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溼疹怎麼治療?

溼疹是一種很常見的變態性的過敏性皮膚疾病,經常會伴有劇烈的瘙癢感,尤其是在夜間,嚴重影響了人們正常的睡眠質量。

按病程不同,溼疹可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慢性溼疹病程最長,多因急性、亞急性溼疹反覆發作演變而成,亦可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持久不愈時,皮損紋變粗大,表現乾燥而易發生皸裂。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

溼疹的病因

要根治溼疹要杜絕病因,那麼造成慢性溼疹可能有哪些病因呢?

情緒因素:有時候心情苦悶、疲勞、抑鬱、憂慮、緊張等再加上氣候的轉變都可能成為患上溼疹的原因之一。

藥物因素:藥物因素也是導致溼疹的原因,一般來說任何藥物均有引起溼疹性藥疹的可能性。

自身體質引起溼疹:有的人本身就是過敏性的體質,很容易引起溼疹疾病的發生,與遺傳等有關。同時這種疾病與年齡、環境、神經等等都有很大的關係。

身體病變引起的併發症:如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等,這些都會引起溼疹疾病的發生。

接觸化學物品(護膚品、洗浴用品、清潔劑等)、毛製品、化纖物品、植物(各種植物花粉)、動物皮革及羽毛、易感染源(病毒感染、細菌感染等)、日光照射、環境溫度高或穿著太暖、寒冷等,都可以溼疹反覆發生或加重。

微生物感染:某些溼疹的原因與微生物的感染有關。這些微生物包括金黃色葡萄球菌、馬拉色黴、點青黴、煙麴黴、鐮刀黴、黑麴黴及黑根黴等。

*溼疹的發病往往是諸種因素共同相互作用所致的。

慢性溼疹的治療(以下藥物僅供參考)

慢性溼疹的治療無外乎內清髒毒,外療肌膚,改善環境,恢復人體的健康狀況。在這一過程中,最好的是提高自身免疫力,改變過敏體質,以根除病患,要避免長時間口服西藥激素及外用膏劑所導致的毒副作用。

西藥:糠餾油、黑豆餾油等。*對於多數皮膚疾患,一般醫生常選用的激素外用藥等西藥來治療,但其成癮性、依賴性及毒副作用危害很大。

中藥外用的:如化溼膏、皮復康噴劑、老鶴草軟膏等。*不少藥膏有依賴性、成癮性,停不下來,一停反彈還嚴重。最好是通過改善過敏體質,提高機體免疫力,讓疾病不復發。

中藥內服:慢性溼疹宜養血祛風,活血潤燥,方用四物消風湯加減。

鍼灸:常選用穴位曲池、足三裡、委中、血海。

拔罐:每週拔一次罐,可以有效去除體內溼氣。

外用簡方

苦蔘研末,紫皮大蒜掐爛成泥外敷患處,1日3次。冶慢性溼疹效佳。

枯礬、煅石膏各20克,雄黃7克,冰片1克研末,加凡士林200克調勻外塗,適用於慢性溼疹。

*如果這些方法未必有效,所以還是要到專業正規的醫院接受治療,避免溼疹加重,增加治療的難度。

慢性溼疹食療

慢性溼疹患者飲食要清淡,多吃水果、蔬菜、豆類及高纖維素類食物(傳統的有麥麩、玉米、糙米、大豆、燕麥、蕎麥、茭白、芹菜、苦瓜、水果等),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如魚、蝦、辣椒、濃茶、咖啡、酒類等。

紅豆薏米粥 :準備紅豆15克,薏米30克,玉米鬚15克(布包)。紅豆、薏米和玉米鬚共煮熟食。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

桑椹百合飲: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棗10枚,青果9克,將以上共煮湯飲用。每天1次,2周為1個療程。

綠豆、海帶各50克,加水煎湯,代茶頻飲。

馬齒莧煎:鮮馬齒莧30~60克,水煎,每日分數次服用,並可配合外洗。

冬瓜湯:帶皮冬瓜250克,切塊,煮湯食用。

黃瓜煎:黃瓜皮30克,加水煎煮沸3分鐘,加糖適量,1日3次,分服。

*其他蔬果:瓠子、絲瓜、西瓜、山藥、苦瓜、葡萄、綠茶、蕃茄、黃瓜、胡蘿蔔、橘子、蘿蔔、綠豆、薏苡仁等。

慢性溼疹其它注意事項

嬰兒母乳餵養可以減輕溼疹的程度。

貼身的衣服最好是棉質的,衣服要穿得略偏涼,衣著應該寬鬆、輕軟。床上被褥也最好是棉質的。衣物、枕頭、被褥等要適時更換,保持乾爽。衣被不要用絲、毛及化纖等製品。

儘量少接觸化學成分用品,長期接觸洗衣粉也會加重症狀。

溫水洗浴最好,避免用去脂強的鹼性洗浴用品,選擇偏酸性的洗浴用品。

室溫不宜過高,否則會使溼疹癢感加重。環境中要最大限度的減少過敏原,以降低刺激引起的過敏反應。建議家裡不養寵物,如鳥、貓、狗等。室內也要通風,不要在室內吸菸,室內不要放地毯,打掃衛生最好是溼擦,避免揚塵。

凡是有滲液或紅腫的損害,均適用於溼敷,而不可用油膏。更換新葯前,一定把以前所用藥物清洗乾淨。創面滲出物多時,溼敷時應勤更換敷料,以免刺激周圍的正常皮膚,致使創面擴大。另外不可濫用止癢刺激性外用藥,如碘酒、藥酒等。

如有瘙癢,一定不要撓抓,避免抓傷,使病情加重。

溼疹患者要禁忌菸酒,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保持好心情。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如韭菜、咖啡、濃茶等,以免刺激使搔癢加劇,生活規律,清淡飲食。

治癒後建議鞏固一個療程

疾病, 醫療, 水果, 溼疹, 如何治療溼症, 慢性溼瘡,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