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支招如何搞定印刷過程中文字編排的問題?

首先就我們常用的漢字與拉丁字母的區別,字母是一種純粹發音符號,每個字母本身並沒有意義,單詞的意義來自於這些字母之間的橫向串式組合,而漢字的組字方式是以象形為原始基礎,也就是每個字都具有特別的意義,一個簡單的字可能在遠古時代就代表了一個複雜的生活場景,因而它也是世界上最形象的文字。兩者之間的閱讀方式和解讀方式都有本質的不同,因此,漢字的編排不能照搬英文的編排方式,它們兩者之間在編排上有一些客觀的區別。

專家支招如何搞定印刷過程中文字編排的問題

方法/步驟

第一就我們常用的漢字與拉丁字母的區別,字母是一種純粹發音符號,每個字母本身並沒有意義,單詞的意義來自於這些字母之間的橫向串式組合,而漢字的組字方式是以象形為原始基礎,也就是每個字都具有特別的意義,一個簡單的字可能在遠古時代就代表了一個複雜的生活場景,因而它也是世界上最形象的文字。兩者之間的閱讀方式和解讀方式都有本質的不同,因此,漢字的編排不能照搬英文的編排方式,它們兩者之間在編排上有一些客觀的區別。

第二就是英文編排容易成"段",因為英文每個單詞都有相當的橫向長度,有時一個單詞就相當於中文一句話的長度,單詞之間是以空格做為區分,所以英文在排版時,哪怕是一句話,也大多做為"段"來考慮編排;而這點中文就完全不同,中文的每個字佔的字元空間一樣,非常規整,一句話的長度在一般情況下是不能拆成"段"來處理,所以中文在排版的自由性和靈活性上比不上英文,各種限制嚴格得多。雖然現代設計中有大量的對漢字進行解構的實驗作品和商業作品,但總體來說,還是不能大量推廣,畢竟,這種實驗犧牲的就是人們習慣的漢字閱讀的方便性。漢字的整體編排容易成句、成行,視覺效果更接近一個個規則的幾何點和條塊,而英文的整體編排容易成段、成篇,視覺效果比較自由活潑,有更強的不連續的線條感,容易產生節奏和韻律感。

第三就是英文的篇幅普遍比相同意義的漢字的篇幅要多,在設計時,英文字身更容易成為一個設計主體,而且因為英文單詞的字母數量不一樣,在編排時,對齊左邊那麼右邊都會產生自然的不規則的錯落,這在漢字編排時不太可能出現的,漢字編排每個段是一個完整的"塊",很難產生這種錯落感。

第四,漢字的編排規則比英文嚴格複雜得多,比如段前空兩字,標點不能落在行首、標點佔用一個完整字元空間,豎排時必須從右向左,橫排時從左向右等等,這些規則也給漢字編排提高了難度。而英文段落在編排時只能橫排,只能從左向向,段前不需空格,符號只佔半個字元空間,這給英文編排提供了更大更靈活的空間。這些區別在設計時都需要特別注意,不要照搬英文的排版模式來編排漢字,處理不好就會不倫不類!

   那麼對於漢字,究竟應該以一種什麼樣的原則和原理來進行編排才能使字、句、段、篇看起來美觀清晰呢?本人在實踐中,有一些經驗可以拿出來與大家商討,我在進行漢字編排時一般遵循的流程是:理解——分類——粗排——精確細排——校對。

  1、理解

  在進行文字的編排之前,首先要理解文字的內容。我見過很多設計師只注重版式美現而不關注文字內容,把文字一拿到手就開始編排,從不考慮文字在說什麼,他們的原則是文字一定要服從於版式需要。這是不正確的設計方法,對於一篇文案稿,如果我們不去理解它的表述內容,就很容易本末倒置。

  一個標題,究竟用什麼字型?用多大字號?橫排還是豎排?這些是由整體版面氣質和文字表述的內容所共同決定的,而不是按我們的慣性思維理解,標題一定要大,要突出,要用粗壯的字型。

  我們要深刻理解文字到底在說些什麼,才能為我們選擇字型字號提供依據,才能讓文字的視覺感受與表述內容保持統一,才能為我們選擇合適的插圖提供指導方向。當然這種理解不是表面性的理解,還是真正吃透它所表達的意思,有時一些文字的意義是指東道西的,表面上是說這件事,其實它真正想表現是卻是另一個道理,這就需要設計師有較強的理解能力。

   2、分類

  分類也就是把我們理解的文欄位分成幾個層級,併為其分配相應的佔用空間和大致的視覺位置。誰是主標題,誰是廣告詞,誰是副標題,誰是內文,內文的組成結構是怎樣的,是否需要進行視覺歸納或者是內容歸納等等,把這些問題搞清楚了,我們就可以為把這些文字分類成幾個層級。

  第一級是最重要和突出的,比如主標題、廣告詞、副標題等,第二級是對第一級的輔助說明或者是次於第一級的,比如內文和某些特別需要強調的電話號碼等,第**是最次要的,比如跋、通聯、頁碼、旁註等等,一般情況下分成三個層級就足夠了,但有時會有一些很專業的技術圖表和技術引數類的文字編排就另當別論了。

  需要特別說明的是,這種分類並不是絕對的,只是一個模糊、大概的基本輪廓,可以讓我們瞭解到編排物件的在版面中的功能和意義。

  最後要做的就是為各個層級的文字內容分配視覺空間,如果有插圖配合的話,應該同時考慮插圖和文字的空間佔用(在這個過程中,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很多設計師喜歡先把插圖定位得很死,把空間都計算好了,在編排文字的時候發現文字的空間不夠,這時只能到處找多餘的空間把文字硬塞進去,或者犧牲文字的字號大小來妥協,最後的效果就是到處都很擠,到處都不合理,這些對於新手來說要特別注意,文字的容量和插圖的容量一定要同時考慮,在有必要的時候一定要對插圖的空間進行調整,不要捨不得,整體效果永遠都要比區域性的效果重要)。

  這裡的空間分配的原則就是:每個文字元素都一定要有相對獨立的空間,要讓它看起來本來就應該在那兒,那塊空間本來就是為它而留下的,而不是讓人感覺是沒有地方放了硬塞在那兒的。這是一個考驗設計師整體調控能力的過程,因為空間是固定不變的,而每個元素之間又是互動的,A元素的空間多一點就意味著另一個B元素的空間就會少一點,那麼如何讓其佔用空間均衡合理,要需要從版面美感、視覺流程、表述內容、版面風格、閱讀習慣等多方面去考慮,千萬不要過早為它下定論,多實驗幾次才能找到最佳解決方案。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