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症偏方:[2]痺證(風溼性關節炎)驗方祕方?

通治方

痺證未久,邪氣尚實,正氣尚未大傷,臨床症狀以關節炎表現較突出,曾選擇100例採用四物四藤合劑加減以驗其效,有效率竟達100%,且具療程短、藥費低的優點。當歸10克 生地15克 赤芍10克 川芎10克 雞血藤15克 海風藤15克 寬根藤15克 絡石藤15克 獨活6克 桑寄生15克 地龍6克,上肢關節痠痛,加桂枝、威靈仙;下肢關節痠痛,加懷牛膝、木瓜;發熱及關節腫痛,加生石膏、黃連、丹皮;溼重加蒼不。

治風寒溼痺,用辣椒根150克、薑黃90克、白芥子30克、豆鼓姜150克、酒餅1個,共研為末,以白醋500克和適量麵粉(作粘合劑)調勻,按病變關節大小情況取適量外敷患部。

辨證方

寒 證

在總結前人治療痺證經驗基礎上,結合自己多年臨床經驗,自擬痺痛寧,治療痺證,每獲良效。

鹿角霜12克 制附子10克 桂枝l0克 細辛5克 羌獨活各10克 防己15克 生黃芪30克 當歸15克 赤白芍各10克 生地30克 生苡仁30克 廣地龍10克 蜈蚣3條 烏蛇肉l0克 生甘草12克,水煎服。每半月為l療程。

桂枝芍藥知母湯,治諸肢節疼痛,身體尪贏,腳腫如脫,頭眩短氣,溫溫欲吐。

桂枝12克 芍藥9克 甘草6克 麻黃6克 生薑15克 白朮15克 知母12克 防風12克 附子2枚(炮),上9味,以水1400毫升,煮取400毫升,日3服。

關節肢體雖然也有酸、麻、沉、脹、腫、痛等症狀,但最突出的特點是疼痛之處遊走不定,有時在上肢,有時在下肢,或在肌肉,或在關節,各處竄走。自擬治痺湯。桂枝9~12克 制附片6~12克 白朮9克 羌活9~10克 獨活9~10克 威靈仙10~15克 防風9克 千年健5~20克 尋骨風15~20克 當歸9~10克 甘草5克

椒附散,治腎氣上攻,項背不能轉側。

大附子l枚(18克以上者,炮,去皮臍,末之),上每末6克,川椒20粒,用白麵填滿,水l盞半,生薑7片,同煎至7分,去椒入鹽,通口空心服。

肩部痺證,又稱“肩凝證”、“五十肩”等,是由風寒溼等多種因素引起的病變,表現為肩部冷痛,酸脹麻木,活動受限。臨證積數十年經驗,自擬肩凝湯,效果良好。

羌活18克 桂枝15克 生地21克 透骨草30克 雞血藤30克 當歸18克 丹蔘30克 香附12充,外傷瘀血痛者,加制乳沒各9克;寒痛者,加制川草烏各9克;有熱者,加忍冬藤、桑枝各60克;痙攣者,加蜈蚣3條、白芍30克;氣虛者,加黃芪30克。

活絡丹,治諸風溼毒留滯經絡,注於腳間;筋脈拘攣,腰腿沉重,腹脅膨脹,不思飲食,一切痛風走注。

川烏 草烏 沉香 沒藥 地龍 南星各180克,為末,酒糊丸,梧子大。每20九空心冷酒、荊芥煎湯化下。

骨症偏方 (共17篇) 上一篇:腰痛驗方祕方 下一篇:足跟痛外治驗方

祕方, 驗方, 關節炎, 骨症, 痺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