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悖論將戳穿比特幣泡沫?

在狂熱的信仰者們看來,比特幣正詮釋著哈耶克“自由貨幣”的夢想。在筆者看來,或許它真能寄託一部分哈耶克的夢想,但至少要等到泡沫破滅之後。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貨幣,誕生於2009年,它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複雜演算法產生,總量有限(2100萬個)。目前許多機構聲稱接受比特幣用來結賬支付,德國政府甚至正式認可其作為一種貨幣形式。而中國剛剛成為世界最大的比特幣交易市場。  比特幣的價格(匯率),從每個0.03美元一路飆漲。在筆者撰寫本文的11月25日,每個比特幣價格已達人民幣5200多元。比特幣在11月19日最高價達到近8000元,而20日收盤價是4150元,一日之內價格幾乎腰斬,暴漲暴跌賺足了眼球。 
 比特幣是一種私人貨幣(非官方貨幣)。私人貨幣並不稀奇,它比官方貨幣(政府發行的貨幣)歷史還要悠久。上古時期人類用作貨幣的貝殼、玉石,宋朝的“交
子”紙幣,乃至現在世界各地監獄裡經常被作為“貨幣”使用的香菸,都是非官方貨幣,它們都在一定的市場上形成了公信力(“交子”初由民間自制,後政府發
行)。  在貨幣領域,公信力為王。反過來說,即便由政府發行的貨幣,公信力也未必強。儒家原教旨主義信徒王莽返古改制,強行把貝殼、龜背又變成法定貨幣,最後一敗塗地。一千年前宋朝政府發行的“交子”紙幣,也因為通脹而被唾棄,最後黯然退場。古今中外,貨幣失敗屢見不鮮。  而今,比特幣顯然已經贏得了一定的公信力。它靠的是人們對技術的膜拜、對網際網路精神的共鳴、對自由主義的信仰、對政府權威的反感。這種公信力正是比特幣存在的基礎。  但目前的比特幣價格狂飆,顯然形成了泡沫。投機者把比特幣從交易媒介的軌道上拉開,進入了囤積待漲的軌道。比特幣離真實交易媒介功能有多遠,它的泡沫就有多大。擊鼓傳花的遊戲,正在中國投機者手中進行。  比特幣價格能不能漲到天上去?顯然不能。即便不考慮政府政策等風險,從純貨幣學原理角度分析,其內在的悖論也決定了它存在巨大的價格風險。 
 比特幣的價格飆漲,會觸發一個本質性悖論:消滅自己的貨幣屬性,從而否定自己的生存價值。比特幣存在的根本價值是因為它具有貨幣屬性,即交易支付的功
能,正是這種貨幣屬性引發了大家的狂熱購買。但隨著價格越飆越高,人們紛紛囤積,而不用於交易支付,比特幣逐漸失去交易支付功能。現在很多機構尤其是互聯
網企業,追逐時尚,紛紛聲稱接受比特幣支付。但具體交易其實很難完成。比特幣按照什麼價格來支付?由於價格動盪不定,這個問題無法解決。  貨幣屬性一旦消滅,比特幣將一錢不值。  關於比特幣的第二個悖論,是其雖然沒有通脹之苦,但如果真能大行於天下,必有通縮之苦。  位元迷們認為,政府無限制地發行貨幣引發通脹,以鑄幣稅剝削人民,而比特幣總量有限,不能超發,因此無此弊端。  說得很對,但這是因噎廢食。  從總量有限角度來說,比特幣很像數字化的黃金(黃金儲量也有上限)。貨幣曾與黃金掛鉤一百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商業迅速擴張,但黃金產量不能大幅增加,這個缺口成為後來金本位制崩潰的種子。金本位會崩潰,那麼比特幣一樣會崩潰。  發行數量的上限將嚴重束縛比特幣的貨幣功能,這也使其無法在當代社會經濟當中成為真正的主流貨幣,只能是個邊緣角色。  比特幣的第三個悖論,是名為“限量”,實則無法限量。“限量”賦予比特幣生命,但很多模仿者正在產生。據媒體報道,目前全球已有座標幣(gridcoin)、螢火蟲幣(fireflycoin)和宙斯幣(zeuscoin)等80多種 “仿比特幣”。  不難想象,各種仿比特幣發行量大致穩定以後,相互之間的比價(匯率)初期將十分混亂,此後套利者會將差價抹平。屆時它們本質上變成了同一種貨幣,只是名字不同而已。從這個角度來說,比特幣沒有真正的數量上限,總髮行數量的限制不構成它值得珍藏的核心理由。  貨幣非國家化,是自由主義經濟思想家們一個古老的夢想。但只要人類生活的核心組織者還是政府,這個夢想就很難落地生根。在看得見的將來,私人貨幣只能是邊緣性和娛樂性的。  但筆者相信,比特幣有提升交易效率等諸多積極意義,它甚至可能會開啟真正的私人貨幣之門。泡沫破滅之後,如果幣值能在震盪中走向穩定,它將會成為一種真正的小規模貨幣。 原作者: 亞匯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