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時代都會有那麼幾首流行歌曲紅極一時。而當下,“雲端計算”就像一首流行歌曲,成天縈繞在整個IT業界的耳邊。但是對於企業IT系統的管理者而言,雲端計算如同“霧裡看花”,他們並沒有對它真正瞭解,一些關於雲端計算的
使用者需注意七大方面
不斷膨脹的基礎架構
Brad Jefferson最初創辦Animoto公司時,選擇了一家Web託管服務提供商來滿足該公司的處理要求。這家Web服務公司讓人們能夠把影象和音樂轉變成非常專業的視訊。不過放眼未來,Jefferson覺得這家提供商估計滿足不了自己公司業務高峰期間的處理要求。
於是Jefferson沒有增加內部的伺服器和員工,而是求助於亞馬遜的“彈性計算雲”(Elastic Compute Cloud)和RightScale公司。前者被命名為EC2,這種Web服務在雲環境下提供可以調整的計算功能,後者為那些使用了像EC2這樣的Web服務的使用者提供系統管理。RightScale的使用者只需要為自己使用的伺服器功能付費,他們可以通過網際網路來獲取及配置這種功能。
Jefferson的決策在今年4月份得到了驗證,當時Animoto所用的EC2伺服器在一週內由50臺激增至5000臺。Jefferson自然沒有料到自己的業務會出現這麼大的需求。即使退一步,就算事先料到了,Animoto為了應付這麼大的應用需求,需要耗資數百萬美元來構建能夠處理如此大需求量的基礎架構。投資於這樣的基礎架構勢必會造成不必要的浪費,因為並非總是需要這麼大的計算能力。
但是一旦長期穩定地使用某個應用程式,按使用量付費可能就不大划算了。實際上,Jefferson也看到,一旦清楚地瞭解了Animoto的使用模式,他可能會考慮混合方案。即只有當內部伺服器不能夠滿足Animoto日常、持續的需求時,才選擇雲端計算。
雲端儲存的成本代價
雲端儲存(Storage in the cloud)是另一個熱門話題,Storage Switzerland公司創始人George Crump表示,對於雲端儲存而言,重要的是認真評估相關成本。
Crump表示,基於雲的儲存系統每個月每GB基本需要花費25美分左右,看上去得便宜。 雖說Crump是雲端儲存的支持者,但他看來目前的成本模式仍舊無法體現儲存服務的實際運作。
傳統的內部儲存系統把比較舊、不常訪問的資料遷移到不大昂貴的儲存介質,比如速度較慢的磁碟、磁帶或光碟系統,從而降低資料在使用壽命期間的儲存成本。而如今,雲端儲存服務公司實際上對資料的整個生命週期都收取同樣的費用。
據Methvin聲稱,亞馬遜為其S3雲端儲存服務計算月費的模式是基於儲存資料量、使用者提出的訪問請求量以及傳輸資料量。使用者操作越頻繁,支付的費用越高。
因此在Crump看來,由於目前儲存介質成本在不斷下跌,如果長時間把資料儲存在雲環境中其實並不划算。他認為,雲端儲存廠商需要制訂一種不同的定價模式。把一段時間(比如六個月)內沒有訪問的資料遷移到速度較慢的介質上,對這部分儲存空間收取較低費用。但是這需要使用者同意廠商針對這部分資料提供較低級別的服務。 “廠商可能在第一年對64GB 資料收取200美元的費用。第二年,就不必購買更多的儲存空間,廠商會希望使用者歸檔其中的32GB資料,這部分資料每GB可能只收4美分費用。” Crump解釋說。
而且為了進一步降低自身的成本和使用者的使用費,雲端儲存提供商可能會把較舊資料儲存到那些不用時就關掉電源的系統上。
程式碼改動
如果雲端計算應用服務提供商決定改動程式碼,使用者基本上沒有什麼控制權。要是程式碼沒有經過全面測試、不能與所有瀏覽器相容,可能會給使用者帶來嚴重後果。
總部在洛杉磯的SiteMeter公司的Web流量分析系統在今年夏天就遇到了這種情況。SiteMeter是一家採用軟體即服務(SaaS)模式運作的公司,它提供的一款應用程式通過往使用者想要跟蹤的網頁的HTML程式碼插入指令碼來執行。今年7月,該公司釋出的程式碼引起了一些問題。只要訪客使用IE瀏覽器瀏覽內嵌有SiteMeter程式碼的網頁,都會產生錯誤顯示。但是即使在使用者開始抱怨問題後,問題根源也沒有馬上被發現。
Methvin解釋說,在當時情況下,使用雲服務的網站經營者接到使用者投訴後,並不清楚問題出在哪裡,直到幾小時後才覺得問題可能出在SiteMeter的程式碼上。果然SiteMeter撤下程式碼後,問題也就解決了。
可見,一旦雲環境在使用者不知情的情況下出現了變化,引發的問題就可能被大大地放大。在這次SiteMeter的事件中,由於沒有清晰可見的審計跟蹤記錄,SiteMeter的使用者根本就不知道原來是更新了程式碼。而此之後,SiteMeter升級了系統、修改了程式碼,更是迅速地激起了許多使用者的怒火。新聞評論網站PoliGazette的編輯Michael van der Galien就是眾多批評者之一,他批評新版本“慢得要命,又不實用”。而且更不方便的是,現有使用者不得不提供特殊程式碼才能重新啟用賬戶。
面對一下子出現的如此強烈的負面反響,SiteMeter很快重新使用舊系統,這才基本上消除了眾多使用者的怒氣。Methvin表示,SiteMeter公司應該學會使用版本測試計劃,事先宣佈改動,並行執行系統,在進行改動時採取各種可能的措施,並且提醒顧客注意程式碼的變化,以減少給客戶帶來的麻煩。
服務停用
雲端計算使用者需要防備服務停用情況的發生,當然服務提供商起碼應該向使用者通知當前、甚至潛在的停用事件。使用S3和Gmail的Methvin就表示,有一點很明確,他不希望遇到任何引發服務停用的意外情況。
Methvin發現,過去有些廠商採用被動的通知方法,但是現在變得主動起來。比方說,有些廠商現在提供狀態頁面,使用者可以密切關注問題,或者訂閱RSS新聞源或手機提醒。那樣一旦出現問題,就會在第一時間接到通知。Methvin說: “要是出了問題,雲服務提供商會提供反饋,表明出了什麼問題、如何解決。”
當然,使用者最好也要考慮到可能出現服務停用情況,並制訂好應急方案。比如在PC Pitstop公司,一旦S3服務停用,意味著使用者就無法在PC Pitstop的網站上購買產品,因為該網站依靠雲端儲存來下載資料。因此Methvin為S3制訂了後備方案,即使萬一S3出了問題,使用者可以從該公司自己的伺服器來下載產品訂單。
但是,PC Pitstop對Google Apps卻沒有後備方案,那是因為Methvin覺得如果要管理像微軟Exchange這樣的複雜系統,擁有眾多資源的谷歌能夠比自己的員工更快地讓電子郵件系統恢復執行。
雲端計算的使用者要明白廠商的故障切換策略,同時也為自己制訂一項此類策略。帕洛阿爾託軟體公司提供了基於雲的電子郵件系統,該系統依靠S3作為主儲存。帕洛阿爾託為該系統使用了快取策略,這樣在緊急停用期間仍能繼續正常使用,就算萬一S3出了問題,使用者仍能查閱存在於本地快取的電子郵件副本。
弗雷斯特研究公司則勸告顧客應當問清楚雲服務提供商,例如有沒有把地區分散的冗餘功能整合到架構中,服務在後備系統上恢復執行需要多長時間等問題。
使用者應該與廠商談好服務級別協議,並安排好服務停用補償事宜。一旦服務出現停用,廠商就應該立刻補償客戶。比方說,萬一S3的可用性在一個月內降到99.9%以下,亞馬遜就要退回10%的使用費。
廠商缺少專業知識
有人認為雲端計算最吸引人的地方,就是IT部門在使用它之後就不再需要那麼多資深的IT員工。不過,資深的雲端計算使用者堅信,這種假想其實並不成立。
Serena公司提供基於雲的應用生命週期管理系統,它把自己的大多數業務活動也放在雲中執行。它使用了谷歌的辦公生產力應用程式套件、MarketBright公司的營銷自動化應用程式以及Aria Systems公司的按需計費系統。Serena軟體公司的高階副總裁Rene Bonvanie表示,實際上由於許多雲計算廠商剛成立不久,他們具有的專業知識(尤其是滿足企業要求的專長)相當匱乏。因此使用者非常有必要利用自己內部員工的技能來補充雲端計算提供商在技能方面的不足。Bonvanie說: “實際上,提供雲服務的大多數公司在經驗方面根本不如我們期望的那麼豐富。這種經驗不足直接體現在了應用程式的穩定性不強,使用者需要整合應用程式、實現跨應用程式的客戶報告等功能時更是如此。”
到目前為止,該公司把市場營銷自動化、工資與內部網路管理、協作軟體以及內容管理等系統都放到了雲中,惟一沒有放到雲中的應用軟體是ERP系統,Serena把該系統的管理外包給了一家公司。
在Bonvanie看來,“使用雲端計算後就不需要員工”的宣傳過於誇大了。至少雲端計算使用者仍需要自己負責整合等工作,因為某些雲端計算的因素並不是如使用者想象得那樣穩定。
Bonvanie說: “如今,還沒有完整的一套與Oracle資料庫或SAP ERP系統相當的SaaS系統,因此我們IT部門還是把這些重要系統交給自己來負責。”
全球服務不一致
雲基礎架構提供商Enomaly公司的創始人兼首席技術專家Reuven Cohen表示,如今的雲端計算廠商們在提供服務時,大都是以美國為中心來設計的,現在他們需要調整,以滿足全球使用者的響應時間要求,這樣才能確保應用程式執行時對各個地方的使用者來說都能同樣順暢。
Bonvanie也贊同這一觀點,他認為有些雲端計算廠商忘了使用者公司的分佈比他們還要廣泛、分散。比方說,總部在加州聖布魯諾的MarketBright的營銷應用程式就基於雲端計算。Serena公司在加州雷德伍德城的營銷部門使用這些營銷應用程式時執行順暢,但要是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和印度的人員使用該應用程式時,效能就會下降。
Bonvanie說: “廠商必須優化應用程式,以便在全球各地的執行能夠一樣順暢。不要僅僅在離硬體所在位置幾英里外的地方評估一下效能就算完事。”
雲端計算提供商完全可以把伺服器架設在全球,也可以依靠Web應用加速服務(又叫內容分發網路),比如Akamai科技公司的此類服務,從而針對全球客戶實現優化。加速系統可以跨網際網路執行,從而為使用者提高效能、擴充套件性和成本效益。
當然,把伺服器架設在全球可能會帶來棘手的地緣政治問題。雖然在環太平洋地區、俄羅斯、中國或澳大利亞架設應用伺服器來平衡負載是好事,但業界“離這個目標還很遙遠”,因為“很多雲計算提供者甚至還沒有開始進行這種地緣政治討論”。
由於《美國愛國者法案》的存在,美國境外的一些使用者把資料放在美國的伺服器上有所顧慮。該法加大了美國執法部門搜查電話、電子郵件通訊、醫療和財務記錄的權利,並且放寬了在美國蒐集國外情報方面的限制。有些國家的政府就禁止把某些個人資料存放在美國。
SaaS不正宗
SaaS平臺上提供的一些應用程式最初就是為SaaS設計的,另一些是為了能在SaaS平臺上執行而重新構建的。Bonvanie表示: “例如WebEx和Salesforce.com的應用程式與Aria的計費平臺就有著很大區別,前者當初就設計成了SaaS應用程式,後者卻不是這樣。後者高度複雜,也能融入雲環境,但其源頭不是基於雲的。如果某項服務不是正宗的雲服務而是移到了雲中,使用者在進行改動時就要應對一系列不同的限制因素。”
形形色色的雲端計算
軟體即服務(SaaS)
描述: 這是由第三方通過網際網路提供的特殊用途的軟體,採用基於使用量的定價模式,稱之為“應用即服務”。
例子: Salesforce.com、NetSuite和Zoho
平臺即服務(PaaS)
描述: 一種整合軟體環境,系統管理員和開發人員可以為它構建、測試及部署定製應用程式。
例子: Google Apps Engine
基礎架構即服務(IaaS)
描述: 為部署的雲環境提供了核心計算資源和網路架構的一種服務。
例子: 亞馬遜的EC2和Rackspace Hosting的Mosso服務
核心雲服務
描述: 基於雲平臺而建的獨立元件,可以整合到雲應用程式中,比如計費、系統管理和儲存等應用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