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化學必修2學習《元素週期表的應用》過程中,很多學生總是不能牢固掌握元素的金屬性、非金屬性的比較方法,我在教學中經過反思,總結出“五點比較”法,學生掌握的比較好,現在將方法簡述給大家。
方法/步驟
首先讓學生自己主動預習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得電子能力強弱的比較判斷方法,再通過實驗探究,學生自己能掌握的就不用講解或者少講。在教學中,金屬性、非金屬性的比較各總結五點,讓學生課下或者睡覺前“左手五點金屬性、右手五點非金屬性”進行放電影式的回顧,三天時間基本都掌握了。
在教學中,“五點比較”法簡寫如下:(M代表金屬元素、R代表非金屬元素)
一、金屬性比較規律:
1、元素的單質與酸(或水)反應置換出氫的難易程度。置換反應越容易發生,元素原子的金屬性越強。
2、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鹼性強弱,鹼性越強,元素金屬性越強。
3、由置換反應可判斷強弱。遵循強制弱的規律,由金屬活動性順序表進行判斷 前大於後。
4、由金屬最高價陽離子的氧化性強弱判斷,一般情況下,氧化性越強,對應金屬的金屬性越弱。特例,三價鐵的氧化性強於二價銅。
5、由原電池的正負極判斷,一般情況下,活潑性強的做負極。負極金屬比正極的金屬性強。
二、非金屬性的比較規律:
1、元素的單質與氫氣化合的難易程度以及氣態氫化物的穩定性判斷。化合反應越容易進行,生成的氣態氫化物越穩定,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非金屬性)越強。
2、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酸性來判斷,酸性越強,元素非金屬越強。
3、由置換反應判斷!非金屬強的制非金屬性弱的!一般情況下,單質氧化性越強,對應非金屬性越強。
4、對應最低價陰離子的還原性判斷,陰離子的還原性越強,對應單質的非金屬性越弱;(詳細講解三點對應:離子對單質,還原性對氧化性,越強對越弱。)
5、同一化合物中,顯負價的元素非金屬性比顯正價的元素非金屬性強。如SO2中,氧元素顯-2價,S顯+4價,氧元素比硫元素的非金屬性強。
還有已經學過的,由元素週期律進行判斷,同週期元素從左到右金屬性依次減弱,非金屬性依次增強;同主族元素從上到下金屬性依次增強,非金屬性依次減弱。
以上元素金屬性和非金屬性的比較規律,應該理解透徹、靈活應用,才能舉一反三。如逆向思維,元素的金屬性越強則該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的鹼性就越強,例如金屬性Na
金屬性越強則單質的還原性越強,對應陽離子的氧化性越弱,如還原性Fe>Cu,則氧化性Fe2+
在教學中,還要把元素原子失電子能力(即還原性)與元素的金屬性、金屬的活潑性,元素原子得電子能力(即氧化性)與元素的非金屬性、非金屬的活潑性講解清楚,不然學生很容易混淆。
元素的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失電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屬性是指元素的原子得電子的能力。元素的非金屬性包括很多方面:元素的原子得電子的能力,氫化物的穩定性,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酸性強弱等。。
金屬性與非金屬性討論的物件是元素,它是一個廣義的概念,而元素的金屬性與非金屬性具體表現為該元素單質或特定化合物的性質,學生學習過程中,極易混淆。
在初中課程中,金屬性被稱為金屬活動性,一般情況下,對於元素形成的單質的還原性、氧化性強弱與金屬活動性、非金屬活潑性順序是相一致的,即單質還原性強的一般在金屬活動性順序表中是比較靠前的,單質氧化性強一般也比較活潑。金屬性和非金屬性指的物件是元素,還原性和氧化性指的物件是物質。
金屬活動性(活潑性)、非金屬活動性指的是金屬、非金屬單質參與化學反應的難易程度。如:金屬有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常溫條件下),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非金屬單質也可以總結出一些活動性順序,F2、O2、Cl2、Br2、I2、S、P、C、Si、H2(氟氧氯溴碘、硫磷碳矽氫)。在實際的判斷中,我們一般可以根據某元素形成的單質的氧化性、還原性來判斷該元素的非金屬性、金屬性。如:根據氧化性順序:F2>Cl2>Br2,可得到非金屬性順序:F>Cl>Br。但是也有特例,N的非金屬性比較強,但單質N2的氧化性卻比較弱;金屬元素Pb,它的金屬性比Sn強,但其單質的還原性卻比Sn弱。
在學習的過程中,要理論聯絡實際,進行專題訓練,這樣才能加深理解,更快掌握。這樣的簡記方法,容易理解掌握,只需要各記住五點規律,要求學生睡覺前掰著手指反思“左手五點金屬性、右手五點非金屬性”進行放電影式的回顧,再進行適當的習題鞏固,可以快速準確牢固的掌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