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釋“形而上學”的意思??

形而上學就是預設實體。如果缺乏哲學史的知識背景,很難理解何謂形而上學。古典哲學就是形而上學,亞里士多德認為哲學起源於驚訝,到底是什麼東西令希臘人驚訝而產生哲學思考呢?在古希臘人看來,世界的萬物都存在著聯絡,萬物間相互轉化,聚集在一起,使世界成為一個整體,於是他們覺得這個世界肯定存在著某個東西,通過它萬物聚集在一起,形而上學研究的就是這個使萬物聚集在一起的東西。這個東西被稱為實體,關於實體的理論本成為本體論。這個實體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是精神還是物質的,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對這些分歧的討論產生了不同的哲學思想。柏拉圖認為實體是理念,是精神性的,而現實不過對理念的模仿,是不真實的。而亞里士多德則認為物質實體和精神實體都存在,物質實體是第一實體。中世紀的的實名之爭,經驗論與唯理論之爭,討論的都是這些問題。

康德

康德哲學之所以具有開創性,表現在他將實體問題轉化為主體問題,他認為人的認識具有先天認識結構,人的認識結構決定了人的認識是有限的,實體是物自體,超出了人的認識結構,是無法認識的,只能依賴於信仰。通過限制理性的認識能力,為人的實踐能力保留了空間,使人的自由成為可能,所以說康德哲學是實踐哲學、主體哲學。康德哲學雖然限定了哲學研究的是人的主體問題,但同時造成了主體與物自體之間的對立,而黑格爾之所以被稱為形而上學的集大成者,是他將主體與實體相統一,提出了主體即實體。從前的形而上學研究的實體都是靜止客觀的,隱祕在某處等著人去認識,而黑格爾認為實體自身具有能動性,實體自我運動自我實現,實體的運動是正反合的辯證運動,黑格爾建立了一套邏輯學體系,將自然科學,藝術,哲學,宗教等人類知識全部整合到絕對精神的體系中。

黑格爾

黑格爾辯證法影響是深遠的,像馬克思對形而上學的批判是建立在黑格爾哲學的基礎上,其實馬克思和黑格爾在形而上學上唯一的差別就是馬克思在黑格爾的邏輯學體系下墊了一塊被稱為"勞動"的磚,從而將精神與物質的關係完全反了過來。像後來海德格爾對形而上學的批判,稱形而上學史關於存在的遺忘史,其實也體現了黑格爾的辯證邏輯思想。海德格爾認為傳統形而上學考慮的都是存在者,是最高的存在,而忽視了形而上學最初的另一種含義。古希臘人驚訝既是那個把萬物聚集在一起的存在者,好奇這個存在者是怎樣把萬物聚集在一起,存在是一個動名詞,對存在的研究不應該只研究那個最高的存在者的屬性,更 應該研究那個存在者是如何存在使萬物聚集在一起的。他的《存在與時間》研究的就是這個問題。其實像政治課本里講的形而上學是孤立靜止片面看問題是正確,現在看來,黑格爾以前的形而上學體現的是形式邏輯,研究的是作為其他存在者基始的最高的存在者,即實體。預設這個實體靜止不動,屬性不變,然後研究它有哪些屬性。後來黑格爾提出了辯證邏輯的思維,於是對實體的研究不再是孤立看待,考慮到實體是一種生成性的存在,並研究人的認識能力,人的生存方式,預設實體對於我們認識活動的重要性。

舉個栗子,印度人認為世界是由大象支撐,大象之下是烏龜,如果你問烏龜下面是什麼,印度人會告訴你是另一隻烏龜,他們不會考慮這個基始問題。而古希臘人就非要研究烏龜下面到底是什麼,哪怕是永無休息的一隻烏龜馱著另一隻烏龜,希臘人也想搞明白最初馱著的烏龜是什麼樣子的。研究這個問題的學問就是形而上學。

從對萬物基始的角度來看待,就很容易發現東方哲學與西方哲學的差異,西方側重於有,一定要有一個東西存在,才能使萬物存在,不能無中生有。而東方的智慧則會告訴你有是從無中而來。西方人這種形而上學的思維表現出一種二元對立的邏輯結構,一個有的存在必須基於另一個有,而有與有、有與無之間相互對立。形而上學的思維促使了西方人理性主義、科學主義的盛行,但也導致了過於強調同一性而忽視差異性的問題。其實在生活世界中,差異性才是最具體的存在,過於強調同一性最後就會就會忽視現實生活的意義。

原作者: 次元時光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