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畫收藏六大陷阱
1.故意做舊
地攤撿漏不能信
廣東曾有一個人給金運昌寄來其收藏的《清明上河圖》的影印本,說是從一個地攤上買的,絕對比故宮的要真。從影印本來看,該畫十分破舊。金運昌一看,完全是假的,黑糊糊的一片,連畫的是什麼都看不清楚。
金運昌說:“現在潘家園有很多地攤貨,故意做成又舊又破的樣子。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地攤貨十分不靠譜,撿漏的事幾乎不可能發生。”
專家掌眼:這是騙子在利用大家認為東西越舊越古就越真的心理。要牢記一點,藝術有美醜之分,如果連畫的是什麼都看不清楚,絕對不可能是真貨。
2.印章作假
題跋和印章有大學問
故宮曾經買了一幅《出師頌》,是按照隋朝的價格來買的。但是有很多人對此有異議,認為故宮買錯了,應該按照晉朝的價格來買。《出師頌》本身沒有落款,但是在這幅字畫後有“隋人書”的字樣,而在引首上卻蓋了宋高宗的印章,上面寫著“宋御府圖書”,並指明是晉末的,目的就是想用宋高宗的印來壓後面的印。但是最後畫卷上的龍爪露出了馬腳,龍爪是明朝的龍的樣式,並不是宋朝的,說明有人在印章上造了假,宋高宗的印是假的。
金運昌說:“最後,故宮以2000多萬元買下了這幅字畫,並不是按照晉朝的價格來買的,而是按照隋朝的價格。因為‘幫手’的作用,才最終辨明瞭作品的朝代。”
專家掌眼:字畫上的題跋和印章有很大學問,能提供很多作品本身的資訊,對辨別真偽有很大作用。
3.殘畫拼接
小心造假者動手腳
曾經有位藏家花大價錢買了一幅宋朝的古畫。一般人來看,確實是宋朝的畫,但仔細研究會發現那件東西純粹是拿宋朝的殘畫拼接起來的。造假者把各種宋朝的殘畫拼接起來,組成了一幅新的畫,還冠以出自名家之手,蒙了很多人。現在很多造假者手段很高明,把古畫拼接、嫁接、挪位,很有隱蔽性。
專家掌眼:在這種情況下,首先要看畫是否有過拼接或改動過的痕跡,其次一定要看畫的結構。例如古代人畫畫時,山是不頂天的,如果山是頂天的,就有可能是從別處剪裁過來的。
4.編造故事
天花亂墜玩心理
造假者很會編故事兜售自己的東西。曾經有兜售假畫的人自稱是笑星馮鞏的親戚,說他所賣的東西都是馮鞏家中所留下的,是祖上的東西,還說自己是天津來的。有點收藏知識的人都知道馮鞏祖上曾是大軍閥,家中肯定有點寶貝。一位藏家信以為真,花了3萬元買了一張畫,拿給金運昌一看,發現是假的,後悔不已。
專家掌眼:千萬不要聽故事,一定要仔細看東西,別人越說得天花亂墜,越要小心警惕。
5.圖錄有假
按圖索驥行不通
曾經有人在拍賣會上以3萬元的價錢買了清代書畫大師溥心畬的一副行書對聯,拿給朋友看,朋友卻說是假的,並稱該對聯在紫禁城出版社出版的《溥心畬書畫集》上有收錄。最後拿來讓金運昌一瞧,發現圖錄上的是假的,買的才是真貨。
魯光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