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日: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艾,又稱蘄艾、家艾、艾蒿和五月艾,也叫灸草、野艾,《爾雅》名“冰臺”,《本草經集註》謂“醫草”。它是一種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遍生全國各地,以湖北蘄州產者為佳。農曆五月,是艾生長最旺盛、也是含油量最高的時候,故一般採收艾葉者不會錯過此最佳時節。
艾之名因何而來?李時珍引王安石《字說》雲:“艾可疾乂,久而彌善,故字從乂。”那《爾雅》“冰臺”之名又是怎麼得來的呢?陸佃《埤雅》雲:“《博物志》言削冰令圓,舉而向日,以艾承其影則得火。則艾名冰臺,其以此乎?”原來“冰臺”還真和冰有關。李時珍是蘄州人氏,故對蘄艾情有獨鍾。其父李言聞曾著《蘄艾傳》一卷專論蘄艾,並有贊雲:“產于山陽,採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補。”李時珍對艾葉的功效也有一番精闢論述:“艾葉生則微苦太辛,熟則微辛太苦。生溫熟熱,純陽也。可以取太陽真火,可以回垂絕元陽。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溼,轉肅殺之氣為融合。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沉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
艾葉在醫療上的用途很多,不勝列舉。艾葉煎服,對功能性子宮出血、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病有良效;煎湯外洗可治療面板溼疹瘙癢等症;艾葉搗爛成絨,製成艾條或艾餅,可供中醫灸法之用。
以艾葉為主組成的艾附丸、膠艾湯,一直是婦科常用名方。其中艾葉溫經散寒,功不可沒。故李時珍曾給予高度評價:“艾附丸治心腹少腹諸痛,調女人諸病,頗有深功。膠艾湯治虛痢及妊娠產後下血,尤著奇效。”
以艾為主要原料製成的片劑或注射劑,對胃癌、淋巴肉瘤、肝炎等疾病均有一定療效。藥理研究證實,艾葉油對多種過敏性哮喘有對抗作用,具有明顯的平喘、鎮咳、祛痰作用,其平喘作用與異丙腎上腺素相近,因而可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支氣管哮喘等呼吸系統疾患。此外,艾葉油具有強烈的清香氣和涼爽感,是一種很好的香料油,故又成為某些化妝品的配料。
我國民間有一種傳統習俗:端午節家家都要掛艾條,熬艾葉水洗澡或噴灑庭院房角,燒艾火、燃艾煙燻屋。這是很有科學道理的一種衛生習慣。由於五月氣候開始轉暖,蚊蟲大量滋生,而艾所含有效成分(艾葉油)具有很強的殺菌滅蟲作用。其煙燻劑不僅能抑制和殺滅室內大部分病菌,還可以除蚊滅蛆,殺死跳蚤,且對人畜無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