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歸經】
微辛,平。入脾、胃、肺經。
【功效】
醒脾化溼,清暑闢濁。
【功效特點】
本品性和緩,醒脾化溼作用較好,尤能化溼解暑、醒脾和中,故溼濁內蘊、溼熱鬱蒸者常用。
【功效作用】
1.化溼和中:用於溼阻中焦或脾經溼熱,症見脘腹痞悶,嘔惡厭食,口中甜膩多涎,口臭,口乾渴不欲飲,常與蒼朮、茯苓、厚朴配用。
2.發汗解暑:用於暑溼感冒,症見發熱惡寒,頭痛,無汗,肢體酸重或疼痛,頭昏重脹痛,胸腹痞滿,泛惡,舌苔白或黃厚膩,可與香薷、藿香、柴胡、黃芩、半夏、陳皮、荷葉等同用。
3.生津止渴:用於消渴。《素問》雲:“五味入口,藏於脾胃,以行其精氣,津液在脾,令人口甘,此肥美所發也,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長期過食肥甘、醇酒厚味,致脾胃運化失職,積熱內蘊,化燥耗津,發為消渴,可用佩蘭生津止渴治之。
【鑑別應用】
藿香、佩蘭、香薷,三藥皆有解暑發表作用,消暑月形寒飲冷、脘腹痞悶吐瀉等證,常相須為用。然藿香善於理氣止嘔,為治溼鬱氣滯嘔逆之要藥;佩蘭芳香性平,長於去陳腐,闢穢濁,為治脾溼口甜口臭之良藥;香薷和中兼利小便,且有較強之發汗力。
【配伍應用】
1.配砂仁:佩蘭氣味芳香,功專清肺開胃、化溼悅脾,理氣之功為勝;砂仁香濃氣濁,燥溼之性較強,有化溼醒脾、行氣寬中,安胎之效。兩藥配伍,芳香悅脾,可用治溼阻氣鬱、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胸腹脹滿、胎動不安等證。
2.配木香:本品氣味清香,芳香化溼,重在醒脾氣;木香氣味芳香,行氣止痛,尤善宣散上下一切寒凝氣滯,能升能降,重在調胃氣。兩藥配伍,芳香行氣,治療溼阻氣滯、胃脘脹悶、腹脹腸嗚、吐瀉、痢疾等。
3.配澤蘭:佩蘭芳香化濁,解暑和中;澤蘭活血行氣解鬱,通經行水。兩藥配伍,一氣一血,芳香化濁,活血利水而消腫,對溼阻血瘀大腹水腫如肝硬變之單腹脹、跌打損傷之紅腫作痛均有效。
4.配茯苓:伏苓淡滲剩溼、健脾止瀉。兩藥合用,既祛暑邪又健脾胃,助脾運化暑溼,暑溼去則脾更健,故治暑溼內蘊引起的吐瀉均效。
5.配鮮荷葉:鮮佩蘭解暑作用尤良,善芳香化濁;鮮荷葉善清夏季之暑邪,味苦性平,其氣清芳,既解暑清熱,又升發清陽。兩藥合用,清暑化濁,既清頭目又昇陽止瀉。
6.配菖蒲:佩蘭氣味清香,性平不溫,芳香闢濁,化溼和中,醒脾開胃;菖蒲芳香開竅,化溼濁而和中開胃。兩藥合用。芳香開胃,能治肝胃不和,溼阻脾胃,氣滯脅痛脹滿,食慾不振,胃脘脹痛不舒,噁心嘔吐,洩瀉,苔白膩及口中甜膩等。
7.配黃連:二藥均可祛溼,佩蘭功在醒脾開胃化溼,黃連功在清熱燥溼,兩藥相配,有清熱化濁之功,可治脾胃溼滯的胸悶、消化不良、口苦苔膩等。
【應用注意事項】
陰虛、氣虛者忌用。
【用法用量】
內服:6~12克,入煎劑,鮮者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