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財一詞,最早出現於《易經·系詞》,“理財正辭,禁民為非曰義”。它的意思是說,對於財物的管理和使用要有一個正當的說法,禁止民眾不合理的開支和鋪張浪費,是理財最最合宜的方法。根據考古發現和社會現象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從原始社會中晚期社會財富有了剩餘時起,就有了理財問題。《尚書·洪範》中論述五福,首先談壽,接著就重點談富;在《大學》中也有許多精彩的理財論述,所以有這樣一副對聯:洪範五福先言富,大學十章半理財。這說明了財富是中國古代經典的一項核心內容。縱觀中國歷史,古人的理財觀念,有很多值得我們研究和借鑑的地方。
工具/原料
根據對風險的偏好,古人的理財觀念也可以分為三個型別:風險愛好型,風險中立型和風險厭惡型。
方法/步驟
風險愛好型,主要是指追求高風險,高收益的理財型別,呂不韋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他認為,“耕田之利幾倍,曰十倍;珠玉之贏幾倍,曰百倍;立國家之主贏幾倍,曰無數”(《戰國策》),他理財的途徑主要是發現有潛力,價值被低估的企業(秦公子異人),向其注入風險資本,幫助其上市(登基為帝),以獲取巨大的收益,可以說是開創了風險投資的先河。但這種高收益往往伴隨著巨大的風險,如果沒有合理的退出機制,後果是非常危險的,輕則傾家蕩產,重則家破人亡,呂不韋后來的遭遇也充分證明了這一點。與他相比,范蠡則明智得多,懂得在適當的時機退出已獲利專案,投資於新的專案,這才有了天下聞名的“陶朱公”。
風險中立型的理財觀則遵循收益覆蓋成本與風險的原則,選擇最佳的投資機會。白圭“樂觀時變,人棄我取,人取我與”(《史記》)的投資觀念與沃倫·巴菲特“在別人都理智時,我瘋狂;在別人都瘋狂時,我理智。能夠擁有獨立的思考能力和思考方式,在投資過程中顯得至關重要”的理念驚人地一致。他對於自己的評價也是很高的,“吾治生產,猶伊尹、呂尚之謀,孫吳用兵,商鞅行法是也。”他認為在投資過程中最重要的是四點:“智”,權衡厲害;“勇”,當機立斷;“仁”拿捏取捨分寸;“強”,知進退取捨。如果他活在現代的話,相信也是一個“股神”級的人物。
風險厭惡型(即風險趨避型)是古代中國最主流的一種理財觀念,孔子“君子寓於義,小人寓於利”(《論語·里仁》)的觀點影響了後來幾乎所有的知識分子,由“君子罕言利”到“君子不言利”的演變也使得商業成了社會階層的最底層。由於知識分子恥於言利,自然也不會進行投資,他們大多追求的是一種低風險的、量入為出的資金合理安排。我們的大文豪蘇軾先生就是此中翹楚。當他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後,工資大幅減少,於是他痛下決心,決定把每天的開支控制在150文錢以內。具體的做法是這樣的:每月發工資後取出4500文錢,分成30堆後用繩子串起來掛在房樑上,每天早上用一枝長長的畫叉挑取一串,取完後就把畫叉藏起來。平常在屋裡放一隻大桶,存放每天剩下的錢,以備來客時招待使用。直到今天,這樣的理財方法還在被廣大工薪階層所廣泛使用。古代知識分子大多清貧,這和他們不善理財也有很大的關係,如果都能像蘇東坡先生這樣合理規劃用度,相信李清照、柳永這樣的偶像派詩人也不會有淒涼的晚景,而曾為檢校工部員外郎的杜甫也不會發出“茅屋為秋風所破”的哀嘆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