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飲食和生活習慣的不注意,我國心臟病的患病率逐年增加,每年有幾十萬人死於心臟病,心臟病是人類健康的頭號殺手,全世界三分之一的人口死亡是由於心臟病引起的,所以日常生活中如何保護心臟,如何預防心臟病成了我們不容忽視的問題
工具/原料
心臟
健康
方法/步驟
減重:長期以來的研究都表明,體重減輕5%到10%可以降低血壓,減少壞膽固醇和血液裡的脂肪,減輕炎症,降低血糖水平。體重增加10%冠心病危險增加38%,體重增加20%,冠心病危險增加86%,而且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比沒有糖尿病的高血壓患者得冠心病的機率增加一倍,一般老人只要減肥3—5公斤,心臟狀況就會有很大改善,所以說減重非常重要
戒菸:菸草毒害心血管內皮細胞,損害內皮系統功能,可致心肌肥大、變厚,殃及正常的舒縮運動這些不良影響,使30—49歲的吸菸男性的冠心病發病率高出不吸菸者3倍,而且吸菸還是造成心絞痛發作和突然死亡的重要原因,研究發現,戒菸2—3年後,患心臟病的風險就會降至與不吸菸者一樣的水平。 所以為了您的心臟早些戒菸
適量飲酒:1周喝3—9杯酒為適量,對心臟有好處,美國科學家的一項實驗證實乙醇對心臟具有毒害作用。過量的乙醇攝入能降低心肌的收縮能力。對於患有心臟病的人來說,酗酒不僅會加重心臟的負擔,甚至會導致心律失常,並影響脂肪代謝,促進動脈硬化的形成,所以還是儘量戒酒。
適量運動:積極參加適量的體育運動,有利於增強心臟功能,促進身體正常的代謝,尤其對促進脂肪代謝,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有重要作用,心臟本就不好的人要避免過於劇烈的活動,每天適度運動20分鐘,可使患心臟病的機率減少30%,快走的效果最好。
注意環境:無論是病毒性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還是冠心病都與病毒感染有關, 要注意避免到人員擁擠的地方去,汙染嚴重及噪音強度較大的地方,也儘量避免,以免受到感染。
注意飲食:平時生活中堅持吃低脂肪食品,素食者患心臟病的風險較低,哈佛大學新近的研究發現,把一日三餐肉轉化成一週三次肉就能把患心臟病的風險降低19%。從心臟病的防治角度看營養因素十分重要。原則上應做到“三低”即:低熱量、低脂肪、低膽固醇。
控制情緒:脾氣暴躁,也容易誘發心臟病。 開懷大笑能促進血液循環,一些研究表明壓力破壞效應可以降低患心臟病的風險,陽光可促進人體代謝,降低血中膽固醇水平,可補充更多鈣質,陽光能幫助人們解脫消極情緒,振奮精神,憂鬱悲觀的人心肌梗死率較樂觀又豁達者高70%左右。
充足睡眠:英國華威大學的一項研究稱,睡眠缺乏具有較高的心臟病突發致死風險,夜裡睡眠不足6小時的人,該風險增加50%,良好又充裕的睡眠,可使呼吸及心跳趨緩,心肌對血氧需求減少,是心臟自我保護措施。每天堅持午睡30分鐘,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病率30%。午睡保護心臟健康,但不宜超過1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