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包裝安全驅動機械升級換代?

雖然除了關於食品安全的新法規以外,還有許多因素促使食品工業發生變化,如包裝機械的技術水平。但是不管怎麼說,在新法規的要求下,現在食品公司或多或少都承受了些壓力。  

他們的壓力來自於各個方面,如過度依賴全球食品供應鏈、科技進步揭開了食物傳染疾病的面紗、消費者希望食品具備物美價廉健康安全特性、主流媒體和社會大眾過分關注食品安全事件、新法規的要求等等。這些壓力使得廠家在對食品進行處理和包裝時採用更為先進的技術,從而提升食品安全性。

 讓我們對這些原因做更進一步的瞭解。

 過度依賴全球食品供應鏈  

僅在美國就有17萬食品生產廠家、加工廠和分銷商;200萬農場;和100萬家餐廳和小飯店。每個人都被食品安全問題和質量問題所困擾。隨著在處理技術、安全標準和生產實踐方面的進步,國家推出了很多法規以作規範,《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就是最新推出的,它包括了強制執行和自願執行兩部分內容。

 在美國,15%的消費者享用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食品,其中美國人吃的海產品、新鮮蔬果分別有80%和50%來自於國外。例如,由FDA進行調節的產品進口數量每年的增幅為13%。美國之所以依賴進口,不是國內生產技術水平達不到標準,而是因為進口更划算。

 科技進步揭開了食物傳染疾病的面紗

  食品安全技術在進步。一些小作坊老闆這麼說:“我沒必要擔心。因為50年來,我們的食品處理過程沒有變化,也沒有出過任何問題。”就像他們說的,他們是沒有問題,因為從來沒有被逮捕過。只是,時代——更確切的說,科學——已經進步到能夠了揭開這些安全風險的面紗了。

  如,2007年美國沙門氏菌的第一次爆發就和花生油有關,人們發現花生油在後加工處理階段,即包裝之前的烤、磨階段,會增加花生油沙門氏菌風險。科學的發展證實了許多食品風險來源。除花生油外,其他的“低風險”食品也與2006年以來頻頻爆發的食物傳染疾病有關。

  科技進步揭開了食物傳染疾病的面紗食品安全技術在進步。一些小作坊老闆這麼說:“我沒必要擔心。因為50年來,我們的食品處理過程沒有變化,也沒有出過任何問題。”就像他們說的,他們是沒有問題,因為從來沒有被逮捕過。只是,時代——更確切的說,科學——已經進步到能夠了揭開這些安全風險的面紗了。

  如,2007年美國沙門氏菌的第一次爆發就和花生油有關,人們發現花生油在進行後加工處理時,即包裝之前的烤、磨階段,會增加花生油沙門氏菌風險。科學的發展證實了許多食品風險來源。除花生油外,其他的“低風險”食品也與2006年以來頻頻爆發的食物傳染疾病有關。這樣的“低風險”食品有袋裝菠菜,狗糧,蘿蔔汁,醃辣椒,罐裝辣味番茄醬,白胡椒粉,零食用花椰菜粉,生曲奇餅,肉餡餅等。

原作者: 中國包裝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