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畫心理培訓案例?

繪畫技術在人們的生活中已經很普遍了,也越來越多的作為一種心理治療深入人們的生活。為什麼這樣說呢?下面來看一下案例情況的分析。

一、案例背景:

在幼小的孩子的心中,這個世界會是什麼樣子的呢?他們會把自已想做的,想說的,甚至有可能是說不出來的做不到的事情,統統通過繪畫表現出來。隨著幼兒年齡的增長和繪畫技術的提高,我發現最近孩子在繪畫過程中總喜歡創造出各種奇形怪狀的事物,而且會覺得很有成就感。

案例描述(一)

在一次臨摹活動中,老師出示了一張小蝸牛的範畫,仔細地講解完蝸牛的繪畫方法後,老師請幼兒動手也來畫畫小蝸牛,並要求幼兒在畫面上添畫背景來構建作品的情節。幼兒都開始按照老師的要求作畫了,在指導過程中老師發現科科並沒有按照我的指示在做,而是將整張畫面塗成了綠色,一開始,老師看了很不解,還用指責的語氣說:“科科,你這是做什麼?你的小蝸牛呢?”“老師,你別急,你看,我的小蝸牛都躲到草叢裡面去了。”“為什麼小蝸牛要躲到草叢裡去呀?”科科的想法引起了我的好奇習,老師接著他的回答繼續詢問他。“因為小朋友們老是要去抓小它,我叫它躲起來。”想不到科科的回答盡如此簡單,但卻是來他的生活經驗。

案例描述(二)

在一次離園活動時,按照孩子們的意願老師分給他們白紙讓他們自由想象作畫,在繪畫中,小榆將天空中的太陽塗成了綠色,當時老師也不是十分地在意,便隨口地問了她一句:“小榆,你好像用錯顏色了,太陽怎麼是綠色的呢?”問完了這個問題,老師馬上覺得自已好無知,太陽為什麼一定要紅色,大陽光裡本來就是有綠色的呀。沒想到小榆的回答更讓我覺得驚奇,她說:“媽媽每天去上班太熱了,我畫個綠太陽媽媽就不會晒得熱死了。”

二、案例分析

通過以上兩個案例我們可以看到在孩子的眼裡繪畫世界和現實世界是同一回事,他們可以讓自已生活到虛擬的世界中,也可以讓虛擬世界中的美好事物滿足自已的需要,而且孩子在繪畫時把自已對事物的看法,自已的情感都融入到了作品裡面。

案例一中的科科,雖然沒像其他孩子一樣聽話來畫蝸牛,但是他有的是自已的思想,他能夠聯絡生活中小朋友們經常捉小蝸牛的情形,替小蝸牛感到擔心,他用自已的方式幫助小蝸牛,畫一片綠草地叫小蝸牛趕快躲起來,雖然他的這片“綠草地”並不能夠讓小蝸牛避難,但他卻表現出不同一般孩子的善良、為他人著想的優良品德。

案例二中的綠太陽卻引起了我更多的反思,一直以來,在所有的教師乃至她們教出來的學生當中都預設太陽是紅色的,冥冥中好像達成了共識,紅紅的太陽,綠綠的小草。可是稍微懂點常識的人也知道太陽有紅黃藍綠青橙紫,為什麼偏偏要用單一的紅色來表示太陽的七彩色呢?平時小榆親身體驗過夏日裡太陽的炎熱,體會媽媽因上下的辛苦,但又不能分擔媽媽的辛苦,於是就想畫個綠太陽,這樣媽媽上下班就不會那麼熱了。在孩子的筆下沒有不可能發生的事,小榆想讓太陽能變成綠色,這樣媽媽就不會熱了,雖然她的想法很天真也有點可笑,但是小榆卻學會了愛媽媽,學會體會到別人的痛苦,會用自已獨特的方式關心他人。是孩子社會性情感的自我完善。

三、案例反思

1、情感在繪畫作品中的表達

最常見也是他們最樂意來表現的,是孩子們的情緒。一個小孩是很容易表達自身的喜怒哀樂的,因為他們的情感是那麼的外露和不善隱藏,如果給他們一張畫紙,他們會毫不遲疑地表達他們的所思所想,一個孩子可能在畫中反覆地出現同一個人物,並把他們的畫得盡善盡美,這是因為他們喜歡這個人物,一個樂觀主義的陔子,總喜歡在一切事物上面都畫上陽光明媚的天空。

2、對事物的看法在繪畫作品中的表達

不可否認,任何人對這個世界都有自已獨到的見解和看法,孩子也不例外。仔細分析他們的畫,可以看到孩子對這個世界的解釋是十分誇張和有趣的。讓他們畫媽媽,他們通常會把媽媽畫成披大波浪的頭髮,有一張血盆大口,還要提一隻籃子,因為在他們的心中認為媽媽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媽媽會去小菜場買菜,所以要提一個菜籃子才符合形象。

3、個人的性格和脾氣在繪畫中的表現

兒童心理學的研究已經證明,色彩的選擇和運用可以反映一個孩子的性格和身體狀況。在我的美術課上,我仔細分析過孩子的作品結果發現,性格外向和大多數女孩子喜歡用紅色,而喜歡藍色的孩子當中大多數不善於交往而且性格內向。他們不喜歡和別人交流,喜歡沉浸在自已的空間裡,多數脾氣古怪。

總得說來,看待一個孩子的繪畫,除了技能上的評估以外,更重要是去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因為美術不單單是美的一種體一方式,它在孩子身上更多的是用來表達思想,交流體驗的方式。體驗繪畫治療的奇妙,與孟沛欣教授一起走進繪畫治療。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