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誇大了童年對性格心理的影響?

我在諮詢中發現,很多家長誇大了童年事件對於孩子一生的影響。

這很大程度上要“歸功於”弗洛伊德的理論。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就特別強調童年的創傷,什麼心理問題都要從童年找到創傷的根源,簡直成了包治百病的萬能膏藥。更有甚者,有一位作者把這一理念發展到極致,挖掘潛意識居然找到了胎兒在子宮裡聽懂了父母的交談的創傷性事件(心靈防毒2.0弗洛伊德的拼圖),這簡直是靈異事件了。

我國也有三歲看小,七歲看老的說法。這倒是有一定的道理,因為七歲的時候,一個人的性格有了基本的輪廓。

所以,有的家長對於孩子小時候的事情特別糾結、在意。有位在我這裡諮詢的媽媽總是焦慮於孩子的不自信,孩子的一些本來是在正常的表現,比如不想當眾表演節目、不想舉手,就會被她演繹為孩子不自信,小時候不自信,長大可怎麼辦?童年的一個小事情被放大為影響一生的事件,能不焦慮嗎?

還有一位在我這裡諮詢的媽媽的孩子已經上五年級了,她以前對孩子過於嚴厲,打罵訓斥太多,當時對孩子可能會有一定的傷害。現在覺醒了,她每次想到這些,都會深深自責、焦慮,擔心是否會給孩子帶來不可逆轉的影響。

這些都放大了童年事件對於孩子性格心理的影響。

很多人受到弗洛伊德理論的影響,擔心兒童的創傷性事件對於一生的影響。其實即使精神分析的理論是正確的,也是強調潛意識對於孩子心理的影響。即父母對小孩的壓抑、傷害,孩子不敢表達,防禦到潛意識裡了,他自己也覺察不到。而依據弗洛伊德的理論:潛意識被揭示,問題就解決了,所以如果曾經有過對孩子的壓抑、傷害,如果父母允許孩子表達,允許宣洩,允許反抗,就不會變成潛意識;如果在家庭環境裡及早地改變,向孩子道歉,讓孩子傾訴以前對他的傷害,也會把這些潛意識變成意識,影響也會少。

當然,我本人不太贊同弗洛伊德的理論。從認知療法的角度來看,父母對於孩子的傷害和壓抑,會以習慣性思維的內在形式積澱下來,也會以習慣、性格的外在形式表現出來,所以,咱們見招拆招,改變習慣性思維、習慣、性格就可以了

其實,對於一個人來說,整個成長期,包括小學中學大學,性格心理都是可以改變的,這些時期內的事件對性格都可能產生重要影響。即使工作之後也是可以改變的。我們回顧一下週圍的人物,會發現有不少人青春期以後性格會有很大的變化。我自己從小學到初中性格變化不大,高中以後,包括大學,尤其是畢業之後,性格的變化很大。對我一生性格心理有更重要影響的是高中以後的經歷。其實中學對於一個人心理的影響很重要,我們的人生觀、價值觀、核心思維基本在這個時期形成,逐漸不斷強化、根深蒂固。

所以,一方面我們儘量讓孩子有個幸福快樂的童年,少去傷害他們,因為當下的幸福是很重要的。另一方面,如果孩子小時候有些不如意的性格,也不要搞得很緊張,在整個成長的過程中都會有改善的機會,並不是不可逆的。如果因為教育方法不當已經造成了傷害,只要及時改正,重新給孩子以溫暖和愛,是可能會撫平創傷的。當然,改變越早越好!

適度自責是可以的,但是一直被自責所糾纏就不好了,會影響孩子當下的幸福。

想改變自己,總還是可能有機會的!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