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山悠久歷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蘊令世人注目。我國最早的區域地理著作《書·禹貢》
稱:“蒙羽其藝。”認為早在夏朝時期,蒙山、羽山帶就已種植作物。建國以來,蒙山麓區先後發現的幾十處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嶽石文化遺址,對此作了印證。西周時,成王封顓臾於蒙山之陽,主祀蒙山,說明當時蒙山已路身於我國名山之列。春秋時期,魯大夫莫斯的頌詩《閟宮》寫道:“泰山岩巖,魯邦所瞻,奄有龜蒙,遂荒大東。”他把擁有泰山和龜蒙,視作魯國的榮耀。現代詩人胡秉言寫道:“虯龍蒼鬱綠卿鮮,獨倚幽欄看水涓。亞岱嶙峋奇萬壑 ,晨鐘暮鼓鳥鳴翩。”
步驟
首先去萬壽宮,萬壽宮位於蒙山南麓平邑縣境內,原名古蒙祠,宋代改為道觀,名玉虛觀,顓臾王廟,後易名萬壽宮。北宋宣和五年,宋徽宗趙佶曾封古顓臾王為英烈昭濟惠民王,故古蒙祠曾改名英烈昭濟惠民王廟。宋代盛行道教,萬壽宮道眾達310人,道觀建築最具規模。每年農曆三月三日均在此舉行盛大的廟會,遊客雲集,香火旺盛。
然後去龜蒙頂
蒙山龜蒙頂
蒙山主峰,位於平邑縣境內,海拔1156米,為山東省第二高峰,被譽為“岱宗之亞”,素稱“亞岱”。峰體呈蒼穹形,給人以神祕奇幻的感覺,猶如一隻巨大的神龜伏臥於雲端天際而得名。一年四季登上蒙頂,會在你眼前呈現出不同的景色,如蒙頂日出、蒙山雲海、蒙頂佛光、蒙頂霧鬆等奇妙景觀,特別是秋季天高雲淡之時,登上龜蒙頂,“風在身邊走,雲從足下生”,給人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感覺,山下美景,盡收眼底。
接著再去鷹窩峰 位於平邑蒙山步遊中路,於深壑峽谷中拔地而起,直刺蒼穹,因只有蒼鷹飛臨其上築巢
鷹窩峰
,無人能登攀,而得名“鷹窩峰”。該峰絕壁如削,峻巖森森;峰頂蒼松如蓋,峭壁之鬆千姿百態,或樹冠扁平開張,或枝幹旁倚斜出,繞有情趣。整個山峰宛如一個巨大的盆景,令人歎為觀止。每當夕陽西下,雲歸鳥還,奇峰與落日相應生輝,斑斕瑰麗,形成了“暮色蒼茫千嶂暗,萬山叢中一片霞”的奇絕景觀,實乃山水畫屏,人間奇觀。固此自古就有“不到鷹窩峰,枉為蒙山行”之說。
再去蒙山壽星巨雕 位於平邑縣境內
平邑蒙山壽星
蒙山主峰龜蒙頂西北側的裸岩石。該雕刻利用山體造型,依山就勢,雕刻中國傳統文化代表長壽的象徵——老壽星。老壽星採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形象,突出頭部造型,大腦門,白鬚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杖,一手託仙桃。它以古代南極仙翁為摩本,採用明朝末年定型的壽星形象,高218米,寬198米,頭部高85米,大腦門、白鬚飄逸長過腰際,一手拄鳩杖,一手託仙桃,慈眉悅目,笑逐顏開,近觀宏偉、慈祥、親切,遠看輪廓清晰,氣勢雄偉,緩步走出山體走向人間的效果,達到了耐人尋味的仙境神韻。壽星巨雕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山體雕刻,高度為四川樂山大佛的三倍。項目於2000年10月18日開工,2002年竣工“ 吉尼斯”世界山體雕刻之最的紀錄。
最後去中國瀑布 在江北的名山大川中,像蒙陰蒙山的水簾洞瀑布這樣的三疊瀑布是不多見的。它
蒙陰蒙山瀑布
在青山層巖間奔騰跳躍,閃轉騰挪,從約百米高的懸崖上一躍而下,中間為斷崖阻隔,旋即又騰身直瀉,形成了飛流奔湧、轟鳴濺跳的疊式瀑布。水跌下霰雨紛飛,彩虹時現,美麗非凡,清洌的水氣使人身心頓爽。明朝的公乃鼐曾作《蒙山瀑布》對之讚美:“豈是銀河落,飛來萬丈餘。謫仙如可見,不復問匡廬。”清朝的王運晟這樣來描寫水簾洞瀑布:“躡蹬覓仙境,流從天半垂。出雲偏有隙,停雨境無期。水擊石鼓鳴,風披練破絲。至今簾不卷,終古月空窺。”意思是說:沿著石階小路去尋覓仙境,一條瀑布從半天垂落,水簾象飄動的白雲,又象大雨飄落,永不停歇。水流衝擊著岩石,發出打鼓一樣的聲音,風吹瀑布象飄散的絲線,水簾長垂不卷,千百年來,月光徒然照臨,伺機穿過水簾,卻被永遠隔絕。層崖中間曾有一個石洞,相傳是戰國時代的鬼谷子王禪修煉成仙的地方,洞口為水簾所掩。至今仍流傳著當年孫臏、龐涓在此跟王禪學藝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