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管理新戰略?

中小企業在實現差異化戰略時必須重視成本。結合中小企業的經營優勢,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成本管理的戰略思考。

中小企業具有技術創新優勢,應樹立不斷通過技術創新來降低產品成本的觀念。影響企業利潤的直接因素有銷售量、價格、成本。進入20世紀90年代以後,許多商品市場需求增長速度放緩,商品處於供大於求的狀態。企業要想在短期內大幅度提高銷售量來增加盈利的目的越來越困難。價格對企業利潤變化是最為敏感的因素,提高價格是增長利潤最快的方法,但是當商品市場出現供大於求時,競爭對手競相降價促銷,許多商品出現了明顯的價格下降趨勢。企業只有通過不斷降低成本,才能拓展利潤空間。

以技術創新促進成本管理,通過技術創新,在產品質量、款式、效能和工藝裝備上不斷改進,以滿足消費者對需求的升級和變化,並保持成本領先(低成本)的戰略。低成本不等於低品質,低成本不能來自於偷工減料,也不等於減少產品功能。只有品質相同,功能相同的產品,成本才可以比較。以技術創新促進成本管理,從價值鏈的分析角度看,可以改變產品,以消除多餘的部分功能;可以改變製造過程,使得流程變得更為有效;在高成本——勞動密集型的活動中,實現自動化;在採購環節,實行價值分析,對所有原材料、零配件評價其基本功能,尋求最低成本,從而降低採購費用和原材料成本等等。

以技術創新促進成本管理,從短期看,技術改造需要投入,開發新產品也需要投入,這都是增加成本的因素;但從長期看、整體看,不僅可以獲取更大的效益,而且有利於爭取競爭的主動權,確立企業在競爭中的優勢。因此企業為未來增效而作出的目前投入是必要的、因為創新產品會增加銷售量,提高市場佔有率;創新產品可以適當提高售價;應用新的技術成果可以提高效率,節能降耗,減廢降損;通過技術創新可增加產品服務的附加值。技術創新帶來的增利因素要大於其投入的成本因素。

技術創新是無止境的,新技術的廣泛應用也是無止境的,企業降低成本的潛力也是無窮盡的,這正是現代成本理念。

採用作業成本管理思維。

中小企業不能像大企業通過大批量生產來降低單位產品成本,獲取規模效益。中小企業生存的空間恰恰是存在於那些缺乏規模效益,適應於分散經營的行業,或者是大企業不願意涉足的根據顧客要求進行的小批量的多品種的生產領域。這樣在成本的計算與管理上,傳統的以產品產量為中心的製造成本法受到了衝擊,一種以“顧客為中心”的作業成本管理方法興起,它不僅適應了社會需求變化,而且也適應中小企業生存的環境。作業成本管理是以作業為基礎的科學資訊系統,它從以“產品”為中心轉移到以作業為中心上來,通過對作業成本的確認、計量,儘可能消除“不增加價值的作業”,改進“可增加價值的作業”,及時提供有用資訊,從而把有關的損失、浪費減少到最低限度。這是深挖降低成本的潛力,實現成本降低的基本源泉。作業成本管理最為重要的在於,它不是就成本論成本,而是把著眼點與著重點放在成本發生的前因後果上,通過對所有作業活動進行跟蹤反映,對最終產品形成的過程中所發生的作業成本進行有效控制。在當前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中小企業在成本管理上必須進行戰略的考慮,要從單純降低材料工費專案的生產過程成本的管理上,拓寬到從產品設計開始,包括技術開發、製造、銷售、市場營銷、服務在內的全過程的成本管理,進一步深入到為最終產品形成過程中發生的所有作業成本的管理,達到實現企業長期目標的持續的動態的成本管理。

重視差異化戰略中的成本問題。

 中小企業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方面具有服務多樣化、特色化的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宜選擇差異化戰略,形成“人無我獨有”的戰略。差異化戰略也稱特色經營戰略,其戰略主題是,通過公司形象、產品特性、產品服務、技術特點、經銷網路等形式,努力形成一些在全產業範圍內部具有特色的東西,使使用者建立起品牌偏好與忠誠。實施差異化戰略可使企業獲得超常收益。例如,企業可利用客戶對品牌的忠誠而有效地避開價格方面的競爭;產品的特色使客戶選擇餘地變得很小,其對價格的敏感性減弱;在面對供方壓力、替代品威脅時,擁有特色的企業或者產品,往往比其他競爭對手更為有利。

實現差異化戰略的途徑很多,企業通過專利技術,生產出在效能和質量上優於現有同類企業的產品,通過市場宣傳加強廣告推銷力度,使使用者對本企業的產品產生與眾不同的印象,其表現形式為物的功能上的差異,服務內容上的差異,市場管理方式上的差異等。

中小企業在實現差異化戰略時必須重視成本。因為創造特色經營和差異就一定會經常增加費用,例如,向用戶提供壽命更長的產品,一般需要更多、更昂貴的原材料。如果特色經營產生的盈利為其相應的成本費用所抵消,那差異化戰略就沒有實際意義,不能帶來效益。因此中小企業在實施差異化戰略中,不應忽視自己的成本地位,要做到既能使企業產品與眾不同,又能降低成本。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