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外出行被困在野外怎樣求生?

Tags: 食物, 貼士, 木炭,

由於意外受傷、迷路離群或因氣候惡劣而掉隊,最後孤身一人被困在野外,弄不好會釀成悲劇。被困後,首先想到的是怎麼過夜,其次是怎樣告訴別人。

一、藏身。無論被困在何方,都應該找到一個既能避風雨,又能防寒暑的臨時棲身之地。夏日選擇藏身之所,應選通風背陽之處,但夜間要注意防風寒和驅蚊蟲。冬天應選擇乾燥向陽的地方,如向陽背風的岩石、洞穴、樹林或矮樹叢。如在雪地,可掘雪洞藏身。雪洞要深一些(一般2―3米),要戳一至兩個通氣孔;人不能直接坐在洞內的地上,要做一個坐檯;人藏在裡面只能養神,絕不要睡著,否則會凍壞;洞口應用雪封上,洞外要做出能讓人產生疑問或猜想的記號,以引起別人好奇而達到獲救的目的。

二、發出求救信號。旅行所帶應急物品中電筒和哨子主要是在這時發揮最大作用――發求救信號。國際上有一個統一的求救信號的呼救方式,即無論是聲還是光,都按每分鐘6次,每6次後停1分鐘再重複。藏身處所找好後,就應開始不斷地發出求救信號。哨子是最理想的信號器,哨聲傳得遠,易引起人們注意。夜間也可用電筒配合鏡子發信號。

三、飲水。發一段時間的信號後,若仍無人呼應,可開始找水喝。水對於生命最重要,一般人斷水後只能活幾天,熱天則更短。在雨量充足的南方或森林茂密的山上,找水是不難的,而且一般都可直接飲用;雪地水源最豐富,冰雪即是水,不過要燒開才能飲用,否則會引起腹瀉;平川找到的水,多為死水,要燒開後再煮上10分鐘才保險。如果找到的水源又髒又有毒,而且只此一處有水,為了活命也得喝。但不是直接喝。要過濾後燒開煮10分鐘才能喝。過濾方法是:大膠袋一個,在底部墊上一層細礫石,再鋪上一層沙子,沙子上鋪一層木炭粉(木炭可從取暖和煮食的火中取得),再一層礫石、一層沙、一層炭粉,如此層數越多越好,每層厚2.5釐米。之後將袋底扎幾個小孔,濾過的水將從此孔流出。這些準備做好後即可對髒水進行過濾。

四、食物。食物是體力的源泉。有了水,能維持生命,沒有食則無力行動,如果一個男子漢一週不進食,就會出現一系列的嚴重症狀。所以,除了靠隨身攜帶的食品充飢外,還應積極尋找食物,困在野外,可以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即使困在沙漠也會有許多的植物根可供食用。這裡關鍵的問題是要煮熟吃。任何未曾見過的動植物,都要用細火煮1~2小時。吃時先吃小點,看有無腹痛等反應,如有則說明有毒。這時可用手伸入口中摳咽部促嘔;或將木炭磨成粉,用大量清水送服兩湯匙,即可將毒素吸去。

五、怎樣生火和保存火? 未被困前,打火機一定要隨身攜帶好。被困後,取暖、煮水、煮食物和驅蚊蟲都離不開火。怎樣生火和保存火呢?

引火物,晴天不用細說。雨天或雪地,可在樹底下和岩石下尋找;樺樹皮、老松枝、松樹的暴露根、苦楝樹都是不怕雨水的引火物,大都有油脂、易燃。實在找不到引火物時,可考慮撕取衣服上可有可無的布片、棉衣下襬部的棉絮、酒精棉等。

生火。城裡人大多沒燒過土灶火,這時生火一般都有些困難。方法是先在當風處壘一個簡易灶,壘成40釐米長呈八字形的灶、灶口(寬的一端)向風。然後,在灶內先交叉疊放些小樹枝、木片類易著火的柴或乾草,上面再放些粗枝等。用引火物點著後,燒旺了再加大根的柴。注意加柴要鬆。土灶燒火忌搬動已著火的柴。

保留火種。當不再需要燒煮食物或要過夜時,先往灶內加層柴,著起來後豎著立放20釐米左右長度的、酒瓶頸粗細的木條或樹枝棒,放滿一灶,待其底部燒著,即將灶四周封起來(溼泥最好)在灶口留3釐米寬、5釐米高的進氣孔,在灶的後部(窄端)捅兩個出氣孔(指頭大一個)。這種方法,即能保留火種,又能取暖,爐灶內的柴燒完後都成木炭,木炭又可供煮食和取暖用。還有一種保留火種的方法,是先燒起一堆火,丟上一捆草,再在其上加蓋溼樹枝和溼草等,最後在上面蓋壓一層泥土和幾層草皮。

一個人被困在野外是件恐怖的事,兩三個人一起被困,情況就會大不一樣。但無論幾個人,只要會利用大自然對人類的施捨物,一般不致被困死。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