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自閉症孩子到一定程度以後,可能就不願意一直與家長面對面的坐在桌子對面刻板的聽指令配對選擇、表達卡片,原因無他,大都是因為家長的教學方式、語言、表情過於單一、刻板、形式化,沒有靈活的去運用ABA、蒙氏、結構化,調動不起自閉症兒童的興趣及情緒,自然自閉症孩子孩子的注意力和配合都不好,故而建議家長多在自然環境中,在遊戲中去給孩子做認知訓練,現在簡單介紹如何在遊戲中加強對動物的認知訓練,以供參考。
工具/原料
動物大卡、小卡、掛圖、地墊、模具
步驟/方法
在遊戲中學習動物的配對
目的:1、視覺尋視能力的培養;2、在遊戲中感受快樂;3、理解能力的提高;4、對動物的初步瞭解。
要求:在大環境中完成動物模具或卡片的配對(桌面、地面、牆面的轉換)。
材料:動物大卡、小卡、掛圖、地墊、模具
ABA分析:
1、動物模具配對——模具、卡片配對——大卡配對——小卡配對——大、小、掛配;
2、同一個平面配對——地面、牆面配對——桌面、牆面配對——桌面、地面配對等等。
遊戲形式:在動態中個人/小組中進行。
遊戲型別:“××、××碰一碰/親一親”、“我指你拿”、“送它回家”等等,根據不同孩子的程度來設定結構,設定環境,重點是家長或老師的方法及語言一定要靈活。
在遊戲中按名稱選擇動物模具或掛圖、卡片等。
目的:1、視覺分解、觀察能力的培養;2、對動物名稱的初步認知;3、語音理解能力的提高;4、視覺轉換尋視能力的訓練。
要求:在遊戲中能從大環境中聽指令按名稱找到相應的物品。
材料:同配對遊戲及動物頭飾
ABA分析:選擇動物模具——選擇動物卡片——指認動物掛圖(從少到多、由近至遠、語言的變化)。
遊戲形式:動態、靜態平行遊戲
遊戲型別:“小孩小孩真愛玩”、“跳格子”、“動物走秀”等,根據孩子的程度來決定你所用的語言方式,在此過程中學習對動物的認知及其他。
在遊戲中促進孩子對動物名稱的表達
目的:1、語言表達能力;2、對動物名稱的進一步認知;3、互動、溝通意識的建立;4、主動語言、情景語言的運用。
要求:能主動表達動物名稱。
材料:同前面遊戲所需。
ABA分析:模仿表達動物名稱——提示下表達——主動表達——遊戲中運用表達(根據孩子的程度來決定表達的方式)。
遊戲形式:互動、協作、動靜交替遊戲。
遊戲型別:在選擇指認的基礎上由仿說名稱到主動表達過渡,另根據孩子語言及理解程度來決定你要用的語言。
理解動物的特徵及其泛化
目的:1、理解能力、思維轉換能力的訓練;2、進一步瞭解動物的特徵;3、視覺觀察、模仿能力的改善;4、語言表達能力及主動溝通意識。
要求:隨遊戲要求適當做出相應反應。
材料:同前遊戲所需。
ABA分析:理解動物的叫聲——理解動物的形態、屬性——理解其相關泛化及思維轉換。
遊戲形式:音樂遊戲貫穿始終。
遊戲型別:“我愛我的小動物”、“動物走路”、“動物吃飯”、“找媽媽”等此類遊戲,根據孩子各階段的程度來決定遊戲語言要求的變動深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