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車駕車技巧?

騎單車並非難事,但學會正確地騎單車卻並非易事。在平時騎車時主動地訓練自己,改正一些錯誤的動作,會使你減少疲累和不適,更加輕鬆地完成旅程。

   首先應掌握正確的姿勢 :

  上體前傾,軀幹向上躬起,頭部稍向前伸。雙手有力地握住車把,兩臂自然彎曲,支撐住上體。臀部穩定地坐在車座上。兩腿作100-170度左右的蹬踏迴圈,通過腳部把力量傳到腳踏板,動作要順滑有力。

  掌握正確的姿勢必須正確處理好人車關係,要根據自身生理結構即腿長、臂長、肩寬、軀幹長度來選擇和調整車架、車座、車把。

  車架的高低由腿長決定,長度由臂長加軀幹長度決定。

  車座的高度可按以下方法決定:穩定地坐在車座上,當腳蹬在最低點時用腳後跟踩住,此時腿應剛好伸直,既不彎曲也不蹦直。車座前後和俯仰角的調整由整個身體結構決定,以舒適為準。調整好的車座應使你騎在車上,當曲柄與地面平行時膝關節與腳踏應在一條鉛垂線上,在蹬踏最低點時腿部應稍有彎曲。

  車把不應太窄,窄於肩會擠壓胸部,應與肩大體一致。

  當你確定了你的單車結構並正確調整後,經過一段時間的適應,如果你覺得很舒適,最好就不要輕易變動了。

   其次要學會正確的蹬踏技術 :

  蹬踏時蹬踏腳的用力方向應儘量與腳踏板運動圓周的切線方向一致,在進入蹬踏的時候應逐漸加力,在曲柄與地面平行時力量加到最大,再向下時力量逐漸減小。通過最低點後腳腕和腿部開始放鬆,並且順滑放鬆地到達最高點,再進入用力階段。整個迴圈中兩腿不要左右晃動,保持在同一垂直面上。長途旅行時應嘗試用腳的不同部位蹬踏,並掌握好節奏,以使肌肉得到一定程度的放鬆。不要用你承受不了的高齒輪比騎行,也不要頻繁地變換齒輪比。

   最後提醒你注意以下幾個問題 :

  集體出行時,如果你想節省體力,請尾隨在別人後面,這樣你前面的人所形成的渦流會牽引你前行,使你能節省20%-30%的體力,這也正是專業選手愛跟在別人後面的原因。

  在遇到較小的上坡時,上坡前進行加速,利用衝力快速地爬上去,可以在最後階段使用站立式騎行。較長的上坡或山路需要你平均分配體力,保持勻速,不要急於向上衝,這樣會使你過早地進入疲勞期。齒輪比要提前改變,可交替使用站立式騎行。如果你覺得很累,不妨下車走上一段,使肌肉放鬆一下。

  下很長和很陡的坡時,先把車座放低些,這樣會比較安全。剎車不要過猛,前後同時進行剎車,單獨使用前剎會把人向前丟擲,單獨使用後剎會使單車打轉,把人向兩邊甩出。

  長途旅行最好給單車裝一個後架來放置行李,長時間的騎行即使背上一個很小的包也會讓你苦不堪言。

山地車騎行指南

  山地車,英文叫“mountain bike”,縮寫為MTB。這種車起源於美國的加利福尼亞,是美國青年為了尋求刺激,在摩托車比賽的越野場地上駕駛自行車進行花樣比賽而派生髮展起來的車型。

  山地車因其堅固,粗獷,新穎的外型,繽紛奪目的色彩,優越的騎行效能,很快成為都市青年追求的時尚。不知從何時起,山地車“刺耳“的剎車聲成了都市自行車交響曲中的高潮。

  山地車鋼度大,車架鋼管比普通自行車的粗;輪胎較寬,抗震效能好,牢固結實,特別適合於怕山越野,郊遊旅行。山地車的速比一般有10速,12速,15速,18速和21速。正確運用變速器,能應付平路,上下坡,土路,頂風等複雜路況和氣候,比普通自行車快速省力得多。

  長途騎行,應適時變換調速器,充分發揮山地車的特長。一般來說,應以腳下略感有力為宜,若覺得有點“空“,就應馬上換高速比;相反,若感有些吃力,就應及時換成低速比。

  如若是能略知一二修理技術,騎上山地車的感覺簡直就象個國王,在我們這個以自行車作為主要交通工具的國度裡,山地車可算是當之無愧的郊遊大哥大。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