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間未必“吃虧是福”?

我們中華文化非常推崇這句話。我們通常說,吃虧是佔便宜,藉助於塞翁失馬的智慧,我們獲得了很多慰藉。我們通常把它和“難得糊塗”一詞放置在一起,宣揚一種藉由忍讓來實現和諧至上的文化。如傳說的六尺巷的故事。說的就是吃虧得福的理兒。故事發生在清朝康熙年間,桐城籍宰相張英的家人與鄰居吳家因為宅院牆的位置發生爭執,互不相讓.張英得知此事後,家書附詩一首:"千里修書只為牆,讓他三尺又何妨.長城萬里今猶在,不見當年秦始皇",於是主動讓出三尺,對方深受感動,發現對方並不以權貴壓人,心中的怨氣一吐而盡,也慷慨讓出三尺,因而原先逼仄的巷道變成了“六尺”,也成就了這一段互相謙讓,彼此受益,大眾交口稱讚的千古佳話。在帶孩子閱讀的過程中,有這樣一個故事,《小糊塗》,小朋友樂樂的東西屢次遭到別人的破壞,但是樂樂都不以為意,要麼就歸咎於自己,要麼替別人開脫,簡直是個小糊塗,但是當別的小朋友需要幫助的時候,樂樂慷慨解囊,絲毫不計較個人得失,贏得了老師和同學們的稱讚,樂樂是真的小糊塗嗎?作者最後如此問道,我的孩子還看不懂,但是其中宣揚的就是吃點虧無所謂,應該用大度的情懷來化解這種不和諧。 我們的歷史和現實都在教我們要遵循“吃虧是福”的法則,的確在生活中如果我們斤斤計較,睚眥必報,的確會影響一個人的心理健康和生活質量,但是吃虧是福並非放之四海而皆準的行事法則,在夫妻生活中未必正確。 有這樣一位條件不錯的女子,看重了一位男子的聰明和才華,在男子一無所有的時候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決然的嫁給了他。男子具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也很勤奮,肯鑽研,為了給他提供更好的學習環境,妻子息數承擔家裡的一切,人際交流,走親訪友,家務活兒。家裡還在蝸居里為男子專門留出書房,四面牆壁皆是書櫃,滿滿的都是書,彼時家裡最大的開銷就是買書,線裝本,精裝本,全集,只要是老公需要看的,不顧囊中羞澀盡數買來。隨後孩子降生,女子手忙攪亂的帶孩子,但仍然不放棄支援老公的學習和創作,她說,每當看到老公書房暖暖的燈光時,自己再累都覺得值得。 轉眼間女兒長成了亭亭玉立的大姑娘,爸爸在她的心目中就是那個經常埋首書房皓首窮經,只在吃飯時訓斥一下她的不良行為的人,爸爸很苛刻,也很陌生。 經過十幾年的積累,男子開始自己的創作,憑藉自己的數部作品開始在學術界嶄露頭角,此時女人舒緩了一口氣,覺得自己放棄自己的事業,支援老公這個潛力股總算開始有收益了,可是此時老公卻變了。 由於成就斐然,老公得到了某大學的邀請去當教授,對方開出了不錯的條件,於是男人就走了,與此同時也提出了離婚。 女人懵了,實在不能接受這個事實,自己長久以來的生活重心,一切的付出皆是因為這個男人,而此時老公卻嫌棄她這個糟糠之妻,斬斷了夫妻間所有的情分,也幾乎摧毀了這個女人所有生存的信念。 記得曾經看過這樣一句話,分手後不可以做仇人、因為我們曾經深愛過,分手後不可以做朋友、因為我們曾經傷害過! 可是面對這樣坑妻的傷害,任誰都難以接受。 好在女子很堅強,好在還有女兒。目睹媽媽這些年辛勞和付出的女兒,給了媽媽很大的支援,但從此也視父親為仇人,女子怕女兒心中苦,覺得遇到這樣的父親已經是孩子的不幸,不忍讓孩子心裡有陰影,還儘可能為父親開脫。 拖了幾年,終於正式辦理離婚手續,強扭的瓜不甜,女子也知曉這個,但是男子更加過分,連住了幾十年的老房子也不肯留給這對妻女。終於法院將房子判給了妻子,在去房產局籤改戶主的頭天晚上,女兒對媽媽說,“媽媽我們去超市買把刀吧”。媽媽不解地問為何,女兒淡定的說,也許需要呢。媽媽沒有說話,心裡非常愧疚,為了自己和老公的事情孩子承擔的太多了。 第二天,男子在房產局門口磨磨唧唧不肯進去,找出諸般理由搪塞,女兒憤憤的說了句:你進不進去?我殺你不行,我自殺總還可以!爸爸一愣,但隨即嘴硬的說道:你有刀嗎?女兒騰的從包裡拿出了刀,男子見勢不妙,這才勉強簽了名…… 之所以長篇累牘的論述此事,是為這個女子不值,女子並不太經常談論自己的事情,但是談及此事的時候總覺得自己“遇人不淑”,原本這份付出應該是夫妻伉儷情深的深厚根基,可是勝利成果卻於己絲毫無關,更別提失去情感的孤獨和失落。 這是個真實的故事。我對於女子是非常同情的,但是她錯就錯在一味付出,不求回報,助長了人類貪婪、自私、得寸進尺的劣根性。男人的行為似乎也是可以解釋的。據說後來男子遇到了一個“紅顏知己”,在自己的快要步入老年生涯的時候去做了整容手術——拉了個雙眼皮。驚世駭俗的舉動恰恰證明了男子對這份缺乏新鮮度的婚姻生活的反叛。 這樣的教訓已經夠多了。黃百鳴經典喜劇《家有喜事92版》中描述了這樣一個賢妻(吳君如扮演),服侍爺爺奶奶盡心周到,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伺候著一家人,但大哥卻感覺妻子下得廚房上不了廳堂,擺不上臺面,於是有了外遇,但最終大嫂通過改變自己贏得了大哥的心,也迎來了家庭的新生。 夫妻中的任何一方都不可過分吃虧,從本質上看夫妻之間也是一種特殊的人際關係,這種關係同樣需要平等相待和適度擔當,任何人都沒有“慣壞對方”的權利,是的,責任承擔是一種權利,我們不是偉人,無需夜以繼日的操心國家大事,重大發明,我們只需要經營好自己的小家庭,家庭是社會的細胞,細胞好了,國家才會好,社會才會和諧。家庭裡可以適度進行男主外女主內的分工,但是絕不能成為一邊倒的不均衡格局。這種不均衡會讓夫妻雙方都覺得在家庭中難以找到歸屬感,而這可能是導致TA的心離家越來越遠的最重要的原因。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