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胰腺泡細胞的持續性損害,使消化胰酶的合成減少,營養物質無法被消化吸收,這種胰腺的萎縮是本病的主要病因。
第二,慢性胰腺炎、嚴重的營養不良及先天性胰腺發育不全。
第三,伴發於急性出血性胰腺炎、自發性胰腺腺泡萎縮。
【症狀】
病狗排糞次數增加(達6~10次/日),糞便稀軟並有油膩樣物(脂肪痢),味惡臭。貪吃並有異食癖,煩渴,體重下降。個別病狗呈水樣腹瀉。
病狗有長期的胃腸道病史,如嘔吐、脹氣、腹鳴。有些病狗極瘦,體質差。個別狗併發糖尿病,有的病狗伴發皮炎。
【診斷】
確診可以採集血清胰蛋白酶樣,進行免疫反應活性試驗( TLI ) ,正常時血清胰蛋白酶>5μg/L ,患此病時,胰蛋白酶<2.5μg/L 。
糞便檢查:糞便中出現大量脂肪,胰蛋白酶免疫活性為陽性(健康狗為陰性)。
【 治療】
第一,補充胰酶,可口服粉劑或片劑,配合服碳酸氫鈉,易於胰酶的吸收。
第二,每天3~4次給予低纖維、低脂肪的狗糧,新增三酸甘油醋,有利於脂肪的吸收和增加能量。
第三,由於小腸細菌的過度繁殖,加劇腹瀉並且影響營養的吸收,如果調整日糧後症狀好轉不明顯,應口服消炎藥,如土黴素、甲硝哇或泰樂菌素等。
第四,給予脂溶性維生素,至體重恢復正常。
如出現糖尿病,則預後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