的不一定全面,請選擇性的參考,如病情判斷不了,尤其是一歲以下的孩子腹瀉,一定要去醫院看!這裡主要講的是應對急性腹瀉最一般的辦法。)

(一)認識腹瀉

腹瀉其實不完全叫做病,也可以算做一種症狀.而且不要急於給孩子吃止瀉藥,除非醫生指導你用.

家長需要知道的是,腹瀉並不都是壞事,腹瀉也可以看作是人機為了抵禦感染而產生的一種保護性反應。 當人體消化系統進入細菌病毒時,機體通過腹瀉的辦法把它們排洩出去。所以如果過早的使用止瀉藥,會挫傷了機體的自然防禦能力,支持了病原體在體內過度繁殖,加重病情,所以說適當的腹瀉並不都是壞事。另外,腹瀉並不一定就是消化系統疾病引起,如肺炎的孩子,肺炎的時候,由於機體消化功能受到影響甚至紊亂,會出現腹瀉,這時候,如果不嚴重,可以不用過分處理,隨著肺炎的好轉,腹瀉自然就好了。

(二)引起腹瀉的原因有哪些?

兒童腹瀉不全是因為吃了髒東西(細菌感染),病毒感染也可以引起腹瀉,如輪狀病毒腹瀉;還有飲食不當如暴飲暴食引起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乳糖不耐受引起的腹瀉等等。

(三)腹瀉時,我們為孩子做些什麼?

1,觀察大便性狀和次數:看大便是什麼樣子很重要,如果是糊狀或(小孩子)大便裡有不消化的奶瓣兒,量不大,不是水樣變,也不是黏液膿血便,可以暫時不用處理,觀察一下。如果是水樣變,每次量很多,或肉眼看見黏液或血絲,應立即去醫院化驗大便。

2,收集孩子大便有技巧:如果孩子剛腹瀉,判斷不了病情,孩子看上去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臉色不差.可以把孩子大便收集到塑料袋裡,立即送就近醫院化驗,不要超過半小時,大便裡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從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最好讓孩子拉在塑料袋上,取樣的大便不需要太多(因為檢驗師是通過顯微鏡觀看的,不要太多大便),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血絲的地方。如第一次化驗正常,不要相信一次的化驗結果,如方便,可以再送一兩次看看。

3,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現象:如孩子哭時淚少或無淚,加上尿少,說明脫水很嚴重,要立即給孩子補液。如孩子不吐,可以給孩子喂口服補液鹽(市面有售,八毛錢一袋),或臨時喂點淡糖鹽水。如嘔吐很嚴重,不能進食,需要去醫院輸液。同時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現象,如溫度超過38.5度以上,要適當選擇退熱藥。

4. 腹瀉的時候不需要禁食

有人說孩子腹瀉時需要餓一下他,這樣腸道可以得到適當休息,這種說法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小孩子不能耐受飢餓,而且可能會加重脫水。所以,腹瀉的孩子,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孩子,繼續餵養,牛奶餵養的孩子,衝稀釋點或換成無乳糖奶粉(腹瀉奶粉)過渡一下。大點的孩子,停一下牛奶和肉蛋等,清淡為主,只吃點稀飯或麵湯就可以了。總的原則,不需要飢餓療法,當然也不要過飽,不餓不要硬喂.

5,我們除了觀察大便性狀和次數以外,需要進行以下觀察,可以提供給醫生.

量孩子體溫,看身上有無皮疹或其他異常表現

看腹瀉是發燒前出現還是發燒後出現的.

看孩子的精神面貌,是否有精神差,陣發性哭鬧,尿少,嘔吐等

(四)如何用藥?

(1)無論是感染性還是非感染性,可以首先用些胃黏膜保護藥,如大家都知道的思密達,這種藥物不但對消化道黏膜具有極強的覆蓋能力,還能吸附病原體。主要用於治療急、慢性腹瀉,尤其對兒童病毒性腹瀉(例如秋季腹瀉)療效較好,但因沒有殺菌作用,所以不能代替抗生素。

(2)口服補液鹽。許多家長看孩子腹瀉就要求打針,其實,腹瀉最怕的是脫水,只要能及時給孩子補充體內丟失的水分,許多是可以不需要輸液的。可以買口服補液鹽,按照說明配製,如果是兩歲以下的孩子,需要稀釋後喂服。

(3)微生態製劑

對三歲以下的孩子腹瀉時,可以同時適當補充有益菌群,抑制有害菌群過度繁殖,調整體內的微生態失衡。如雙歧桿菌、乳酸菌健腸劑等,利於恢復。

(4)促胃動力藥,如嗎叮林,當孩子嚴重嘔吐不能進食時,可以短期使用該藥,促進孩子恢復飲食。該藥須在餐前15 分鐘服用。因為這類藥物有可能引起小嬰兒神經系統副作用,所以1歲以內的小寶寶要在醫生的監護下使用。大孩子有胃腸道出血、腸梗阻或穿孔時,禁用這種藥。需要大夫指導下使用.

(5)止瀉藥儘量不要用:這類藥增加腸張力,抑制腸蠕動,使腸內容物延遲,臨床上醫生用於嚴重、難控制的腹瀉。如地芬諾酯(苯乙哌啶),但這類藥副作用較多,藥典上規定2歲以下孩子禁用。醫生會根據情況在短期內使用,家長不要私自使用。

(6)抗生素選擇:對於明確的細菌感染,一定要用抗生素。複方新諾明、氟哌酸(諾氟沙星)、慶大黴素 對腸道細菌效果好,但是對兒童尤其是小孩子,因為副作用相對多,這些藥基本不用,臨床上我們通常用磷黴素鈣或頭孢三代多一些。

(7)腹瀉急性期恢復後可以適當補充微量元素如鋅、葉酸一兩週等,有助於腸粘膜的修復。

(五)什麼時候去醫院?

如果家長初步判斷孩子腹瀉症狀不重,孩子能吃能玩,可以暫時不用去醫院.出現以下情況,要立即去醫院.

1,嚴重的嘔吐,不能進食

2,陣發性哭鬧,尿少,嘔吐等精神很差,面色改變.

3,嚴重的腹瀉,每次量多,或次數很多,送孩子去醫院的同時要及時把大便蒐集帶到醫院

4,小於一歲的孩子

5,明顯的黏液便或膿血便。

(六)去醫院幹什麼?

1,首先要求化驗糞常規,如發熱,需要同時化驗血常規,如症狀不重,不要主動要求給孩子打掉針.

2,如果孩子血常規白細胞非常高,合併嚴重的感染,大便裡也有明確的感染,要聽聽醫生的建議,及早輸液治療,還要同時口服藥物,一定要複查糞常規.

3,如孩子大便成果醬樣,哭鬧明顯,要注意讓外科大夫看看,防止是腸套疊等外科疾病,必要時候要做腹部平片檢查。

個人建議,對於腹瀉的大孩子,在家吃藥最多觀察兩天,,如果孩子仍然腹瀉,精神差,要及時去醫院檢查,對於2歲以下的孩子,不建議在家中長時間觀察,要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檢查.

總之,疾病恢復有個過程,面對腹瀉,家長首先不能過於急噪.仔細觀察病情和認真護理.及時向醫生溝通.不要相信所謂的偏方或局部用藥(如貼劑,它們只能作為輔助藥物)。小兒腹瀉可能只是各種疾病的一種表現,腹瀉並不可怕,關鍵是明確病因,治療原發病以及合理餵養是恢復健康的關鍵。

原作者: 兒科醫生眼中的世界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