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城市規劃專業教學4大特點?

美國城市規劃專業一直是申請的熱門專業,今天給大家介紹下城市規劃專業教學的4大特點

工具/原料

步驟/方法

 第一個特點也許早巳眾所周知:美國城市規劃專業沒有本科生,只有研究生。在美國城市規劃專業中的碩士學位披認為是一個profesGional degree(職業性學位),即要成為一個規劃師,取得碩士學位是必需的起碼學位。相比之下,攻讀博士學位的學生就很少了,如伊利諾大學芝加哥校區(UIC)城市規劃系,有碩士生120人,博士生30人,約為碩士生的l/4。

  北卡羅萊納大學(UNC)城市與區域規劃繫有碩士生約100人,博士生近30人,也約為碩士生的1/4。在美國這個市場經濟高度發達的國家,城市規劃專業的課程設定和學生人數在相當程度上受市場供需規律的支配。美國規劃協會(APA)的調查報告表明,80年代以來美國城市規劃(含區域規劃)專業畢業生中66%以上的人在各級政府部門供職,20%的人在各種非贏利性機構(non—for-profit)中工作,不到20%的人在私人公司中服務。政府部門的規劃工作主要是規劃政策設計及物質規劃(用地規劃、交通規劃、城市設計)以及規劃管理方面,這一部分工作主要由碩士畢業的規劃師承擔。非贏利性機構包括教學機構,科研機構和諮詢機構。這裡,博士生有較大的用武之地,尤其在教學機構中,若想進大學做教師(包括助教授,副教授及教授),沒有博士學位就“沒門”,至於研究,諮詢機構,則各種學位程度的人都有。一般而言,研究工作大多由博士畢業生主持,諮詢及具體工作部門中則以碩士生居多。在私人公司中服務的規劃人員主要是為本公司發展制訂規劃,尤其在政策問題上,如公司的環境保護政策(以服從日益苛刻的政府環保條例),社會福利政策(職工福利及為擴大公司影響而提出的社會福利)等。所以,社會(在美國,或稱為“市場”)對規劃專業的需求以碩士生為多,有時博士生畢業了,反而難找工作,因為社會需求較小。

由於規劃專業只招收研究生,學生來源也就五花八門,並不只限於與規劃專業有近親關係的建築、風景建築專業。在我所認識的美國同學中,他們的學士學位來自各種專業,有歷史、哲學、地理學、社會學,甚至有法國文學專業的畢業生。總的看來,生源大多來自人文科學專業,很少有理工類的畢生。這一方面反映了美國城市規劃專業的文科性質,另一方面也是這種學生來源豐富了城市規劃學科的內容,使之帶上更多社會科學色彩。

 第二個特點,也是令人印象最深的一點,是美國規劃教學的理論性。在北卡羅菜納大學(UNC)—開課第一天,我參加了博士生的研究討論班(Research Seminar), 由幾位教授介紹各自正從事的研究課題。從課題來看,理論研究的色彩就很濃,包括用地、住宅、環保等多方面的規劃理論及政策。即使是從政府部門拿來的具體課題,教授們的研究方法也不是就該具體問題展開討論或提出建議,而是先進行文獻綜述,建立理論標準,然後施之於具體問題。不但如此,研究生部主任還強調:博士生的根本任務是理論研究。我不由提問:美國社會上有大量具體規劃問題有待解決,如果學生在校只談理論,如何解決這眾多的具體問題呢?那位教授十分嚴肅地回答:要解決具體問題,不是在進入博士生課程之前(碩士畢業後工作期間),就是在博士生畢業之後,決不是在博士生學習期間。初聽之下,我頗吃驚。我們已習慣於強調“帶著問題學”,為何在這裡競“反其道而行之”呢?後來我才漸漸發現,這個觀點——培養博士生具有堅實的理論基礎,是美國大學各學科博土教學的中心,也是美國研究生教學被列入世界一流地位的原因。急功近利,缺乏可靠、科學的理論指導,或粗枝大葉,對理論僅有皮毛的瞭解,便試圖用以解決具體問題,在這裡都不被認為是高校研究生教育應取的方法。為了強調教學的理論性,美國城市規劃專業課程設定一般分三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規劃理論,包括城市規劃理論,城市規劃理論發展史,城市空間結構(Urban SpacialStructure),城市公共設施規劃理論,城市住宅規劃理論等。

  第二部分是研究方法論(Research Me—thodolody)包括,定量分析方法,定性分析方法,概率統計,資料處理,研究方法設計(Research DesiSn),結構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s,主要用於城市結構分析),重力模型(Gravity Model)等。

  第三部分是專題理論(Specialization Theory),即研究課題所涉領域的理論,主要是規劃專業以外的學科理論。例如研究居住問題的,可選修人類生態學(Human Eco—loey),文化生態學(Cultural Ecology and Poputation)或城市社會學及社群發展理論等。研究舊地規劃的,可選修微觀經濟學,巨集觀經濟學。以上課程分別在人類學系及經濟系選上,但學生的專業仍是城市規劃。

  對比我國的規劃研究生教學,第一部分的課程還是較豐富的,但第二、第三兩部分就頗感不足了。其中第二部分尤顯薄弱。

  研究方法論方面的課程,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能力,強調解決問題的邏輯性和結果的可實證性。以關鍵課程(博士生必修課)研究方法設計(Research Design)而言,它介紹了事物間的三類關係:—是表述關係(descriptive),二是相關關係(retatioanl),三是因果關係(causal)。在研究任何問題時,首先關心的是什麼是該問題的因變數(dependent variable),什麼是其自變數(independent variable)。即:什麼是研究者關心的物件或結果(因變數)T是什麼因素的影響,才使這個物件表現出現今所呈的面貌(各自變數)。在因變數和各自變數之間可以有一般的表述關係(並列性的,無關的),相關關係(有某些聯絡,但非決定性的),或因果關係(決定性的,關鍵因素)。要證明某些自變數和某一因變數有因果關係是十分困難的事,只有可實證的實驗設計(Experiment design)才可證明這種關係。

  在實驗設計中,所有別的可能導致因變數變化的因素都被控制了,而餘下的某一自變數確實導致了因變數的變化,那麼,結論就必然是:該一自變數是因變數變化的原因。這種實驗設計必需是可以重複,並獲得相同結論的。如果無論建立實驗,控制別的可能的原因,那麼,所認為的那個自變數和因變數之間就最多是相關關係,不能認為是因果關係,因為別的自變數可能同時在起作用而導致了因變數的變化。正因如此,在現實生活中主要存在的是相關關係:某些因素和一個特定因素共同作用下,才出現了某一現象。這種相關關袁當然有強有弱。相關關係的強弱可以通過數理統計中相關分析技術來確定。相關係數大,離差小或方差小,相關關係就強。同時,為了以有限樣本儘可能準確地代表全體的特徵,樣本技術(Sampling)就成為常用手段。如何取樣?如何確定樣本數量如何判斷樣本對總體的代表性?這些問題也是統計分析的內容。所以,統計分析是大多數規劃論文必然使用的基本方法。這種貌似呆板,實為嚴謹的研究方法,保證了研究課題的最後結果不是隻憑主觀意測而發明的新理論,而是建立在可由他人重複實證的,有普遍適用性的科學結論,這才具有了外廷可靠性(External validity)。城市規劃學科作為一門科學,必須遵循這種研究方法。 

 從規劃專業以外的學科借鑑理論,也是促進規劃學科發展的重要手段。城市社會學對城市規劃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經濟學更是用地規劃,地價,區劃法規的理論基礎。

  數理模型為交通規劃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事實上現代規劃理論仍是各學科理論在城市問題上的應用的產物。 縱觀我們的規劃教學,尤其是規劃研究生教學,尚有不少可以改進之處。在理論基礎的建立、方法論的普及上,我們都做得不夠。一股而言,學校中對規劃設計較為重視,這當然和我國當前國情有關,但若沒有理論、方法論的提高,中國規劃學科定向世界就難以實現。我們和國外同行交流中,另星的、個別城市或個別問題的介紹居多,有理論,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太少,這應該引起注意。

 第三個特點是美國規劃教學對現實需求反應的靈活性。美國規劃教學對理論的強調並不否定對現實需求的迅速反應,這也是市場經濟對“教學”這一特殊商品的必然影響。

  1990年夏季的“美國規劃教學和研究”雜誌(Jounal of Planning Education and Re—search),認為80年代對規劃專業來說是一個動盪的十年。美國政界、思想界保守主義的擡頭,強調“市場”這一無形之手對各領域的自發調節,反對“規劃”這一人工手段對各項發展的引導和控制。不少保守主義者認為規劃這一思想的根源來自社會主義,因而再市場經濟的國家如美國,規劃是沒有意義的。以裡很政府為代表,保安主義者對戲劇性地削減了大部分政府規劃專案,導致了社會對規劃師需求的減退,現造成了規劃教學的收縮。與此同時,在某些新領域中,對規劃師又產生了新的需求,尤其是在非傳統性規劃領域及非政府組織(NGO,Non—government rganhization)中。展望90年代,新的規劃領域是:由於公眾對環境問題關注而日益發展的環境規劃,對無家可歸者及窮人關注而引發的住房規劃,以及大企業開始起步的社會規劃。

  從某種意義上看,強調理論教育,反對過早介入特定應用裸題,正是規劃教學對不斷交化著的社會需求的一種適應,因為有了理論和方法,就可應用於任一領域。此外,無論博士生、碩士生、學習計劃中部必須列入一定時期的實習期(tfaining),其中包括在政府規劃部門、住房部門,非贏利的諮詢機構和私人公司的實習。這種實習,為社會實踐和學校教學之間提供了互相瞭解的渠道。

  最後一個特點是規劃教學的層次性。美國城市規劃專業課程分為三個層次:城市研究,城市規劃及城市設計。城市研究課程偏於理論研究,討論城市社會、經濟、管理、保健等交叉的學科領域。城市規劃課程著重於規劃理論及其應用,包括用地規劃、交通規劃等傳統規劃內容。城市設計是擴大範圍的建築設計,中心問題是城市公共空間及城市景觀(Public open space and townscape)的設計。從師資力量看,城市研究課程往往西外系(如社會學系)教師擔任,多為高年級選修課;城市規劃課程由規劃系教師擔任,是美國城市規劃專業的必修課。城市設計課多由建築專業出身的規劃教師或建築系教師兼任,也屬選修課。城市研究,城市規劃,城市設計三者互相組臺,就可以覆蓋差不多全部規劃工作的內容了。

  如同一切學科一樣,城市規劃學科必須對社會變化作出反應。在美國的特定條件下,政策設計(檔案)成為工作的重心,而規劃設計(圖紙)就較薄弱。近年來出現一種苗頭,即社會需求中對政策分析、設計的需求漸呈飽和,而對傳統的規劃設計的需求有所上升。不少學校已對此作出反應,已開設了或計劃開設規劃設計方面的課程。歸根結底,在美國這個市場經濟的國家裡,教學也必須隨市場之“風”而動,這是美國城市規劃專業教學的最大特點。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