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童家長明白要趁早?

Tags: 孩子, 家長, 琴童,

這是一位有10年鋼琴陪練史的琴童家長寫給琴童家長的話,字字珠璣,每一句話都透著真誠。

我們曾經滿懷疑問到處詢問名師,但是沒有找到答案。

我們也曾經看遍各種琴童家長必看書籍,但是仍沒有解決孩子不愛練琴的問題。

老師、朋友、同事不懂和不會教我們的那些關於孩子學鋼琴的那些道理——卻是琴童家長們不得不知的必修課。

為什麼學鋼琴

我們讓孩子學鋼琴不僅是為了掌握一門樂器,看懂一種音樂符號(五線譜)的技能,更重要的是,這種通過鋼琴學習而獲得的內在氣質,可以使孩子無論將來從事何種職業,都能在人群中散發獨特的光芒,終身受益。

選老師的那些事兒

不少家長會有這樣的想法:孩子小,剛開始隨便找個老師帶帶就好,而好的老師,等孩子大了再說。其實,我並不贊成這樣的做法,建議從孩子一入門就選擇一個離家比較近的好老師,我身邊有很多的例子,朋友剛開始幫孩子隨便找一個,把孩子教得一身毛病,等她們想讓自己的孩子提高一下水平,找專業老師學的時候,專業老師看著孩子就頭疼,收了這學生還得從改毛病開始教,這樣家長無形就花了更多的時間和精力甚至更多的金錢,確實花在改錯上。

考級那些事兒

別的孩子都有考級,我的孩子是不是也讓他去考級?考級是一級一級的考,還是跳著考?這些問題,曾經困擾我非常久。其實考級只是孩子學琴的一個舞臺。如果你想讓孩子通過考級來鍛鍊鍛鍊,或者是你需要考級證書給孩子鼓勵,或者上學需要這樣的特長生證明,那麼可以讓孩子去考級,而且考級的方式,需要跟著孩子的程度,量力而行。如果只是單純為了考級而考級,完全沒有必要。這樣孩子很累,甚至會出現逆反情緒,最壞的結果就是再也不碰鋼琴了,那就就得不償失了。

比賽那些事兒

每一次的比賽中都應該穿著得體,女孩子著過膝禮裙,男孩子著西裝,這不僅僅是對臺下聆聽者,評委的尊重,而且在比賽中服裝是否得體,也是評委評分的標準之一。

不要拿著考級的曲目去參加比賽,因為你會發現賽場上跟你一樣想法的人太多了!建議選擇一些讓人感覺很有新意、爆冷門的曲子,讓評委眼前為之一亮繼而打下比較高的欣賞分。

教材那些事兒

隨著孩子的學琴進度進步,他的教材程度也會隨著其學習的進度而更新;不同種類的書都是編者根據自己的教學法自成體系的,各有各的側重點。比如市面上常見的《兒童鋼琴起步教程》和《約翰·湯普森兒童簡易鋼琴教程》基本上都是由兒童喜歡聽的曲子編成的,屬於樂曲範疇。不過這兩套教材教學內容也不盡相同——雖然都是比較初級的作品,但“小湯”是按照美國人的思維和生活習慣來編排的,裡面有黑人靈歌、有爵士樂等曲子,插圖也是以美國人喜歡的卡通形象等形式出現的,所以相對中國孩子來說就會陌生遙遠一些,又比如《兒童鋼琴起步教程》主要就是針對中國孩子編撰的曲子,裡面加入一些中國兒童在學校或者媽媽嘴裡聽到過的喜聞樂見的童謠和民歌,插畫也比較有中國味道,所以很容易引起中國孩子的共鳴,容易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還有諸如《孩子們的拜厄》是針對各種形式練習曲的集合,針對各種鋼琴鍵盤可能出現的排列組合做不同的配合訓練等等,總之,書不同於食物之類的物品,不必要彈一本買一本,這樣不僅避免了自己的麻煩,而且上課的時候,老師也可以根據需要把你手上的教材進行搭配使用。

後記:

總而言之,一旦決定讓孩子學鋼琴,就長期堅持的事情,在孩子學琴的路上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最重要的是不要放棄,你的堅持才能讓孩子堅持到底。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