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鑽石的4C標準。這個一定要研究透。鑽石的品質用四個C來體現:
1. Carat克拉(重量)
2. Colour顏色
3. Clarity淨度
4. Cut切工(切割的質量)
1. 克拉
克拉就是指鑽石的重量和大小。1克拉相當於0.2克,又分成100分(即200毫克)。重量和大小,為什麼會叫克拉呢?使用克拉計算寶石重量起源於歐洲。由於地中海沿岸的洋槐樹中的一種角豆樹種子,叫做carob的,每粒重量基本相等,所以用作計量重量的道具之一。又因為它重量較小,每顆0.2克左右,適合計量小單位的寶石,久而久之寶石計量單位就用了克拉作為單位計量。
2. 顏色
大多數可用作珠寶的白色鑽石,有從白色至黃色的色度深淺變化。
白色鑽石的顏色由國際公認的色板決定。顏色分級為從無色的D色至泛黃的Z色。
鑽石也可能有棕色、橙色、粉色或藍色。顏色最濃烈的被稱為'正彩',在證書上會標註為“fancy”。這些彩色鑽石極為罕見,所以比白鑽更加貴。
3. 淨度
要確定鑽石的淨度或純度,鑑定專家需要用10倍放大鏡來觀察。大部分的鑽石都帶有與生俱來的印記,稱為內含物。含有的瑕疵越少,通過鑽石的光便越多,鑽石也會越閃亮。如果鑽石的淨度夠好,它會比任何其他寶石都耀眼。淨度等級分6個類別,11個等級。
最高的等級是LC,(Loupe Clean,無暇級,包含FL和IF)
FL(Flawless,指在10倍放大鏡下觀察,鑽石沒有任何內含物或表面特徵。)
IF(Internal Flawless,內無暇級)
然後是VVS1和VVS2(very very small inclusions,指極輕微內含級,VVS1比VVS2要高階)
接下來是VS1和VS2(Very small inclusions,指輕微內含級,VS1比VS2高階)
然後是SI1和SI2(Small inclusions,微內含級)
再下來就是I等級,分為I1,I2和I3(included,內含級),也會成為P等級,分為P1,P2,P3(pique,內含級)。到了這個等級,用肉眼已經能夠清楚看見鑽石的瑕疵了。
鑽石的淨度可能有兩方面的瑕疵:
外部瑕疵:在切割過程中或佩戴造成的劃痕
內部瑕疵:鑽石內部的內含物瑕疵,有很多種類。
最常見的內含物:
黑色或深色點,源於碳
雲狀物:會影響淨度的微小包裹物
羽裂紋:鑽石的大部分瑕疵都來自從碳形成鑽石的過程中的分子斷裂。
4. Cut切工(切割的質量)
切工的因素會給鑽石帶來火彩、閃光與明亮度。切工包括鑽石的切磨比率、對稱性和打磨拋光質量。鑽石底部高度太淺或太深都會令光線從側面或底尖洩露。切工好的鑽石能讓更多光線通過鑽石冠部反射回去。切工是唯一一個使鑽石增值的人工元素。其他三個元素,包括克拉,顏色和淨度,都是與生俱來的,無法改變。唯有切工是人手操作的,如果切工完美,鑽石會更閃亮,更值錢。
那個鑽石的4個C那個最重要呢?其實不能這麼說。這四個C缺一不可。不是說鑽石光有個頭就值錢了,必須它的顏色,淨度和切工都好,才上檔次,才有收藏價值。這麼說吧,如果你想要一顆看起來又白又閃亮的鑽石,有收藏價值的,起碼要選擇H色,SI1淨度,和VG切工這個搭配。當然,預算許可的前提下,當然選擇更高等級的顏色和淨度了。
其次我們來講講鑽石的證書。一般來說,在靠譜的品牌買的鑽石首飾,包括戒指啊,項鍊啊,耳環啊等等,每顆達到或超過0.3克拉的鑽石都帶有證書。鑽石證書的內容總結了一顆鑽石的重要資訊,對鑽石特性有精準描述,有助於確定其價值。不過鑽石證書中並不標註鑽石的貨幣價值。
世界上鑽石行業最權威的證書有:
GIA:美國寶石研究院
HRD:安特衛普鑽石高階議會(官網,百科比利時鑽石高階議會)
IGI:國際寶石學院(中文官網
在極其特殊的情況下,一家鑽石鑑定機構可以向另一家經認證的高等的鑑定機構室提出申述。
其他還有很多鑑定機構,像國外就有EGL,AGS什麼的,像國內就有國檢省檢等等。但是越權威的鑑定機構,鑑定標準越嚴謹,越有收藏價值。鑽石珠寶這種可以永久流傳,有紀念和情感意義以及投資意義的東西,選擇世界上最權威的證書才是王道。
如果你買的鑽石是這三家鑑定機構出的證書,在他們官網上,都有查詢證書的頁面,你直接把你的證書號碼和克拉重量輸進去,就可以找到這顆鑽石的存檔資料了。
鑽飾到手之前,先把證書號碼和克拉數先在鑑定機構網址上查查底,心裡也好有個數。
那麼,要看鑽石本身的話,如何鑑別鑽石真假呢?作為世界上最硬的天然礦物,鑽石有很多特徵,例如折光率,散熱性,等等。
因此,有些簡單的小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別真假鑽石。同樣大小的假鑽石比真鑽石更重。此外,假鑽石的光澤不及真鑽石。隨時間推移,假鑽石會變得黯淡,而真鑽石永遠不會失去光澤。
例如,你可以利用鑽石的折光率來分辨:
在一張白紙上用圓珠筆劃一根藍色的直線。把鑽石面朝下,尖部朝上,放在這根線上。如果透過石頭看不見線的,那就是真鑽石,如果看得見線的,那就是假的。因為鑽石有折射光的性質,切工好的鑽石基本上從鑽石臺面上進入的光線都會反射出去,這也是鑽石在光線的照射下顯彩虹光譜的原因。
霧實驗也是一種有效辨別真假鑽石的方法。假鑽石不如真鑽石散熱快。在鑽石上哈口氣,如鑽石上的水氣立即消失,則為真,若水氣在鑽石上停留幾秒鐘後才消失,那就是假的。
這兩種簡單的方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辨別鑽石。
為什麼說是一定程度上的呢?因為假鑽石種類可多了去了,無色寶石、無色尖晶石、立方氧化鋯、鈦酸鍶、釔鋁榴石、釔鎵榴石、人造金紅石,等等。最厲害的,就是人工合成的鑽石。所以說,最好是去專業的鑑定所做檢驗,或者去鑽飾首飾品牌求證,一般鑽飾品牌店都會有儀器可以檢測鑽石真假的。
每一顆鑽石都是獨一無二的,它們擁有自己獨特的印記和意義。鑽石首飾嘛,是唯一一個既有情感意義又有投資價值的物件啊。所以,選購的時候,要謹之又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