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氣的不是孔武有力而是知識和修養?

楊老師:

您好!一直覺得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些軟弱,換句話講,就是缺乏魄力,究其根源,覺得也許還在於怕得罪他人,搞不懂為啥,這竟成為自己的一大軟肋,總覺得得罪別人,得不到別人的認同甚至讚許,就會讓自己產生不安全的感覺,甚至有那種被捱揍的場景會浮現於大腦之中。於是開始想學著強硬,但自己拳頭不夠硬,覺得自己打不過別人。立場經常附和他人,原則搖擺不定,甚至毫無原則可言。

當自己在專心做一件事,經常腦海浮現一些很奇怪的想法,而且名知道沒有可能發生的,還去計算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我的外在人際關係並不錯,搞不懂,自己這麼無聊,總懷疑別人會來阻擾自己前進的步伐,總認為自己處在一種會被別人干涉的地步,這種想法嚴重製約了我。

也許真正有魄力的人,不在於有多麼有力的拳頭,也不在乎有多麼強悍的外表,還在於涉及自己原則底線的事情上毫不動搖,當遇到一些問題毫不拖泥帶水,斬立決,我就想成為這樣的人。

我是來自名牌大學的學生,心中有理想,但是因為這種心理負擔,而感覺到自己作繭自縛,纏住了自己向前追逐夢想的步伐,明知道如此,卻經常會懷疑,放不開手腳,有時候想想,別人阻擾就阻擾吧,大不了重新再來,但還是專注不下來。很討厭這樣的自己,真的!謝謝楊老師能夠在百忙之中為我釋疑。

這位同學:

您好!你說“一直覺得自己在某些事情上有些軟弱,換句話講,就是缺乏魄力,……於是開始想學著強硬,但自己拳頭不夠硬,覺得自己打不過別人。立場經常附和他人,原則搖擺不定,甚至毫無原則可言。”在這裡你說到了“魄力”,我有必要給你解釋一下“魄力”。魄力就是做事幹練、果斷和剛毅,說的再直白一點,魄力就是對自己要做的事情說幹就幹,有決心、有毅力、有行動圓滿完成計劃,在做事的過程中遇到了困難、障礙和挫折的時候,能以能動的態度和行為想辦法、找路子克服與超越,有越挫越勇、屢敗屢戰的的信心和勇氣。從“魄力”的定義,我看不出拳頭硬與不硬、打得過人與打不過人和魄力的關係所在,更看不出“別人的認同甚至讚許”是靠孔武有力建立起來的。

別人的認同和讚許是靠什麼建立起來的呢?一般來說有以下兩個方面:一是向一個目標堅韌頑強、不屈不撓、按部就班低頭耕耘,使自己在所學知識和專業領域優於他人(愛崗敬業、不畏艱辛吃苦耐勞、執著追求、大膽創新、勇攀高峰);二是對他人尊重、真誠、樂於傾聽,為人正派、厚道、坦率,對他人熱情友好、有責任感、欣賞和讚美他人(比如:“您太棒了!”“您的這個創意非常好!”)等。在此有這麼幾句話對你有所幫助:要想別人認可和肯定自己,你就必須要有別人認可和肯定的資本與實力(就是要讓別人見識到你的能力);你想別人對你怎麼樣,那麼你就對別人怎麼樣。在這一點上建議你到我的部落格好好學一學《學習愛 學會愛(1)》《學習愛 學會愛(2)》,相信它會對你有所啟發和幫助的。

你說“當自己在專心做一件事,經常腦海浮現一些很奇怪的想法,而且名知道沒有可能發生的,還去計算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首先說明你進入大學之後沒有一個具體而明確的目標;其次說明你有偷懶走捷徑的思想在作祟。針對這種情況怎麼辦呢?

首先,給自己制定一個將來的職業目標(職業定位越具體越好),並用白紙黑字寫出來,然後根據這個職業目標制定出每學期的學習目標,然後制訂好相關的學習計劃。要把這些目標轉化為用數字描述的、有時間限制的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學習目標。並利用內、外在力量監督執行,限制什麼時候完成,不要給自己拖延的理由。如為了英語過級,每天晚上學習2個小時的英語,主要內容是詞彙、閱讀、作文、聽力練習等,而且還可以規定每天做2到3篇閱讀,聽30分鐘左右的聽力等等。然後就按部就班地去執行。每天晚上上床之前檢查一下自己當天的計劃完成情況,如果完成了當天的計劃,就給自己一個獎勵--或精神上的(如自我誇獎)或物質上的;如果沒有完成當天的計劃,首先要多問自己幾個為什麼,是計劃不切實際還是沒有按計劃去做,屬於不切實際就要進行修正,屬於沒有按計劃行事就要對自己進行檢討或懲罰(比如讓自己把今天的內容重新再做一遍)。這種做法久而久之就會形成習慣,那麼你也就有了剋制力。

俄國寓言大師克雷洛夫說,“現實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間隔著湍急的河流,行動則是架在河上的橋樑”。所以你一旦有了自己的理想和目標之後,那麼你需要的就是時時堅定嚴格地按自己的意志和計劃生活,隨時隨地抓緊時間,全神貫注地、高效率地幹自己該乾的事情。所以我提醒你:無論做什麼都要記住“三堅持”“三行動”——難在堅持;貴在堅持;成在堅持。難在行動;貴在行動;成在行動。如果不堅持、不行動,那麼等待你的就必然會是煩惱、苦悶、後悔和自責。

其次,把立即投入完成計劃的行動與幸福、愉悅和快樂連結起來,比如把自己的計劃立即投入去做,看作是無比幸福、愉悅和快樂的事情,那麼我們在立即去做的過程中就會體驗到幸福、愉悅和快樂的享受。

第三,用意志來調節自己的行為。在專心做一件事的時候,如果腦海裡浮現了一些很奇怪的想法時,我們要對其不管不顧,以自己的意志和毅力來堅持做該做的事情,只要我們用強硬的態度和行為堅持做所做的事情,並努力把所做的事情努力做好,那麼那些奇怪的想法和念頭就會自覺無趣而悄然退去。久而久之就會養成一種做好所做事情的良好習慣。實踐證明,每一次成功都將會使意志力進一步增強。如果你用頑強的意志克服了一種不良習慣,那麼就能獲取與另一次挑戰決鬥並且獲勝的信心。每一次成功都能使自信心增加一分,給你在攀登高峰的艱苦征途上提供一個堅實的“立足點”。

第四,把所做的事情當做是考試,在規定時間內完成,提高緊迫感和專注力,這樣那些奇怪的想法和念頭就無法干擾我們。

第五,自我警示和自我提示。找一根橡皮筋套在手腕上,當發現自己去追逐那些奇怪的想法和念頭時,拉橡皮筋彈擊手腕,以起到警示作用;找幾張卡片寫一些提醒自己的警句,置於學習和做事時容易看到的地方,以起提醒自己的作用。

第六,進行當頭棒喝。所謂當頭棒喝,其實就是你繞進那些奇怪的想法和念頭的漩渦時,別人或自己以斷然的命令讓你改變,即先打亂你既成的胡思亂想,猛喝一聲,給你以正確提示。比如你在胡思亂想時,讓你的好朋友一發現這種情況就大聲對你說“夠了!”“煩不煩!”“真討厭!”來提醒,多做幾次,慢慢便會糾正過來的。你自己也可以製造一些“棒喝”,當感到將要不能控制自己奇怪的想法和念頭時,對自己大喝一聲“停”或“不”,都是有效的。只要你能把這個方法堅持三個月以上,那麼你的問題就會得到改善或消除。

最後,平和心態,承認現實,順應自然,學會客觀地看自己。不否定自己,自己欣賞自己,不斷地告誡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信條,揚長避短,勤奮努力;對生活要抱有樂觀態度,要以微笑去面對每天的人和事,胸襟要開闊,豐富自己的知識,多交朋友,走出自我的封地;相信自己可以控制生活、改變生活,並能夠掌握自己的命運;相信自己可以控制自我、改造自我,並掌握自己的發展道路。

以上僅是個人的一些意見和建議,你的朋友楊永龍請你批評參考。

楊老師:

您好!非常感謝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時間為我解疑釋惑,我非常贊成對一個人所獲得的認同,在做事上來源於堅持的毅力和決心,在做人上的坦誠和正派。老實說,我還是想跟你進一步探討下這些問題。

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比較有私心的人,有時候很討厭這樣的自己,可能是處於對自己利益過分重視的緣故吧,經常無緣無故去憂慮些事,儘管這些事對我的實際利益並未造成任何實質性損害。當我在學習時,有時候是在狀態非常好的時候,已經跟內心的愉悅體驗聯絡起來的時候,突然會想起諸如此類的事“要是別人陷害我怎麼辦”“要是別人嫉妒我讀書怎麼辦”,今天上英語課,當我在關窗時,莫名後面一個陌生同學傳來的噓聲,老實說,他怎樣對我的利益都沒影響,不過自己卻又莫名其妙憂慮起來,那種不安全的感覺又產生。你說我是不是那種非常多疑敏感的人?其實我覺得事情的核心是自己這種多疑的性格,不相信別人,常常對別人抱有的是猜測懷疑的態度,我覺得這根源是不自信,您覺得呢?

這位同學:

您好!你說“我覺得自己是一個比較有私心的人,有時候很討厭這樣的自己,可能是處於對自己利益過分重視的緣故吧,經常無緣無故去憂慮些事,儘管這些事對我的實際利益並未造成任何實質性損害”首先我要告訴你:人的本性就是趨利避害,自私在我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體現,人們活著必然追求自身利益,這是非常正常的心理。不過追求自身的利益,如果能做到利己不損人和利己又利人,那麼“對自己利益過分重視”就是非常合理的,所以在這種情況之下我們就完全沒有必要對自己否定了。

你說“當我在學習時,有時候是在狀態非常好的時候,已經跟內心的愉悅體驗聯絡起來的時候,突然會想起諸如此類的事……”我們知道,大腦的功能是思考或想問題,無論你承認與否,只要我們生命不息,那麼我們的大腦的思考或想問題就不會停止。進一步說,大腦在某些情況之下冒出一些奇思怪想,這本來是大腦非常正常的功能表現,也就是說在我們做事或不做事的時候出現一些“胡思亂想”或雜念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沒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比如說,“要是別人陷害我怎麼辦”“要是別人嫉妒我讀書怎麼辦”,其實只要你做事做到了利己不損人和利己又利人,別人就不會陷害你,你讀你的書又沒有礙著別人什麼,別人在忙著他自己的事情,嫉妒你幹什麼呢。假如窮思竭慮,試圖要搞清楚別人怎麼樣,這不僅是自尋煩惱,而且也永遠沒有答案、永遠是徒勞的。所以對那些不由自己把握的事情,就讓它隨意存在,來去自由,當我們用這樣的胸襟看問題的時候,它也就會自覺無趣而消失了。

你的問題的關鍵就是不接納大腦的這種正常功能的表現,也沒有讓它順著自己的規律自行去運動,而是去捕獲雜念回憶其過程,分析判斷其反映的問題,這就等於關注和推動了雜念的程序,在這個過程中你不僅找不到問題的根源,也沒有認識和發現自己,更重要的是讓煩惱、緊張和焦慮緊緊的吸附住了自己,使自己感到很苦惱、很痛苦。這個問題的解決說白了就是對胡思亂想不去理會它、關注它、不去擺脫它,更不去分析判斷它,那麼它將不會影響你,很快就消失了。舉一個形象的比喻,比如我們把平靜的湖水比做是我們的思想,而把向湖水裡投石所引起的漣漪比喻成影響我們的“雜念”。那麼你說我們要怎麼樣才能制止漣漪不斷的產生呢?是繼續向湖水投石頭還是根本不用去管它能制止漣漪呢?答案當然是不再投石,根本不去管它。這根本就不用去管它就是順其自然。為了能讓順其自然對你的問題產生效果,就得結合“為所當為”。也就是說,你在順其自然的同時,你得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客觀的現實中,該工作就去做工作,該學習就去學習,該聊天就去聊天。做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當然也許剛開始的時候,這個困惑你的“雜念”仍舊會讓你感到痛苦,但只要你相信它遲早會自然地消失的,並努力地去做好現實生活中你該去做的事情。那麼,這個“雜念”就會在你認真做事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消失了。

從你的總體來看,你的性格具有過分追求完美的傾向,比如做事深思熟慮、嚴謹拘泥,墨守成規、循規蹈矩、不善應變、認真刻板,對他人反應敏感,責任心過強、理想主義等等,所以在行為表現上也就存在著內向、敏感、好面子、做事謹慎的不良個性和思維方式。這種性格的最大特點是追求完美,而追求完美的慾望是建立在認為事事都不滿意、不完美的基礎之上的,因而就容易陷入深深的矛盾之中。這種性格的的改變,只有你認識到了自己不良的性格,才能對症下藥加以改造自己不良的性格——針對自己的個性缺陷多思索,多糾正、多領悟。俗話說“江山易改,秉性難移”。這就是說要改變不良的性格需要較長的時間、恆心、信心和決心,當自己的新習慣取代了舊習慣之後,你的問題也就隨之解決了。另外對於你來說最重要的是改變自己的心態,只要你心平氣和地去做事,遇事不要想的太多,不要要求完美(使自己變的更糙一些,不要太居小節),只要順其自然就好,久而久之這種心態和行為就會養成習慣,自然改變也就是水到自然渠成的事情了。

楊老師:

您好!謝謝您細緻入微的回覆,您的分析非常精確地擊中了我的性格要害,這也是我最近這幾天一直在思索的,我認為自己確實是個完美主義者,難以容納和接受不完美的自己,因而更也難以接受不完美的外界反映,所以常常會很在意那些小雜念小干擾或者別人的小議論。但我想,讓自己變得粗糙一點是個長期的過程,不過我相信自己可以。因為我是一個要做大事的人。希望我們能夠繼續保持交流。您真是我的良師益友!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