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課堂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梳理
課堂教學內容的分析與探索課堂教學是傳授知識和培養學生能力的主要渠道,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中心環節。VB語言程式設計的教學內容主要包括:環境介紹、語言基礎、三種基本結構、陣列、過程與函式以及常用控制元件、檔案的深入程式設計部分,理論性較強,雖然絕大多數的教學在內容編排上依照邏輯思維的方式進行了歸類,但是難點仍較為集中,知識點的跨度也較大;並且對理論性、概念性的內容講得多,實際應用的分析少。本人結合講授內容,將課程的安排打亂,重新進行梳理歸納,依照循序漸進、難易結合、注重應用的原則,既讓學生“吃得好”,又讓學生“吃得飽”。具體分四步實施:第一步以激發學習興趣為主,用生活中的小例子引入基本知識;第二步以互動教學為主,培養邏輯思維能力;第三步以上機操作為主,熟練程式設計結構;第四步以小組攻關為主,提高運用能力。真正做到既授之以“魚”,又授之以“漁”。
2 整合教學內容的設計與編排
按照以往施教中的體會和感悟,本人在教學的編排設計上,按照由淺及深、由零散到系統的思路進行整合,注重體現知識的邏輯性、銜接性、連貫性,將難點分散。在對資料型別、函式、運算子表示式進行教學設計時,如果按照既定的教學要求放在一起介紹,學生不易接受,於是就創造性地將資料型別、運算子以及相關的表示式和函式聯絡起來講授,並編寫一些簡單易懂、實用性強的小例子作輔助。例如:字母的大小寫轉換,就用到了chr()和asc()函式,讓學生在認識資料型別、運算子、表示式和函式程式設計過程中,與如何運用聯絡起來。在教學利用一些簡單的、易懂的、實用的例子。做到一個任務有多種方法去編寫,例如:輸入輸出語言,可以使用控制元件,也可以使用方法,還可以使用基本輸入、輸出函式。這樣學生學起來比較容易理解,難道變小了學生的自信心也就培養起來了。
3 注重夯實基礎的引導與延伸
課堂教學是授業解惑的主渠道,是打牢基礎知識的首要環節。興趣是學習的內部動力,在VB語言程式設計教學當中顯得至關重要。本人採取了漸進的互動式教學模式,利用教學資訊的新穎性、廣博性來吸引學生,不是急於闡述難懂的、抽象的理論和概念,而是從學生的理論認知、情感認知角度出發,每次在第一節新課上,如果直接給學生講什麼是物件、事件、控制元件,引入大量抽象的名詞、概念,學生茫然不知所措,就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可以先不講或少講理論知識,適當給學生看一些用VB語言程式設計語言編寫的有趣的、有實際意義的程式,如“小學生算術四則運算測試”、“計算器”、“字幕上下左右移動”等。給學生一個視覺衝擊,讓學生切實感受到通過程式設計可以解決生活中的一些實際應用,激發了學生學習VB語言程式設計語言的興趣。在授課中,本人不拘泥於約定俗成的既定模式,採用雙向互動的主渠道,讓學生積極參與到教學中,真正使學生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角,在引導學生自主學習中進行知識點的拓展和延伸,培養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的邏輯思維水平。
4 推動能力提升的實踐和運用
在教學過程中,只有通過學習者本身的積極參與、內化、吸收,才能最大限度地體現教學的效果。本人在教學中,堅持以多渠道、多方法、多角度原則為主導,不固化於單個任務單個程式實現的基本模式,而且把一個任務的實現採用多種方法去編寫,讓學生在情境教學中充分享受探究知識的樂趣。這樣,既分解了難度,又保證了教學內容的連貫性。在此基礎上,還刻意安排一些輔助的編成內容,讓學生在課堂學習中學以致用,並且讓掌握比較紮實的學生走上講臺,講解自己的程式編譯,在課堂中既起到了師生之間的互動又在互相借鑑中提高,在互促互進中進步的目的,從而加深對知識點消化和理解。
5 聚力攻關模式的輔助和銜接
由於學生人數多,上機輔導時間有限,教師又無法兼顧所有同學,致使學生遇到問題不能及時解決,造成學生後續學習的困難。於是,本人在教學中採取漸進式教學,從簡單到複雜程式設計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學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就具有較強的程式設計能力,結合每次課所學的知識點,讓學生先看,再模仿,進而慢慢掌握程式設計的技巧。我一般採用這樣的原則:先看例題——再思考——掌握理論——模仿程式設計——提出更高的要求。讓學生自己動手程式設計除錯,並適時給予幫助助他完成任務。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合理搭配組合,對完成的情況進行檢查評比,這樣不僅培養了學生互幫合作的精神,而且有利於學習成績的和綜合素質的提高,更有助於“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的實現和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