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模仿和學習有什麼區別??

Tags: 區別, 孩子, 幼兒,

最近頻頻接觸一些家長,都向我顯擺自己家孩子的絕活。一位14個月的女娃能認識20個漢字,一位剛滿三週歲的孩子能從1數到100,並能認識數字和所有的車標;一位剛滿4週歲的孩子認識了很多漢字,開始自己讀書。

老實說,看到這些個“神童”的成就,點媽也有點不淡定了,話說對於點點的早教我一直比較重視,自己也經常反思總結自己的育兒理念,為啥我家孩子一個絕活都沒有呢?

寫個字讓他認,他直接把它全部塗鴉掉,認真的說,我要畫畫。

讓他學人數字1到10,就更搞笑了,你教了好幾遍,然後你挑個3給他認,他說,4?不對。5?不對!知道了,這個是6!把你氣的不行。

孩子認字究竟要不要認,孩子的認字究竟是不是一種學習,點媽發現事情並非如此簡單,不僅焦慮自卑心態要不得,盲目效仿更是不可取。因為孩子模仿能力強,有時候孩子表現出的能力並非是一種真正內化的學習,而是一種機械的模仿。如果錯將模仿當成了學習,其實是一種偽成功,在這種偽成功的外衣下,孩子的理解力遭到壓抑,創造力沒有發揮空間,其實對孩子反而是種危害。

關於關於孩子模仿的一個例子

一天和點點外出探險,路遇一個受傷而掙扎的毛毛蟲,點點立即蹲在地上,皺起眉頭,微微嘆息著說“好可憐!”我內心立即升騰起了同情之感,同時對他的表達也略略詫異,問他,這句話是誰教你說的呢?他說是爸爸。然後他又蹲下身來仔細觀察了一下,不一會兒只見他站起身,迅速擡起腳,瞄準毛毛蟲,“當”的一腳把毛毛蟲踩得粉碎,然後站起身若無其事的走了!

我跟在他的後面哭笑不得。

其實孩子的這個行為就是個典型的模仿行為。

他首先模仿爸爸認為這個毛毛蟲很可憐,然後又模仿奶奶踩死毛毛蟲,兩個動機矛盾,行為矛盾的做法就統一在寶寶身上了,這種“心口不一”的行為表明孩子並非在學習同情,而是機械的模仿大人的行為。

模仿有哪些危害?

模仿從其實質來說是一種無意識行為,具有機械性,所謂“小和尚唸經,有口無心”,這種入口不入心的做法主要危害有以下幾點:

第一,損傷理解力。

模仿其實追求的是形式上的相似,追求的是結果,忽視的是過程,所以多半是以機械的方式進行學習,這樣久而久之,孩子失去的是正確學習的方法,只會被動接受。

如認識數字,我們提供的材料是“1像鉛筆會寫字”,我發現孩子在認1的時候必須依賴鉛筆做支撐,而不是直接認1,這是孩子的思維特點決定的,無論我跟他講多少次,點點找1的時候總是先找鉛筆,然後再找1,點點智力水平應該是中等水平,和大多數孩子相似,因此應該具有普遍性。

這是家長教孩子學習首先必須認清的無法跨越的規律。

我前面提到的一位14個月女娃的故事在此展開一下。她爸爸挺自豪的跟我說,我家孩子認字能力挺強的,給她一張字卡,她會說出這個字是什麼;媽媽緊接著補充道,是的,比如“跑”字她還說不清楚,她就會做個跑的動作。她現在已經會認20個字了,父母說起來都是一臉的自豪。

這位父親接著跟我說他的經驗,說給孩子認字,千萬不要輔助圖畫、拼音、英語之類的,直接給她單獨的字卡,你呈現的資訊越多,越容易把孩子弄混,所以乾脆直接給字卡,讓她把字和音直接建立聯絡,這樣久而久之,孩子自然就會認識這個字了。

這樣認字對孩子真的有益嗎?

首先,孩子才14個月,那麼早就認識漢字意義何在?自主閱讀嗎?就算放大孩子學習的成效,她能夠認識常用漢字3000個,她能夠理解這些字連線在一起傳遞的意義嗎?

其次,這種認字方法直接將抽象的漢字單維度給出完全不符合孩子認知規律。損傷了孩子的理解力,孩子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久而久之會形成思維的惰性。

第二,壓抑創造性。

如果孩子整日只會模仿,並未產生真正的內化了的學習,孩子就會缺乏思考力,久而久之因為主動放棄思考而壓抑了發展中最為珍貴的創造力。

在我們國家,幼兒園階段的孩子就在學習20以內的加減法,而到了美國的課堂,小學二年級的孩子算數學題的時候還在掰自己的手指頭。我們有時候暗暗取笑,殊不知人家的這種教育方法實際上就是珍視孩子自己的思考和創造,等待孩子的自主發現,期待他像一位數學家那樣發現數字間的規律和真正關係,而不是機械的告訴他如何擺算式直接計算。其實是一種大智慧。

無獨有偶,有人說德國人的數學很“差”,在小學階段,老師們從來不直接告訴孩子這些數字之間關係,也不讓家長告訴孩子,而是鼓勵孩子動用手指頭,小棒子,自己去摸索,找尋規律,進而發現數字之間的關係,這本身就是一個非常可貴的創造性過程,不過話說回來,人家課堂不用趕進度,有足夠的時間讓孩子去摸索。所以教育部說小學三年級之前不用考試,我真是舉雙手贊成,在這個階段,就是要慢慢的把孩子的地基夯牢。

但對於幼兒來說,我們何必那麼著急呢?這種著急完全不考量孩子的發展梯度,實在是欲速不達。

點點目前數概念發展的水平是在3以內,比如他會分別舉起他的兩個食指說,“媽媽,我只吃了兩個糖”,我看看他,點點頭,然後他有張開他所有的手指說:“我並沒有吃很多糖”,在這裡可以看出點點的數概念的水平,他不知道10根手指頭的真正含義,但是他知道這是“多”,這是他目前發展的水平,所以我並不強求他繼續學習更多的數概念,那只是一種鸚鵡學舌,學會了也沒有意義。不如將孩子的精力用在遊戲,閱讀等適合他的發展水平的其他行為上。

模仿究竟有什麼表現?

1、模仿和孩子的認知水平不符;

2、模仿孩子學到的是表面而無內化;

3、模仿行為孩子不能真正理解;

4、模仿行為孩子很難舉一反三;

5、模仿行為孩子無思考;

注意事項

仔細觀察一下孩子的行為,如果你的孩子的行為具有這些特徵,那就意味著模仿發生了,而真正的學習並沒有發生,要趕緊停止讓孩子灌輸,讓孩子自己探索,因為孩子不能一輩子生活在模仿中,強大的孩子擁有的應該是學習力而非模仿力。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