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氏宗祠鎏金木雕存古意?

“祠堂,明清時期廣府地區民居主要的公共建築,反映了一個家族的興旺,代表了當時較高的建築與藝術成就”。

談起許多人都熟悉的“祠堂”,著名古建築專家、華南理工大學建築學院鄧其生教授說,祠堂是族人祭祀祖先或先賢的場所;平時辦理婚、喪、壽、喜等事時,也利用這些寬廣的祠堂以作為活動之用;同時也是商議族內重要事務的場所。

明清時期,廣州地區宗族發達,祠堂極為興盛,又分為宗祠和分祠,前者是整個宗族的合族祠,規模往往更大。

祠堂也是族長行使族權的地方,凡族人違反族規,則在這裡被教育和受到處理,直至驅逐出宗祠。所以,它也可以說是封建道德的法庭。在廣府地區,很多祠堂往往設學校,族人子弟就在這裡上學。尤其廣州地區的宗祠,往往承擔了全省合族子弟前來省城考秀才,進行集中教學培訓的功能。

祠堂,就是一個宗族的凝聚點。

55號線索

汾陽裡郭氏宗祠及附屬民居

唐代中興名臣汾陽王郭子儀的故事可謂家喻戶曉。但鮮為人知的是,在廣州南田路有一條汾陽裡,不到100米長的兩側都是對稱的青磚大屋,曾經是郭子儀後人的聚居地,故得名汾陽裡。而汾陽裡1號正是一座規模巨集大的祠堂——郭氏宗祠,以這座祠堂為核心,構成了一個名副其實的大宅門,在廣州市區並不多見。

要說郭氏宗祠,必須先講汾陽裡。記者在南田路與寶崗大道上尋覓,好不容易才找到這條窄窄的內巷,一步入就有驚豔的感覺——整條汾陽裡的建築都是基本對稱的青磚大屋,所有的大屋都是一種用料,一種結構,只是高度、裝飾略有不同。一眼看去,不難猜出整條巷子的建築都是統一建造的。

居住在汾陽裡4號的陳姨說,這裡的建築的確是由郭家人統一建造,只可惜目前尚在汾陽里居住的僅存一兩戶是郭氏後人。其餘的房產,要麼成為公房,要麼在近年轉賣他人。

77歲的南武小學退休教師郭勤佳老人是郭氏後人,目前也已搬離了。他說,先祖是郭子儀後裔一支,先祖郭永泰公到江西吉安定居,後人遷移到廣州,傳至十四世的靖堂公,來到廣州河南汾陽裡定居。汾陽裡當時所在區域叫龍導鄉,周圍是一片農田,郭靖堂從一家破落的李姓大戶手中買下汾陽裡,在此定居,開枝散葉。

郭勤佳小時候,汾陽裡是—個封閉的大宅門,圍繞著郭氏宗祠,住的全是郭家人,院子的前半部分是祠堂,後半部分是住宅和花園——汾陽裡當時就是大家族裡的內巷,兩邊分列著對稱的大屋,大屋的後頭還有更樓,花園裡基本上是各式各樣的果樹。

後來,郭氏宗祠被徵用,作為珠江金屬結構廠的辦公地和職工宿舍。

三間兩進 格局猶存

說起郭氏宗祠,周邊上了年紀的居民無人不知。“那是郭子儀後人的祠堂,好威水的,以前規模比鄧氏宗祠還要大”。記者採訪過程中,多名受訪的街坊都回憶昔日郭氏宗祠規模之大令人難忘,“那裡面還有個戲臺,我記得小時候曾在那裡看過粵劇《薛剛打爛太廟》,60多年都忘不了”,街坊蘇先生說。

然而,記者繞著郭氏宗祠,卻找不到祠堂的入口。直至街坊親自帶路,才發現原來郭氏宗祠周圍都被後來改建的廠房遮擋了。從高處眺望,只見郭氏宗祠佔地非常廣。

從一家保險櫃門市部內進,才真正進入祠堂內部。雖然已經不復街坊口中“規模堪比鄧氏宗祠”的昔日面貌,但祠堂格局尚存,保留三間兩進,硬山頂,封火山牆。內部結構完整,樑上鎏金木雕十分精緻,儲存十分完好。可惜目前祠堂空置,處於荒廢的狀態。

周邊的居民希望,有關部門可以將郭氏宗祠保護起來,將外圍的廠房建築拆除,重現其本來恢巨集面貌,不要繼續荒廢下去。

然而,郭勤佳老人卻認為,現存祠堂的面貌只餘昔日的一小部分,更樓、拜庭等建築物以及前後花園都已經消失。即便是目前儲存尚完好的汾陽里民居,由於地勢低窪,內裡十分潮溼,下雨天更加厲害。“老實說,住在裡面並不舒服,對老建築的保與留,我覺得還是要順應時代發展”。

明代祠堂比較簡潔,清代祠堂相對比較繁複。

——鄧其生

嵋山巷畔蘇公祠

書聲已逝留書香

56號線索

仁和直街4號月莊蘇公祠

在廣州海珠區南田路仁和直街中段有一條嵋山巷,令人很容易聯想到大文豪蘇東坡,因為蘇東坡的故里就是四川眉山。更巧的是,鄰近嵋山巷,有一座月莊蘇公祠——兩者之間究竟有什麼淵源呢?

頭門別緻陽文石刻

始建於清代的月莊蘇公祠,三間三進,結構儲存得較完好,然而大門卻用磚牆封閉無法入內,對附近眾多上了年紀的居民而言,這座祠堂自1957年始,在幾十年內都作為學校,現在雖然琅琅讀書聲不復,但書香留存。

臨街的月莊蘇公祠位於繁華的仁和直街,周邊商鋪林立,更顯得蘇公祠冷清。只見這座清代祠堂三間三進,面闊10多米,進深30多米。頭門正中的陽文石刻“月莊蘇公祠”頗為別緻。據附近居民介紹,月莊蘇公祠近年牆體出現裂縫,為確保安全,大門用牆體封閉,不準內進。

結構為老城區少見

登上旁邊的民居,可以看到祠堂格局儲存完好。中路為主體建築,兩側為襯祠,硬山頂。中堂前設軒廊,硬山頂,鑊耳封火山牆。龍鳳街文化站站長陳建康說,月莊蘇公祠具有修復的價值,是市中心老城區內為數不多主體結構儲存較好的三間三進祠堂,在上世紀中葉前,仁和直街一帶還是充滿田園味的城市邊緣,清末人口聚居比較興旺的宗族都建有祠堂。在近幾十年中,這一帶祠堂建築僅剩幾處,月莊蘇公祠是其中儲存較完整的一處,希望能夠進行排危修繕。

昔為校園

書香長留

附近街坊對於月莊蘇公祠的久遠的歷史知之甚少,但只要是上了年紀的街坊,對這裡又都充滿感情。原來從1957年開始,蘇公祠在長達幾十年裡都被用作學校,為年輕群眾掃盲識字。後來又成為仁和直街小學的分校,幾個年級的同學在祠堂裡上課,並作為教師宿舍。

“那時候很多十幾歲的年輕人都是文盲,所以就開辦了青年學校,讓十五六歲的年輕人也能認字”,街坊樑伯告訴記者,後來仁和直街小學本校區的校舍面積不夠,這裡又成了分校,幾個班級的同學在這裡上課,“我讀小學時,有幾年就是在祠堂裡面讀的,印象很深刻啊!”

蘇氏後人 守護祠堂

在街坊指點下,記者幾經周折在仁和二巷找到了周邊唯一的蘇姓居民。蘇家兄弟世代居住在這裡。60多歲的添哥告訴記者,在抗日戰爭前,整個仁和一巷、二巷、三巷都是蘇姓族人居住。“月莊蘇公祠是我們的家族祠堂,小時候聽大人說,月莊公是一位經營有方的商人,生意做大後就在這裡修建祠堂,作為家族祭祀、議事的地方。”

本來枝繁葉茂的蘇氏族人,自抗日戰爭開始,因生活所逼陸續走難,到香港和海外等地謀生。到建國之後,這一帶的蘇姓族人已經不多了。

添哥清楚地記得,1956年左右,月莊蘇公祠收歸政府,準備開辦學校。一天下午,父親讓他到公祠祖堂將祖父的牌位小心翼翼地捧回家裡。蘇家兄弟說,從前嵋山巷與仁和一巷是相通的,與蘇公祠近在咫尺,但他們是否蘇東坡後人就無從稽考了。

兄弟們作為唯一留守的蘇氏後人,把守護祠堂視為自己的責任,“希望祠堂能得到修復,不要一直破敗下來,這幾年有一些日本、香港等地的後人回來認祖,都是奔著月莊蘇公祠來,萬一祠堂不在了,根就真的斷了”。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