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收藏糧票價格的疑問?

糧票這東西,純市場化了也不好,至少在價格方面就容易大起大落,讓人摸不著頭腦。以為它還沒放完貨,會隨時衝擊市場了。這是有點擔心了,誰不想“糧市”是穩定的,只有穩定了,才可以穩定人心,在糧友眼裡,他是收集者,更是維護者,尤其是地方性質的糧票,你不把握住它的市場變化,就有可能導致收集失誤,白白浪費不少錢了。事實上,糧票會因為貨源(或庫存)的不同而有價格上的區別,你是改變不了的,只有默默接受了,最多是給予關注,它為何出現價差,只能在市場上尋找了,畢竟,有些糧票都存在不少年了,它也沒引起重視,只是在市場上流通著,吸引著後來者前來收集了。一、比如組票與套票的價差。這是迴避不了的,有些人就容易混淆視聽,把組票當成套收集了,實際上,它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不能混為一談了。你是要有所選擇了,別隨意性太強,糧票在這個市場中,是以“套”為收集原則的,如果它本來就有“套票”存在,就先行收集了,何必組、套不分,浪費不少時間了。更何況,這些套票也不貴,也就在低檔票徘徊,並不是什麼珍罕票,可以用“組票”來填補了。你是傳統集糧者,就要正確認識套票的價值,它是按流通量來定,但是,套票總比“組票”有意義些,你不會在乎這其中的價差的。只是,糧友又缺乏引導,他也要接受一些教訓了,糧票也有組票與套票的區別,是讓人意外了,他沒想到“糧票”也需要配套,這是無法提供了。你只能多加比較了,市場是正確的,重要的是自己要有清醒的頭腦,你說呢!二、比如實票與樣票的價差。在這個市場中,實票是佔大部分的,因為它是公開發行的,甚至專供收藏的也有可能是流通過的糧票。畢竟它要配套,或者是比較少,就只能用“舊票”了,你不要感到失望,糧票是以“成套”為特色的,要是新票沒有,舊票就成“套票”的一大特點了。有些甚至還新、舊搭配,賣得挺歡了。不知道實票是如何流出來的,它就在民間存在嗎?直到有人發現“糧票”可以賣錢,就拿出來換錢了。這不奇怪,可“樣票”呢,它們不該是自然人擁有的,絕大部分都是庫存挖出來的,而這個數量又要視“存世量”而定了,有些可能很多,有些可能很少,但有時價格卻體現不出來,即實票與樣票價差不是很大,是一樣多嗎?這無法確定,只能以價格為基準了,那一些“樣票”要高於實票就比較正常了。畢竟,這是“樣票”,本來就是作為檔案存檔的,現在要拿出來流通,是一種歷史的迴歸,也就是說,糧票只有流通了,才體現出它的價值。儘管這要花不少錢的,但是,有人願意收集,就說明它還是有市場的!三、比如新票與舊票的價差。只要是糧票,就存在新票與舊票,有時還都是舊票,沒有新票了,這是存世太少的緣故吧!也只能認為糧票不同於其它藏品,它是計劃供應的,又受到相關政策的影響,才導致“糧票”的存世多種多樣了,有新、舊成套的,也有全部舊票的。當然,能成套收集是最好的方式,只是,糧友要面對新、舊問題,他不能改變這種狀況,只有默預設可了。誰叫他要做集糧者,有收穫就有遺憾。有些人喜歡舊票,可糧票是以設計贏取人心的,要是品相不好,豈不打消了人們收集的念頭,也許新票價高,但它成套,又是有新票存世的,為何就不收集呢!實際上,有些糧票是新的有、舊的也有,也即它們是各自以“成套”存在的,你就要做出決定了,別到時“糧集”沒個特點,讓人空生不少遺憾了。那些“新票”的價格是比較高,可在糧友看來,能收集到新票就很好看了,也意味著糧集遠比舊票成集要強許多。我們不能否定舊票的價值,但收集要視情而定,儘量讓它發揮應有的作用了。

原作者: 必兆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