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網友拿一張圖片問為這是什麼胎土?為無言以對,姑且不說為無法瞭解瓷片的透明度,就算是瓷片拿在手裡也無法準確說出這塊瓷片究竟是哪一座礦山的高嶺土。對於白胎硬質瓷來說產地並不完全決定燒成瓷器的胎體的質量和表象。這種觀點可能會遭到許多人的質疑但當你瞭解了胎體的成因機理一定會有些想法
方法/步驟
首先我們要清楚製造坯胎的材料是由那些物質構成的其特性是什麼?各個產區礦土的特點是什麼?幾種原料配合後會改變哪些性質?燒成後會發生哪些變化?材料原來的特性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有沒有特定的規律可循?胎體的哪些現象在古陶瓷鑑定中起到決定作用專家憑藉胎土說而鑑定的瓷器準確性如何?只有將這些基本問題弄清楚才能知道胎土能不能確定瓷器的年代
瓷器的坯胎從理論上講是由高嶺土和含三氧化二鋁較高、著色雜質較少的粘土原料。“瓷石”就是我國一種典型的粘土類陶瓷原料。瓷石在自然界即有岩石狀也有自然風化的粘土狀,作為制胎原料的主要成分高嶺土全國各地均有分佈,但品質差距很大,就普遍情況說南方各地出產的高嶺土比北方出產的高嶺土品質更好,就南方來說古代時江西福建的品質最好雜質少、白度高。江西地區來說,撫州地區高嶺土品質最好
高嶺土這一世界通行的專用名詞,萬曆中期開始大規模開採,位於景德鎮市東北50公里的鵝湖灘鄉的高嶺山。從這時起開始稱這種以前稱之為“麻倉土”、“官土”的陶瓷原料為高嶺土。1712年法國傳教士殷洪緒在一封信中介紹過高嶺所產之土,高嶺土從此便成為瓷用粘土的世界性技術專業術語,萬曆時高嶺山居民何召一最早開始對高嶺山優質原料開採銷售但規模不大至明萬曆因“麻倉老坑土膏已竭”,“監稱高嶺為官業”才開始大規模挖掘
“麻倉土”元代已經開始使用,產地位於高嶺山東北數裡的麻倉山。考古發掘在此處找到礦洞遺址和大片尾砂堆積。“麻倉土”這一名稱最早見於《江西大志。陶書》(嘉靖時期的文獻)沙土條:“麻倉官土。。。。。。淘淨泥50斤,爆得40斤”。又記“湖田石沫”時夾行小字批註為“和官土造龍缸取其肩”從《江西大志》對麻倉土的形態、加工方法、出土率及其使用功能看可以確定麻倉土就是高嶺土
據乾隆時期編纂的《浮樑縣志》記載御器廠使用的瓷土出自新正部麻倉山,曰千戶坑、龍坑塢、高路陂、低路陂四處高嶺土礦井品質為上也稱官土,只供官窯民間不得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