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高中化學不論知識的難易程度還是對學生學習能力的要求相對於初中階段都存在質的飛躍,高中化學重點知識相對集中,課本內容和所編選習題與各類試題之間存在差異,從而導致許多學生剛上高一就感到難以適應,同時又覺得化學課知識相對易學但題難做,對化學學習產生畏難心理。如何學好高一化學知識提幾點建議。
步驟/方法
培養閱讀習慣,打好基礎
1、課前自讀預習充分。學生剛上高一,教師應強調預習的重要性,並教給學生預習方法,引導預習。利用好每一節的學案,開始可根據教師提出的預習提綱要求按知識要點預習。並通過預習嘗試解答簡單習題來檢查預習情況和發現存在的問題。這樣學生不僅知道預習什麼,同時明確下一節的聽課目的。以後則可根據本身的發展水平逐步過渡到本身找重點,明確聽課目的。這樣既省時又省力且提高學習質量。
2、課堂聽講,精讀釋疑。帶著問題聽課,使學有目的,提高了學習效率。聽課之後再對課本部分段落進行精讀,分析尋找解決問題的關鍵,並加深理解和強化記憶。
3、課後再讀,鞏固加深。課後對課本進行通讀和精讀。通過通讀、精讀深層次明確學習要點,鞏固深化所學知識。
重視習題解後分析,闖過做題難關。
初中化學習題比力簡單,特別是需要一定邏輯分析能力的題目少,到了高中知識急劇增加,應用難度突然加大,就會感到題難。要走出困難,關鍵在於怎麼學和學什麼。高一化學習題重在培養學生審題習慣和表達能力,突出抓好題意分析,規範解題步驟。
1、培養良好審題習慣。提高解題能力必須首先培養學生良好的審題習慣。審題最主要的是要搞清哪些是已知條件,哪些是需要求解的,哪些條件是明顯的,哪些條件是隱含的,避免盲目生搬硬套,導致錯誤。
2、學會正確分析和扼要表達。分析去除干擾,依據題目已知和未知,抓知識間聯繫,找聯繫的橋樑,把複雜的問題分解、轉化成簡單的、能夠用基礎知識解決的基本問題。同時要能簡明扼要地表達出分析的過程及結論。分析是解題的焦點,而表達思路方法的體現,扼要表達是分析是否正確和是否弄懂吃透習題的檢驗方法。
3、重視習題解後分析,提高解題效率。解答習題不應僅滿足於求出正確答案,要重視解題分析,形成解後分析的習慣。在老師指導下最大限度地挖掘題目,多角度分析,拓寬解題思路,做到一題多解,一題多變,一題多得,多題歸一等。解後分析對於鞏固解題中分析的效果,提高分析水平、質量和分析效率,加快解題速度和增強解題興趣等都有重要意義。
注意及時總結,提高綜合能力。
高中化學的內容比初中化學多、難,對思維能力、觀察能力、實驗能力、自學能力的要求大大提高。要學好高中化學,一定要多動腦筋找規律。化學可分為基本概念,基本理論、元素化合物、有機化學、化學實驗和化學計算幾部分,每一部分的學習都有各自的重點。如對基本概念的學習要弄清概念的內涵及外延,辯明易混淆概念的異同,理順概念間的相互關係;又如元素化合物的學習,主要研究它們的結構、性質、製法和用途。在化學性質方面,可從類別通性、氧化性或還原性、特性幾方面去分析,這樣可以全面認識物質,形成整體認識。學習化學主要靠理解,化學是“聽”懂的,更是“想”通的。只有聽懂、想通,並不斷的、及時的總結才能吃透,才能在應用時得心應手。注意平時化學用語的規範性和書寫的規範性,養成良好的習慣,為將來的高考打好堅實的基礎。
要有活躍的問題意識。
“最重要的是提出問題,否則將來做不了一流的工作。”學習中要勇於質疑和善於質疑;勇於質疑就是要有提出問題的膽識,善於質疑就是要掌握髮現問題的一般方法。高中化學學習中一般可用以下幾種方法進行質疑。第一,因果質疑法。各種結果都有特有的原因,高中化學學習中要有意識的從“果”尋“因”,大膽地提出許許多多的“為什麼”。第二,倒轉質疑法。有些時候,可將問題倒轉過來思考,看看反過來的結論是不是成立。這樣可深入研究有關問題各個方面。第三,極端疑法。在通常情況下出現的現象向極端情況下推廣時,看看有什麼變化。這樣質疑往往會引導你深入現象解問題的本色,把握變化的方向。第四,推廣質疑法。對於某些規律性的知識,可作推廣質疑,即作如下思考:這個規律適用範圍是什麼?這些本色可遷移到哪些方面?第五,推理質疑法。學習中對發現的規律或現象,要設法用理論知識加以解釋說明,質疑的方法很多,關鍵是要有活躍的問題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