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3歲也有自尊心?

0-3歲是早期大腦發育的最佳時期,是進行快速學習的好時機,要豐富孩子的生活環境,不要等到孩子該上學了才考慮這個問題,那時學習的關鍵期早就過了。父母有時會感到,雖然自己有了早期教育的意識,但是卻不瞭解怎樣進行早期教育,現行的教育制度已經存在很多年了,整個社會對早期教育的重要性都缺乏充分的認識。   記者體驗

  體驗地點:東方愛嬰方莊分部

  小朋友沒有哭鬧

  週末,記者跟著9位小朋友上了一節月牙班的課程,首先小朋友在歡快的音樂聲中練習走直線,大約練習了5分鐘。老師開始上課了,小朋友和爸爸或媽媽做成一圈,老師細聲細語地給小朋友們講課,這節課的主要內容是三指捏跳棋和鍛鍊小朋友扔垃圾的意識。經過15分鐘的練習,不少小朋友都很有感覺,動作做得有模有樣的。然後做了一系列遊戲,有“叫名字開火車”練習孩子對自己名字的敏感性和等待的耐心,“跨越積木”練習跨越障礙,戴上小腕鈴做小音樂家。中間穿插了保健球按摩、放鬆操,45分鐘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特別充實。

  不少家長都會早點帶孩子過來,在活動房帶孩子玩會兒,和老師交流孩子現在的發展狀況,有些小朋友特別愛來這兒上課,到了上課那天不用叫就能自己起床,來了之後和小朋友在一起,都很開心,沒有哭鬧的。上完課也再玩一會兒,喝點水,走的時候戀戀不捨的。

  家長感受

  寶寶上課自己受益

  劉媽媽 我和先生都是老師,比較重視早期教育。平時工作很辛苦,每天回家總想把最好的狀態給寶寶,可實在工作太辛苦了,沒那麼多精力。而且我家寶寶比較內向,不愛和人交流,我們帶他試聽過好幾個培訓班了,他總是認生,上課哭鬧。今天上課表現很好,我也學到了一些幫助孩子的辦法,今天小孩姥姥也來了,我上完課把這些遊戲、訓練的方法告訴她,平時在家也可以用上。

  史女士 我家寶寶現在1歲3個月,已經參加兩期培訓班了,我覺得效果挺明顯的,寶寶現在特別愛和人交流,也特別愛玩。每次我們都早來晚走,他願意多和小朋友在一起,每週都特願意來。我和他一塊上課,也有很多收穫,我現在最大的收穫就是會給寶寶挑選玩具了,以前家裡有很多玩具,但不知道他適合玩什麼,怎麼玩可以鍛鍊哪些能力。現在有好多方法,都很管用的。

  和1至3歲的寶寶玩

  1歲寶寶

  會走,會用筆在紙上戳點,會說“爸爸、媽媽”這些特指的詞,知道把口朝上的蓋子蓋在瓶子上,有對應意識,穿衣服時能主動配合,有配合意識。

  寶寶的思維:1歲的寶寶是個小小活動家。由於爬、站立和行走的技能日益增強,他可以滿屋子到處探索周圍的環境了。家長應該滿足他的好奇心,鼓勵他的探索活動,讚賞他在房間裡的每一個“新發現”。於是你必須重新整理一下房間,消除任何不安全的隱患。對於有危險的東西,與其大喝一聲“不許動”,倒不如放到他夠不著的地方,或者立刻設法轉移他的注意力,以免傷害他正在萌芽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和寶寶一起玩:寶寶一旦開口說話,說出1―2個詞,就會常說不停。在他心滿意足地擺弄著手上的小玩意兒時,便時常滔滔不絕地說著一連串莫名其妙的話――這是他創造的獨特的言語遊戲。這種練習說話的自娛遊戲通常會持續到1歲半。此時最好不要打斷他,而要向他投去讚許的目光,並尋找加入與他談話的機會,教他說出真正的詞彙來。

  推薦活動 家長可以為寶寶做一些按摩操,如穴位按摩、捏積。多注重爬行練習,這可以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和協調能力,許多孩子大了之後成績不好,不是智力原因,而是感覺統合失調。這一階段應多注意孩子的心理健康,不要以為孩子一哭就是餓了,要多和孩子交流,多抱,多逗笑,多說話,開始情商的培養,多給孩子機會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歲寶寶

  能說兩句以上的兒歌,會一頁一頁地翻書,能連續翻三頁以上,而且知道正著看書,知道3種以上常見物品的用途。

  寶寶的思維:寶寶玩玩具的活動,包含了動作技能和認知能力的發展。接近兩歲的嬰兒,對玩具的興趣更濃,玩的方式也在變化,他已經能夠玩比較複雜的玩具,對玩具和遊戲也開始運用自己的分辨能力,並加進了自己想象的成分。

  和寶寶一起玩:如果給23個月的寶寶一個玩具電話,他不再像剛滿1歲時那樣往地上扔了,他會對著話筒嘰嘰咕咕地“通話”,他也會幫小布娃娃脫衣、穿衣、洗臉、洗澡,忙得不亦樂乎。這種最初的角色扮演遊戲表明寶寶已展開了想象的翅膀。這一時期是充分利用玩具教育寶寶的大好時機。這意味著你不應隨時隨地用玩具教孩子學知識,比如孩子拿起圓形玩具,你就要求他記住“圓形”,這樣刻意追求用玩具作教具,會使玩具失去原有的意義,減少了玩的樂趣。

  推薦活動 這個階段孩子手的靈活性強,可以給他準備一個小百寶箱,裡面放各式各樣的小玩具,不一定是買的,也可以自制,比如小乒乓球、小瓶蓋等,最好是一動就有變化的玩具,這樣能使孩子有興趣,同時激發他探索的慾望。

  3歲寶寶

  兩腳交替跳離地面5釐米以上,會摺紙,而且邊角比較整齊,能做簡單回答,可以進行交流,有數字概念,會扣釦子。

  寶寶的思維:3歲寶寶的興趣表現和個性特點已經明朗,容易發現。例如喜歡音樂的孩子特別愛聽錄音機和電視的音樂部分,喜歡哼哼唱唱,走近擺弄樂器的人。對畫畫有興趣的孩子喜歡顏色,喜歡拿著彩筆亂畫亂塗,除了會畫圖形外,還會畫自己想畫的飛機、汽車,會對事物的特點作誇張性的描畫。

  和寶寶一起玩:3歲孩子個性表現已很突出,有些孩子不合群,要獨佔玩具和用品,稍不如意就發脾氣;另一些則畏縮躲避,只會哭不敢與人接觸。家庭的影響很大,要充當顧問的角色,不要把自己的觀念強加給孩子,引導孩子保持正常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孩子的社會行為和人際關係對孩子今後的學習和事業都有影響。

  推薦活動 這個階段孩子的基本動作完成,可以適當開始學習技能活動,比如騎小三輪車,可以鍛鍊孩子的平衡能力、協調能力和靈活性,大腦左右半球共同得到鍛鍊。這時孩子已經掌握了母語,家長可以鍛鍊孩子複述故事,這個階段是對符號的敏感期,可以開始識一些字,最好在生活、遊戲中學習。每天給孩子30分鐘的閱讀時間,擴大孩子詞彙量。多和孩子交流,最好有問有答。

  專家:程淮教授,北京幸福泉兒童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市幸福泉幼兒園總園長

  新聞連結

  49%幼兒渴望與父母聊天

  日前,由全國婦聯中國家庭文化研究會和太陽石藥業主辦的全國第二屆“‘太陽石杯’智慧新媽媽&健康好娃娃”評選活動結束,活動中的90萬份調查問卷顯示,父母與孩子的交流出現極大的空白空間需要改善。

  在接受問卷調查的90萬家庭中,49%的幼兒和35%的小學生希望和父母在一起時,與他們做遊戲,其次是聊天,選擇同父母在一起讀書或看電視的分別只佔十幾個百分點。在母親回答的問卷中,有32%的幼兒家長與孩子共處時會同他一起看電視,有40%的小學生家長選擇和孩子一起讀書,選擇和孩子一起聊天的小學生家長僅佔10%。

  現代心理學認為,生活在都市叢林中的獨生子女容易產生孤獨感,怎樣為他們創造一個寬鬆和諧的家庭環境,直接關係到孩子的身心健康,是現代家長應該關注的一個問題。專家建議,做遊戲和聊天都是家長與孩子溝通的方式,是增加家長親和力的較好方法。調查中,80%的父母認為自己與孩子的溝通比較充分,但總不見效,孩子對自己總是敬而遠之。專家指出,真正有效的溝通不能停留在表面,必須是心與心的溝通。像與孩子一起體驗艱苦的遠足,共享一個溫馨的假日,同做一道美味的飯菜,往往可以在短時間內迅速增進彼此的感情,讓過去緊張的對話轉化成平等、愉快的心靈交流。

  調查顯示,經常到幼兒園或學校瞭解孩子表現的家長分別僅佔27%和21%。也就是說,多數家長尚不能經常與學校溝通,共同探討教育孩子的問題。對此,專家認為,兒童時代是他們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家長和學校需要保持較好的溝通,盡到應盡的教育責任,使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互促進,真正助力孩子健康成長。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