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主義
一般而言,在計算機行業裡系統是否強大都是用“經久耐用”來評估。但是CRM系統對於此標準並不適用,千萬不要抱這種觀念,否則,你會將會付出昂貴的學費。
CRM系統的設計生命週期通常不會超過5年,因為CRM系統的商業要求會隨時變換的。而在某些行業內,銷售副總裁或者CMO的任職期平均為18個月,即使是CEO也會幾年換一次。但隨著企業管理層的變更,會帶來市場戰略、銷售策略和產品線的調整。舊的制度會被新的制度所取代,舊的夥伴也會被新的夥伴淘汰。在一年前你所設計的系統,可能現在已變得毫無用處,即使你現在還在使用同一CRM平臺,但也不得不去重新實施一次。
因此,就意味著你要快速從這種短設計週期系統投資中獲取回報,而且投資回報的見效期應少於18個月,甚至要更短。當然,並不是要你放棄你的舊系統,但在CRM系統上過渡投資,匯入過量的資料,或者與過多的外圍系統整合都需要謹慎對待。完美主義並不一定能讓你得到更多的回報。
目標太雜
當有廠商向你推銷CRM系統的ROI時,是否聽到你想要的所有功能,你的預期都能被滿足,因此信心也無限膨脹起來?然而即使都能實現使用者的所有預期,但其總體成本會非常高,最後致使資源浪費。
由於每當一些散亂、無序的目標定義嚴重時會致使專案定位失敗,難以付諸執行,同時也缺乏投資/回報比率。因此,務實的方法是從少數目標開始,確定每一個目標的所有者(負責人),定義成功度量同時也將完成期限設定好。目標應按照重要性作出排序,等你在這些目標上取得了快速成功後,再去考慮如何擴大系統使用者的規模,並根據系統完備的進度來逐步新增新的目標。
測量什麼?
當在對CRM系統的成敗與進展進行時,測量了錯誤的指標是一個典型現象。
從專案角度而言,判斷專案進展是否正常的指標不該是具體部署了多少系統功能。系統功能本身並沒有商業價值,它只是一種容器。相反,你應該去測量系統所含資料資產的價值。你的使用者使用CRM資訊的頻率有多少?使用者過渡有多快多深?每個月CRM所帶來的訂單價值是否在提升?
商業影響vs成本分析
事實上,成本並不難計算,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工具可以協助你進行成本分析。在分析時,應牢記從3-5年的時間跨度來作為基礎,太長則脫離實際,太短則急於求成。
成本分析固然重要,它是確保預算分配的必須工作,但是你要記住,不要讓成本分析成為決定系統升級、拓展的唯一因素。部署是否適當應該更多地以是否已改善公司的營收和盈利、是否已降低客戶獲取的成本、是否已提高客戶生命週期價值,是否已減少銷售、市場、以及支援和服務資源的浪費為標的。
成本與商業成效相比,較後者更難預測,因此,你要把這一抽象的概念轉換成具體化的提問來評估改善任務是否達成,如:假如每提高1%的客戶結案率,能帶來的營收回報有多少?假如把銷售週期縮短到1星期,會產生哪些影響?假如市場部門將10%的活動轉移到具有更大潛力的潛在客戶身上,那麼會提升多少交易率?假如能在首次呼叫中解決客戶問題,客戶支援成本會如何變化?
像這樣的問題能幫助梳理出商業要求的優先次序,瞭解哪些才是推動企業擴大盈利的主要動力,如此才可避免在CRM系統使用中出現“成也蕭何、敗也蕭何”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