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鮮辣椒醬做法?

原料:大豆1.25公斤,大米1.25公斤,辣椒麵2.5公斤,糯米2.5公斤,食鹽2公斤。

製法:最好在夏季末伏結束的前三天開始製作。把大豆和米淘洗乾淨,在水中浸泡1夜,然後把大米搗碎或用磨面機制成粉,過篩,獲得大米麵粉,鋪在蒸籠底層,再放一層大豆。這樣一層一層鋪上去。蒸熟後,分成4等分,依次放在石臼裡,像搗打餬口樣搗戍泥狀,並即刻做成窩頭形醬坨,在中間搗個洞。在長桌上鋪上稻草,把醬坨擺上,讓風吹上—陣之後,置於溫暖的室內,夜裡蓋上白簾布,上邊再蓋上毯子,白天取下來。這時醬坨會發酵,呈現硃紅色,發得越透越好。

待醬坨發透,適當開窗通風,讓醬坨在通風良好的室內漸漸陰乾。這期間一定要防止蒼蠅和其它蟲子入內接觸。這樣放置10-15天左右。

陰乾後,要把醬坨塊打碎,放在石臼裡搗成面,過篩,在陽光下晒乾,再搗,再篩。要在陽光下放置2-3天。

要選熟透、子粒滿的優質紅尖椒,用乾布擦乾淨,去核與蒂,充分乾燥後,粉碎成十分細的粉面,再過細羅。

把淘淨浸泡好的糯米搗碎成面,熬成稀糊,用木板條(一端稍圓,上帶小孔)充分攪拌搗打,使其無結塊為止,晾涼之後把醬坨粉碎的細面和辣椒麵放入,拌均勻,放置1夜,再裝入壇內,待食用。

以上是正宗的傳統做法。近年來,我國東北地區許多居民還喜歡在糯米糊裡拌上姜粉和辣椒麵後,再放入適量白糖,使其略帶甜味。為防止表面受汙染長白毛,可在壇底鋪上鹽,裝壇封口前在表層撒上一些鹽。

辣椒醬在保管中對周圍環境溫度要求比泡菜條件低,但也要注意避免陽光直晒,防汙染,溫度也不可太高。

相關問題答案