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不是單一疾病,是以血尿酸濃度增高,反覆發作的急性關節炎.合併痛風結石、關節畸形及腎臟病變等為特徵的一組綜合病徵。病人大多為40歲以上男性,男女比例大約是20:1.
方法/步驟
通常分為4期:
(1)無症狀期僅有高尿酸血癥而無症狀。
(2)急性期以急性關節炎為主,第一次發作於A趾關節者約佔50%.
(3)間歇期在兩次發作期間有一靜止期。一年內復發者佔62%.
(4)慢性期此期間主要表現為痛風石、慢性關節炎及痛風性’腎炎。急性發作多次發作病人,痛風發作的幾小時前或一天前,可以預感到發作前兆。將要發作的部位不舒服,感到鈍痛、沉重,或發燙、區域性僵硬,全身不適,輕微食慾不振、噁心等等。 痛風急性發作,也稱急性痛風性關節炎,是尿酸鈉鹽(簡稱尿酸鹽)在關節及關節周川組織以結品形式沉積引起的急性炎症反應。
關節痛是痛風最常見的症狀。急性發作時,最初多發生在足部第一跪趾關節.其次為跺、手、腕、膝、肘關節,極少發生於骨盆、脊柱、肩等關節。越是肢體遠端關節受累,其症狀也越典型。
典型的痛風急性發作.發作前沒有預兆,或只有輕度頭痛和發熱。關節腫脹和劇痛多在夜間,尤其是凌晨I~2點鐘突然發生。也有一些在清晨醒來下地時發生。疼痛程度甚重,如同撕筋裂骨,甚至不能忍受被單的重最,室內人員走動引起的震動也覺得受不了。疼痛持續加爪,24-48小時達到高峰。
通常只累及四肢單個關節。開始是關節刺痛,幾小時內皮膚髮熱及充血.關節腫脹,並有運動障礙。有時患者還可出現惡寒、寒頗、高熱、頭痛、心悸、疲乏、厭食等全身不適症 狀,高熱者體溢可達39℃以上,化驗可見血液白細胞計數明顯增高,並有血沉加快,血尿酸水平明顯增高。
初次發作如不治療,症狀輕者可在幾小時或1-2天自行消退,嚴重者可持續數週才緩解。病情緩解後,關節外形及運動功能也隨之恢復,疼痛部位面板可有脫屑、膚色變暗等。少數患者在一次急性發作後幾十年不再發,但大多數病人經過1~2年又會再次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