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覺還是出一篇教程比較好,這樣也幫助了不少人——如果動手能力強的話,說實話手機什麼的壞了又不想換,自己又知道是為什麼壞的(可以憑藉經驗,當然,你也可以去手機店,就說修手機,然後得出損壞的原因後以價格太貴為理由把手機要回來),自己動手著實是豐衣足食的——說實話手機修理商不要因為這個而封殺我,謝謝,畢竟這是一篇福利——雖然我也不怕你們封殺,因為我不是修手機的…
工具/原料
拿到一款手機,首先你要確定的是這款手機大致需要哪些工具,比如螺絲刀什麼的——小編其實只一把五號十字螺絲刀一把指甲鉗就幾乎什麼都可以拆,但是因為出教程所以用了不少輔助工具。對於一款手機,最好還是網上搜一下有沒有拆機教程,這個是一定需要的,因為教程中或多或少你可以學到點東西。
方法/步驟
首先,對於做任何事情,膽大心細一定是有要求的,對於手工業這點更是如此。小編我其實天生不應該做這些細活,因為腎上腺素的原因,手十分容易出汗——我的意思是連我這種渣渣都可以,你們沒理由比我渣的。
好了,拿到手機,開始觀察,這款手機的螺絲是十字的(有的手機例如諾基亞之類的可能是六角的,需要對應的六角螺絲刀,雖然小編我以前一把一字型的也能拆)。
將背面螺絲全部拆下,來個特寫:
之後,就是將中殼卸下:
所謂中殼,就是圖中這層翹起來的手機殼,也有地方叫做C殼之類的,小編覺得那樣反而容易糊塗。
中殼有些地方是有暗槽的,例如被有色膠封的螺絲啊——這個oppo手機經常遇到,還有就是圖中方框內的卡槽,這點小編在中興以及華為的手機上遇到過
解決這種有卡槽的千萬不要用蠻力,你可以用指甲將卡住的地方往外扣,基本上輕輕一碰就開了。
對於膠縫的只要找到膠封點把膠去掉或者直接用螺絲刀捅進去擰就可以了。
去中殼是拆手機中比較難的一步,這一步十分重要,很考驗人的耐力,一般情況下遇到螺絲確定下完依舊掰不開的肯定是因為卡槽的原因,可以用銀行卡或者手指甲沿著掰不開的地方將其撬開——為什麼說一般,以前遇到三星一款翻蓋機,是整體膠封的,遇到這種情況直接放棄就好,手機店生意好都不會幫你修的。
中殼和手機拆下後問題就十分好解決了
(在這個圖中可以順著紅色箭頭的方向看到一個卡扣)
然後萬變不離其宗,將攝像頭,送花板等(如果你不知道這些是什麼意思可以忽略)這些小的元器件上的排線與主機板分離,現在的手機很少會將排線與主機板用飛線焊死,所以小心點拔下來就可以了
(箭頭所指即為排線位置)
還有就是注意主機板背面有沒有連線排線,防止待會拆主機板時將背面排線弄斷
(圖為拆下的主機板)
(圖為最後的面板,主要就是內屏和外屏)
因為要換顯示器,對於沒有前框的屏,還需要將前框與螢幕分開,此時需要觀察前框上有沒有重要且不耐高溫的電子原件,例如攝像頭聽筒等,有的話需要將其拿下來
(對於這一步小編十分建議大家更換螢幕時買帶前框的,一來促進市場消費,而來十分省事——也就貴了一點,三來這個對於操作的手藝要求真的非常高,一不注意就賠了夫人又折兵)
(圖為翹下來的聽筒)
接下來這一步就是十分重要的——將螢幕與前框分解,這一步建議最好兩個人。需要的工具為熱吹風機,或者風槍,然後就是一字螺絲刀或者刀片若干。
現在的觸控式螢幕手機一般用一種泡沫類的膠將觸控和前框貼合,這樣對於防止進灰真的很有好處,倒是對於手機的拆解來說真的很要命。
要知道的是,膠一般只在觸控的四周,所以一般只需要加熱螢幕的四周與前框接觸的地方就可以了,而且要注意的是,觸控或者內屏基本吹不壞,當然,如果你用的起風槍,溫度不要高過400攝氏度。
吹的差不多可以用螺絲刀等順著前置攝像頭或者感光的空把觸控往外戳,要主意的是,如果戳的時候螢幕與框分膠了就說明可以拆了,拆的時候仍舊要不停的吹,對於撕開的地方可以用刀片或者螺絲刀將內部仍然連著的膠狀物劃開。但是如果你用螺絲刀戳的時候螢幕一動不動,那就說明時間一定不夠,還是需要繼續。
不停地吹,不停地掰,不停地劃開,最後觸控和前框就分開了:
(圖為分開後的前框)
(圖為分開出來的螢幕)
這款手機開機後的表現就是花屏,從螢幕的背面可以看出這款手機一定是摔壞的,以為螢幕都變形了,這場螢幕從背面就可以區分,是平整的:
先不要將新屏的外膜接下來,直接裝機測試下,而且這個裝機也好似馬虎的裝下不需要整個裝好,如果好的才將螢幕等整個裝上。
測試好了,接著就是清理前框上殘留的膠,然後,再上膠,泡沫膠沒有的話就直接上雙面膠吧,一般情況下對於雙面膠,螢幕的上下在前框上邊上好,左右兩邊由於前框不好操作所以在螢幕上邊上好,對於一方無法上膠的地方另一方可以對應補上。
這是上好膠的螢幕以及邊框:
本教程的手機是全貼合的,所以觸控和內屏在一起,不用考慮清灰,如果不是的話還要清灰。
接下來就怎麼拆的怎麼裝回去了,過程就十分簡單了:
對了,另外說一下,裝好先不要上螺絲,開機後測試下聽筒、麥克風、前置攝像和後置攝像、光感以及距離感應器以及閃光燈,測試可以正確使用再擰上螺絲還自己一個完美的手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