砭石應用及等級劃分?

砭石是祖國傳統醫學瑰寶。《黃帝內經》記載“砭、針、灸、藥、導引按蹺”是中國古代獨立並存的五大醫術,砭為五醫之首,鍼灸鼻祖。《路史》記載“伏羲嘗草制砭,以治民疾”。《說文解字》解釋“砭,以石刺病也”。古代名醫扁鵲,以砭治病,砭到病除,遍地雀躍,被譽為扁鵲。大禹時期,砭石被奉為“禹貢聖石”,為皇家專享的樂器、法器、神器。可見砭石應用已有數千年曆史。

砭石應用及等級劃分

東漢以後,由於制砭佳石匱乏,導致砭術逐漸失傳。上世紀九十年代,在山東古泗水流域發現泗玥石,經科研檢測其石含有數十種對人體有益的常量、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無有害和核輻射元素,自身可發出遠紅外線、超聲波及天然能量資訊,是最佳制砭石材,極具醫療價值。隨即被開發利用,誕生了新砭石用具和現代砭石療法,並延伸到美容、養生保健、收藏領域,應用更加廣泛。

砭石自古以來就有砭具和砭術兩重含義,現在有了明確的分類與界定。中華中醫藥學會《中醫養生保健技術操作規範》將砭石、砭具、砭術分別定義:砭石--指具有生物安全性和良好生物物理學特徵,以醫療保健為目的的特殊石頭。砭具--則是用適合於醫療保健的石料經打磨成特定形狀,或以石料為主並與其它材料相結組合,形成的醫療保健工具。砭術--是指在中醫理論指導下,使用砭具進行的醫療保健技術。

砭石的醫療作用,在於正確運用砭具、手法、技法作用於人體,通過穴位刺激、理筋通脈和溫養筋脈,達到調節氣血執行,臟腑功能,陰陽平衡,改善微迴圈,促進新代射等治療保健作用。具有外治、無創、安全、無汙染、無痛苦,非藥物療法、簡單易學等特點。主要適應症包括腰腿痛、頸肩背痛、四肢關節風溼痛等骨關節類疾病,中風後遺症的康復,肌肉痊攣,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類疾病和慢性疲勞綜合症等方面。對於頭痛、頭暈、感冒、近視眼、面板病、糖尿病、腹瀉、腹脹、便祕、失眠、更年期綜合症、美容和減肥等也都有較好的效果。

砭石已為越來越多人所熟悉、所接受,很多人問及砭石是大自然天地造化的產物,有無等級劃分?是怎樣劃分的?區別在那裡?砭石是天然形成,自然會有品質的不同。就象玉石、翡翠、瑪瑙等因品質不同等級也不同,黃金也有18k和24k之分。人民網、新浪網等多家媒體報道的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主辦,國家質量監督局以及六家國家一級學會參會的《砭石標準專家研討會》擬定的砭石等級有A級、2A級、3A級、4A級、5A級五個等級。主要評級是依據砭石的安全性、有效性、舒適性三個方面來確定,安全性即無放射性,不含對人體有害物質;有效性即含有對人體有益元素、可產生遠紅外、超聲波、天然能量資訊,作用於人體會產生良好的生物學效應,具備醫療保健作用;舒適性即礦物結晶結構細膩,作用於人體感到舒適。

經大量權威實驗檢測,只有我國山東境內古泗水流域發現的砭石才符合3A級和5A級砭石標準。主要區別在於:3A級含有益元素40餘種,5A級含50種;3A級紅外波譜頻寬7一14.5微米,5A級6一22微米;3A級超聲波對人體穿透率為69.8%,5A級為92.8%,刮擦一次3A級震動3706次,5A級震動4106次;3A級礦物結晶顆粒度粒徑為0.03毫米,屬微晶結構,含有少量泥屑和沙屑;5A級為0.01--0.001毫米,屬最細膩的泥晶結構,不含泥屑和沙屑。

相關問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