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中什麼股票才能越跌越買?

  

  投資者買入股票後,一般會出現兩種情況:上漲或下跌。對於前者,只要賣出即可獲利;對於後者,應對方法主要有兩種:一是止損,二是補倉。由於理念、方法不同,投資者選擇的策略也不一樣,有的偏向採用前法操作,有的擅長使用後法交易。我們採用得較多的是後者—“跌後補倉法”,即“越跌越買”操作法。

  三種技法

  所謂“越跌越買”,是指首次買入的某一股票,當股價出現一定時間或幅度的下跌後,再次買入一定數量該股票,以此類推。“越漲越賣”則正好相反,指的是首次賣出的某一股票,當股價出現一定時間或幅度的上漲後,再次賣出一定數量該股票,以此類推。

  巧妙運用“越跌越買”操作法的關鍵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確定首次買入品種。應選擇長期跟蹤、熟悉股性、盤子適中、業績優良、估值合理、漲幅不大、跌幅較大且主力被套甚至深套的股票。這種股票往往機會大於風險、操作起來較為放心。否則,極有可能以首次買入為起點,由“越跌越買”變成“越套越深”。

  二是確定具體交易方法。一方面要控制總量,採取“越跌越買”法操作的單一品種市值一般不超過總市值的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另一方面,要做好交易。既要根據下跌幅度進行交易,如每跌5%或10%買入一次,又要把握具體買入數量,如每次買入三分之一至五分之一等,直至達到建倉極限時為止。

  三是確定操作之後的策略。包括建倉完畢後的策略,如股價出現下跌,則應持股不動,既不買入也不賣出;如股價出現震盪,則可高拋低吸做短線;如股價出現上漲,則應分批賣出、越漲越賣,直到賣完全部籌碼時止。也包括籌碼賣完後的策略,如股價出現上漲,則應持幣不動、不再買入;如股價出現震盪,則可低吸高拋賺差價;如股價出現下跌,則應分批買回、越跌越買,直至全部接回。

  採用“越跌越買”法操作時,常常會遇到兩方面的情況:一是在分批買入或賣出尚未結束時,股價就出現了反向執行;二是在分批買入或賣出已經結束後,股價繼續同向執行:跌後再跌、漲後再漲。每當遇到此類情況時,對投資者心態和技法都會帶來考驗。因此,能否運用好“越跌越買”操作法的關鍵,實際上取決於能否經受住以下“三大考驗”。

  首先是買入後股價長期陰跌的考驗。“越跌越買”雖然是一種機會大、風險小的操作方法,但風險小並不意味著沒有風險。例如,在部分投資者看來,某一品種應該跌無可跌,於是大量買入,但買入後該股繼續大跌。在這種情況下,就非常容易動搖投資者當初的判斷,此時操作也變得越發關鍵:不僅已經買入的籌碼仍要繼續持有,更要堅信當初的判斷,而且應分批再買,越跌越買。事實反覆證明,“越跌越買”買入的籌碼,建倉成本更低,獲利也就更豐厚。

  其次是強拉前進行最後打壓的考驗。即使是大牛股,主力也不可能選擇只漲不跌,經常會通過震盪、洗盤等“折騰”走勢“折磨”投資者,有時甚至在大漲前進行最後的打壓洗盤。此時,投資者能否保持淡定、經受打壓考驗,堅決持有股票、確保籌碼不丟,對於取得最終盈利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最後是賣出後股價大幅上漲的考驗。當持股賣完後,股價繼續大漲時,一定要經受住貪婪恐懼的考驗,嚴格堅守“越漲越賣”操作底線,絕不進行追漲操作。反之,若經不住這一考驗,投資者選擇追漲操作,就很有可能使已經到手的利潤“雞飛蛋打”。

  “越跌越買”操作法切忌“奢望”—面對大牛股而產生不切實際的幻想。一方面,希望買得最低、賣得最高;另一方面,希望漲時滿倉、跌時空倉。這種奢望,不僅與“越跌越買”操作法的初衷和原則相違背,而且在實際交易中也很難實現。在股市行情撲朔迷離、操作難度越來越大的情況下,普通投資者只有堅決擯棄這種不切實際的奢望想法,始終保持良好心態,真正做到“越跌越買”、“越漲越賣”,才能在充滿變數的股市中獲得較為理想的投資收益。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