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法者掃圖研究與對比
方法/步驟
一、背景
本文基於魂夜的: 關於黑人光線的傷害方式研究及黑人武器建議。
測試證實了黑人光線傷害方式為:
100%DPH傷害->傷害時間間隔->100%DPH傷害->傷害時間間隔->……
其中100%為瞬發,傷害時間間隔=(1/攻速)/3,例如攻速1.5,傷害時間間隔=(1/1.5)/3=0.22秒
二、兩種掃圖方式的研究
1. 迅掃:迅速掃過所有怪,對所有怪僅造成第一次瞬發100%DPH傷害。
傷害週期:迅掃一次時間。
2. 持續攻擊:將光線停留在一個區域,直到攻擊範圍內怪死掉。
傷害週期:傷害時間間隔。
注:如果攻擊區域>一倍攻擊區域,則在殺怪結束後,也需要移動光線,相當於多了一個(一次迅掃-傷害時間間隔)的時間,這個時間很小且只有一次,因此可以忽略。
設滑鼠掃過一次,耗時1/3秒。則:
造成一倍、二倍光線攻擊區域的範圍傷害,光線需要移動一倍光線攻擊區域,耗時1/3秒(即1秒3次迅掃)。
造成三倍光線攻擊區域的範圍傷害,光線需要移動二倍光線攻擊區域,由於滑鼠掃過很快,而主要時間浪費在轉
持續攻擊時:
若怪物範圍為二倍光線範圍時,造成總範圍N次100%DPH傷害,需要N次迅掃,需要2N次持續傷害時間間隔。故將持續傷害時間間隔乘2。
若怪物範圍為三倍光線範圍時,造成總範圍N次100%DPH傷害,需要N次迅掃,需要3N次持續傷害時間間隔。故將持續傷害時間間隔乘3。
因此可得出下表:
最後得出的迅掃傷害,是指通過迅掃掃圖方式,造成的傷害佔持續攻擊掃圖方式造成傷害的百分比。
由此表可以得出:
當怪物範圍為一倍光線攻擊範圍時:若攻速>1.0,迅掃傷害低於持續攻擊傷害,在攻速2.5時達到最低值40%。
當怪物範圍為二倍光線攻擊範圍時:若攻速>2.0,迅掃傷害低於持續攻擊傷害;若攻速<2.0,迅掃傷害高於持續攻擊傷害。
當怪物範圍為三倍光線攻擊範圍時:迅掃傷害高於持續攻擊傷害。
三、實際光線攻擊範圍研究
我扒掉身上DPS裝,在普通難度地坑2中引了一大群怪,截圖測試了光線的實際攻擊範圍。
實際在刷圖過程中,只要選擇怪物密度較大的地圖(如我提出的效率路線上的圖),絕大部分情況下,一倍光線攻擊範圍可以覆蓋所有怪物。而且當怪物死掉後,可以走位跑路,節省總刷怪時間,增加效率。
四、結論與建議
1. 結論
在一倍光線攻擊範圍內,持續攻擊優於迅掃;在二倍光線攻擊範圍內,有持續攻擊和迅掃效率相同的臨界點;在三倍以上光線攻擊範圍內,迅掃優於持續攻擊,且手速越快,效果越好。
2. 刷圖方式建議
由於大部分情況下,一倍光線攻擊範圍可以覆蓋所有怪物,因此若DPH相同,大部分情況下持續攻擊的刷圖方式要優於迅掃的刷圖方式——即在DPH相同的情況下,可以提升攻速。
但當地形開闊、怪物分散時(大於二倍光線攻擊範圍),可以採用迅掃的刷圖方式。
3. 配裝建議
需要優先保障DPH(通過提高均傷、暴擊、爆傷、智力、元素傷害),然後可以引入價效比較高的攻速(如殷娜的節制、巫異時刻、拉庫尼潛獵者)。
當DPS在40W以上,DPH提升遭遇瓶頸時,可以繼續引入攻速(暮光護面、塔拉夏的無情追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