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閉下開空調1小時?

密閉情況下開啟空調,有害氣體濃度增加,甲醛超標2倍多,TVOC超標7倍。太陽下暴晒6小時“小橙”在室外繼續密閉車窗經受太陽暴晒。6小時後,我們再次進行測試,技術人員一進入車內,瞬間汗水直冒,車內坐墊發燙,車內溫度達到46℃。經檢測,車內甲醛含量為0.273,TVOC含量為2.015。結論:太陽暴晒下,溫度增高,更有利於有害氣體發揮,車內有害氣體濃度會增高。一般情況下,室溫達到25℃時,就是有害氣體的最佳揮發溫度了,氣溫越高,有害氣體揮發的量會加大,但會在一定濃度內保持不變,因為此時有限的空間內有害氣體的分子量已經飽和。放置活性炭12小時“小白”在停止空調運轉後,我們在車內放置了兩桶在超市購買的普通活性炭兩桶,根據使用說明,一桶活性炭的吸附範圍為6立方米,我們在“小白”車內放置了兩桶活性炭,並將車窗密閉。12小時後,我們再次對“小白”車內空氣進行檢測,此時車內溫度為36℃。經過檢測,“小白”車內的甲醛含量為0.241,TVOC為4.25。與之前的測試結果幾乎沒有變化,也可能是儀器的正常誤差。結論:活性炭對有害氣體有一定的吸附作用。但因為吸附速度慢,效果不是很明顯。放置空氣除味劑12小時“小橙”在密閉車窗情況下,放置超市購買的空氣除味劑一盒。12個小時後,我們再次對“小橙”進行檢測,一進入車內,空氣除味劑的香味就傳進鼻腔,此時車內溫度為37℃。經檢測,車內甲醛含量為0.356,TVOC含量為3.512。結論:空氣除味劑不但沒有除掉有害氣體,反而會讓車內的甲醛含量及TVOC含量增加。這是因為,空氣除味劑裡面可能含有醛類及苯類分子。密閉後開啟一扇車窗“小橙”在密閉12小時後,將副駕駛的一扇車窗全部開啟,30秒鐘後,車內甲醛含量為0.145,TVOC含量為0.1。比之前下降了一半多。結論:開啟車窗,車內有害氣體濃度將迅速降低。開啟對流車窗後“小橙”在開啟副駕駛車窗30秒後,我們又打開了主駕駛的一扇車窗,形成空氣對流。2秒鐘後,車內甲醛含量為0.091,TVOC含量為0.421。此時已經接近室外的空氣濃度,達到國家標準。結論:對流風,是對付車內有害氣體的最佳法寶。室內停車場空氣比長時間密閉的車還差在此不得不說一個題外話,我們此次試驗沒有涉及到停車場的室內空氣檢測,但在進行車內空氣檢測時,我們順便也對車外的空氣質量進行了檢測,室內停車場的空氣讓我們感到非常擔憂,因為室內停車場的某些有害氣體,比長期密閉情況下的車內空氣質量更糟糕。在檢測“小白”密閉12小時後的有害氣體濃度時,我們發現“小白”所處的室內停車場甲醛含量達到了0.195,超標將近2倍。而TVOC含量為1.82,也比0.6的標準超標了3倍。清新劑、香水、洋蔥不能改善車內空氣高溫或暴晒後,有害氣體會大量揮發“新車的異味多半是甲醛和苯。甲醛多是來自坐椅、車頂裝飾等軟性內飾材料,而苯主要來自地膠。”重慶大學城市建設與環境工程學院,長期從事室內空氣汙染車內汙染及治理的李娟老師告訴我們,車內空氣汙染主要有三大來源,一是車輛在生產時,內飾件要使用大量的塑料製品和黏合劑,這些都是產生車內環境汙染的罪魁禍首。二是發動機長時間運轉之後,不但其產生的熱量會增加車內汙染物的揮發,而且它本身產生的胺、菸鹼等物質也會對乘員的身體造成傷害。此外,車內擺放一些劣質的毛絨玩具、靠墊等裝飾物,會增加車內“甲醛”的釋放源。在夏天,車內材料在陽光下封閉暴晒後,溫度增高,有害物質大量揮發,濃度可能會增加。專家說,目前一輛家庭轎車使用的黏合劑用量達5公斤以上,最高的可達27公斤。與房屋室內環境相比,車內空間更狹窄、更密閉,如果長期關閉車窗,危害性更大。密閉情況下開空調等於慢性自殺實驗證明,密閉情況下開啟空調有害氣體濃度增加。李娟老師說,車內的任何內飾元件因為材質的不同,會散發出不同的氣體。儀表盤、汽車頂棚,甚至沙發裡的海綿也會釋放苯系物。空調風道里附著的化學物質也會被釋放出來。車外燃油燃燒的尾氣等也會通過細小的縫隙、空調等進入車內。在20℃~30℃的苯系等揮發性有機物的濃度變化曲線坡度會陡然上升。一般開車門進入後開窗10秒鐘車內空氣就換掉了,因此不要老開空調內迴圈,要適時開外迴圈換氣。“車內如果長時間封閉,空氣不流通,有害氣體就不能及時排出。尤其對一些安裝了劣質地膠等材料的車,地膠會釋放出苯等有害氣體,從而加重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呼吸系統疾病。如果長期如此,無異於慢性自殺。”李娟老師說。把炭包放車廂角落,只能吸附小範圍環境裡的有機物現在比較普遍的一種方法是,在車內放置一些能吸附有害氣體的活性炭包。活性炭確實有良好的吸附空氣中有機物質的作用,但我們通過實驗證明活性炭的“吸毒”能力是微乎其微的。李老師說,很多車主在使用活性炭包的時候,習慣把炭包放在車廂的角落裡,因此只能吸附車廂內小範圍環境裡的有機物。這無疑對於整車的空氣汙染來說是杯水車薪,達不到全面淨化的效果。“相比之下,開啟車窗通風就顯得實用許多。”李老師說,少用空調、多開窗,儘量使用自然風,加快車內外空氣的交換,有助於釋放車內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對於新車,更應該開窗讓空氣對流。清新劑、香水、洋蔥不能改善車內空氣市環保局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專家說,新車除味的重點是將新車內部的異味儘量排出,如果使用空氣清新劑來除去新車內的異味,那麼不僅沒有讓車內的有害氣體排出,反而會讓自己吸入更多不必要的化學香氛。空氣清新劑只是起到了用更加濃烈的味道掩蓋新車異味的效果,對於消除新車異味沒有任何幫助。“還有不少車主喜歡在車內放瓶香水以改善車內氣味,這樣的做法是錯的。”這位專家說,許多人通常將無異味定位為無惡味,實際上過量的香味也是異味。目前大多數香水並非天然提取物,而是化學合成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汙染。在冬夏關窗開空調的季節,會在車內形成迴圈汙染,原本的車內汙染將加劇。還有一些市民習慣使用柚子皮、爛菠蘿、洋蔥等物品來吸附車內“毒氣”,同理,這些物品只能起到除味效果,對車內空氣汙染的改善沒有用處。針對一些人喜歡使用汽車內飾清洗劑的習慣,專家說,這類清洗劑一般用於清潔汽車內飾中的化纖、木質、皮革、布藝、絲絨、頂棚、坐椅、儀表臺、地毯等,但這些清洗劑的主要成分是有機溶劑,包括汽油、煤油、甲苯、二甲苯、三氯乙烯、四氯化碳等,長期使用也會造成車內空氣汙染。上車後應先開窗,空調開3~5分鐘後再關窗“在上車後要先開窗,不要馬上開空調。如果是在室內停車場內,一定要等車到達室外以後,空氣形成對流再開空調。”李老師說,上車後應先開窗,空調開啟3~5分鐘後再關閉車窗。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在長時間駕駛車輛的情況下,中途也應該開啟車窗通風換氣,一般情況下,半小時到1小時內就應該開啟車窗讓空氣對流。“雖然有時候檢測到有害的有機化合物濃度高,但其實這些物質散發速度較慢,只要及時開窗通風,就不會對身體造成太大影響。”除了要經常開窗通風外,最好還要對車內空調進行定期清洗,避免車內空氣二次汙染。尤其是新車,有害物質還未完全揮發,因此更應該注意。開新車前6個月內,一定要加強通風那麼消費者還有哪些辦法可以防止這些汙染帶來的危害呢?李老師建議,在購買新車時,最好先進行車內環境質量檢測,瞭解和掌握車內環境汙染情況。此外,在選擇車內裝飾材料時,要防止一些含有有害物質的地膠、坐套墊、膠黏劑進入車內。在開新車的前6個月內,一定要加強通風,使車內環境中的有害物質儘快揮發。因為有害氣體的揮發是一個長期過程,長達幾年,一旦駕車人有不良反應,比如發現有薰眼睛、呼吸刺激甚至頭暈的感覺,應該對車內空氣質量進行檢測,以儘快發現和清除車內汙染源。車內駕乘人員還應改變一些不良習慣,如車內開空調時不應吸菸,避免煙塵中大量的胺和菸鹼附著在蒸發器表面,時間一長,遇到陰雨天或空調長時間不用,蒸發器表面就會產生黴菌。你的頭暈可能就是車內空氣惹的禍重醫附二院血液科主任婁世鋒說,車內比較常見的有害物質包括甲醛、苯、甲苯、二甲苯和TVOC。甲醛、甲苯、二甲苯也會對人體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其中甲醛可以致癌。長期接觸苯會對血液造成極大傷害,引起慢性中毒,還會引起神經衰弱綜合徵。苯可以損害骨髓,使紅血球、白細胞、血小板數量減少,並使染色體畸變,從而導致白血病。TVOC是空氣中三種有機汙染物中影響較為嚴重的一種,能引起機體免疫水平失調,影響中樞神經系統及消化系統功能。“很多人可能開始只是頭暈,但一般都不會懷疑到車上,只認為可能是太累了或者其他什麼原因。”婁世鋒說,如果長期在密閉情況下開車或者坐車的人,應該提高警惕。(來源:重慶時報)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