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坐收漁翁之利,房租年收入10萬以上,包租婆的生活可謂人見人羨。但幸福的包租婆也有遠愁近憂,也有理財困惑。如何讓自己的財富生活更加穩健無憂,理財師們給出了他們的建議。
現實版的包租婆們可沒有電影《功夫》裡面嘴裡叼支菸的包租婆那麼專橫跋扈,雖然一年幾萬甚至十幾萬的房租收入讓她們成為坐收漁翁之利的典型,也難免遭受周圍人羨慕嫉妒恨的眼光,但她們並沒有守株待兔,而是鍥而不捨地找尋著適合自己的理財渠道,精心裝點著屬於自己的財富生活。
1案例
王女士,現在房租年收入10萬元,存款10萬元,年收入3.6萬,有社保,老公做小生意,收入不穩定,有合作醫療險,小孩上小學,有合作醫療險和重大疾病險,月開支不定。
王女士希望通過商業保險途徑來考慮個人養老、家庭風險控制及資產配置,想知道該如何選擇及投多少合適。
【現狀分析】:王女士屬於有穩定工資收入的工薪人士,先生做生意收入雖不固定,但很可能高於一般工作,目前家庭最主要的收入來自每年的房租。
潛在風險:收入來源損失風險、意外大筆開支風險。
【理財規劃】每年10萬租金收入按30年限可以帶來300萬收入。而王女士每年3.6萬元收入,按還工作30年來計算是108萬,先生按每年10萬生意收入同樣計算30年是300萬元。300萬元的家財險每年最低報價不過百元,而對於個人意外風險以定期壽險方式來覆蓋的話,每100萬定期壽險每年價格不過千餘元。
至於意外大筆開支風險,現在家庭成員中王女士有社保,先生參加了合作醫療險,而孩子有合作醫療險和重疾險,所以,建議王女士和先生為自己配置20-30萬保額的重疾險。
子女教育最重大的支出應該出現在孩子讀大學前的大學學費,建議可以選擇即期型年金保險。舉例來說,假設每年投入5萬元共繳費10年,從第一年起每年可以從保險公司獲得一定的生存保險金直至終身,每年這筆錢可以不領放在保險公司累計生息,可以到孩子18歲時一次性拿出來供孩子上大學。
2案例
李女士,每年房租收入約13萬元,每月工資3000元左右,有房無車,銀行存款20萬元,丈夫每月工資5000元左右,夫妻倆每月開支2000元,餘下大多數都花在了在英國留學的女兒身上,只有基本社保。李女士已到了知天命的年紀。現在女兒即將學成歸來,想為女兒購置一套住房的李女士有點犯難了,究竟什麼樣的理財方式適合自己?
【現狀分析】李女士當前正處於家庭生命週期的滿巢期末期。此時女兒即將留學歸來,並進入社會就業。下一步李女士將進入生命週期的離巢期,她將面臨兩個主要任務:一是為女兒購置一套住房,二是為自己規劃晚年生活。
潛在風險:李女士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是夫妻倆的失能風險,因此一要保障工作的穩定性,二要將自己的健康保障提到較高的水準。
【理財規劃】
一、女兒的購房規劃:建議可用貸款方式。按成都市目前的房價,女兒在中心城區購買一套兩居室(90平米)約需要100萬元,按首付三成30萬,貸款70萬來算,貸款期限30年,每月還款約需要4448元。首付款可以用20萬存款,加半年的收入儲蓄來解決。每月的按揭還款,可用此後的房租收入來供給。
二、李女士的養老金儲備規劃:由於貸款購房用了30萬,尚有約10萬的啟動資金,每年約13萬的房屋出租收入,用於作為養老金儲備的投資資產。建議10萬元和每年13萬的房租收入,用於投資到一個5%收益的產品裡來達成。據測算可覆蓋李女士退休後約20年的約160萬的總支出。
三、保險規劃:保險主要以意外保險為主。保額建議設定在100萬。年保費支出約1000元。趙嬌華西都市報記者王矜馬皓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